第二百零三章 太后的主动,往下一点!嬴政的霸气!
赵姬脸色不由自主的泛红。
幽幽看了李默一眼。
这家伙,又想玩什么鬼主意?
要是真趴过来了,岂不是任他在自己身上为所欲为?
可是,李默不说还说。
说完之后赵姬还真发觉腰有一种酸酸的感觉。
那就......按按吧~
“手不准乱摸嗯~”
她翻了个身,还不忘回头警告一句。
结果话没说完就一个凤抬头,长长嗯了一声。
李默手一颤。
好家伙,魂都差点儿被她喊掉一半走。
赵姬连忙把嘴闭上,自己脸都红了起来。
“放松点,你绷这么紧我怎么按?”
李默按了按她绷得硬邦邦的玉背,嫌弃地说道。
赵姬回头剜了他一眼。
抱着枕头身心开始逐渐放松下来。
李默这次很规矩。
没有逾越到其它地方。
渐渐地,赵姬也放下心来。
闭上眼眸,惬意地享受着那双手带给她的酥爽。
突然,李默轻轻说道:“太后你腰可真细。”
赵姬嘴角挑起一道自豪的笑容。
对于自己的身材,她可是极度自信的。
“国师大人什么变得油嘴滑舌了?”
李默面带笑意道:“肺腑之言什么时候成油嘴滑舌了?”
他双手轻轻覆盖在那杨柳般的腰肢上。
夸赞道:“柔软纤细,盈盈一握,这样的小蛮腰......”
说着话语顿了顿,似乎在存心吊人胃口。
赵姬睁开眼睛,侧着脖子看向他。
追问道:“这样的腰怎么了?”
目光中带着期待,倒想看看这人能说出什么话来夸她。
李默似笑非笑道:“这样的小蛮腰,可不像是生过孩子。”
第5章(20)
赵姬身子突然就紧绷了一下,脸色也不自然了。
第5章(27)
李默覆盖在她腰上的手感知的极为清楚。
“是......是嘛,那说明......说明本宫恢复好啊。”
李默像是认可般点了点头。
说道:“不但恢复的好,保养的也好。”
“对了,太后可还欠本座一支舞呢,准备什么时候兑现?”
听着他这调侃的语气,赵姬反而渐渐放松下来。
刚才那话应该只是觉得自己腰细,随口说说的而已。
“你急什么,本宫又没说不跳。”
赵姬撇了撇嘴,把头又扭了回去。
“说得也是。”
李默也不急,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
寝宫里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嗯了一声后便没了下文。
寝宫中突然安静下来。
时间似乎定格在了这一刻。
一个静静趴在床上,一个在床边。
画面中透着和谐温馨。
突然,赵姬发出一声轻笑。
李默手中的动作顿了顿。
“痒?”
他以为是自己把她弄痒了。
赵姬下巴搭在枕头上,摇了摇头。
头上的凤钗轻轻晃动了两下。
“本宫突然想,要是这样子被人看到了,你这狗命还能不能保得住。”
李默不甚在意道:“是太后你让我按的,到时候你不得保我?”
“我要是被砍了,以后可没人帮你按了。”
赵姬用鼻子轻哼了一声。
“砍了才好。”
顿了顿,她又开口问道:“你真的不怕吗?”
“有什么好怕的,我这人别的没什么,就是胆子比别人要大一点。”
赵姬好奇地扭过头:“大到连我这个太后都不放在眼里?”
这人胆子是真不小。
连她也敢轻薄。
偏偏自己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一次次被他拿捏。
难道真是因为一个人久了?
赵姬回过头,白嫩透红的脸颊枕在自己玉臂上。
看着李默的目光竟然变得前所未有的柔和。
李默虽然低着头,却把她的表现感知的一清二楚。
这太后今天到底是怎么了?
从来她这里之后就感觉她有点怪怪的。
他不知道,因为离之前一句不经意的话,让赵姬心里一直有着愧疚。
赵姬看着他,心中不由觉得有些怅然。
这世上除了他,恐怕也没人敢这么对自己了。
就是和自己顶嘴的时候惹人厌了一点。
可是如果不是因为这样,自己又怎么会对他另眼相看?
人是一个矛盾的生物。
赵姬一方面气他不把自己这个太后放在眼里,恨不得让他永远别出现在自己眼前。
可真这么长时间没见,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她想起女侍说的话。
看着眼前李默这一副认真的模样,心里有些什么东西好像在融化。
自己虽然是太后,但有些东西确实从来没有体会过的。
一个人在高处久了,未免会感到有些寂寞。
这种情绪无法代替,只能用东西填满。
“往下一点。”
突然。
赵姬将脸扭到另一边,咬着嘴唇鬼使神差地说了一句。
声音很轻,但李默还是听清楚了。
感知扫过高高的山丘,眉头微微挑起。
寝宫大门被打开。
李默出来后反手又将门关了起来。
带着一帮宫女站在远处的离快步走过来。
“国师......”
她抬头看了李默一眼。
小声问道:“要不要给太后准备热水沐浴?”
李默愣了一下。
“......暂时不用。”
离眼中露出疑惑。
这么久没见了,不应该啊?
李默轻咳一声。
“太后睡着了,等她醒了再说吧。”
离恍然大悟。
就是说嘛!
憋了一个月,她怎么可能忍得住!
直到回到山庄时,李默手上还残留着一股淡淡的花香。
握握手指,还能感觉到那若有若无的弹性。
真是绝了!
都三十多的人了,居然一点不输十几二十岁的小姑娘。
刚进山庄大门,府上的丫鬟便快步朝他走来。
“老爷,不久前来了位客人,在大殿等您。”
李默点了点头,并没有感到意外。
来的不是别人。
正是一心想让自己推举他当相国的昌平君。
来到大殿中。
昌平君见他回来,立马起身相迎。
“见过国师大人。”
李默回礼道:“在太后那里有事耽误了一会,请坐吧。”
刚落座,丫鬟便端来茶水。
李默喝了一口,开门见山地问道:“昌平君可是为相国之位而来?”
昌平君愣了一下。
随后尴尬地笑了笑。
“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国师大人。”
自从吕不韦下台之后,他对于相位已经不是惦记一两天了。
放眼如今整个朝堂,也只有他有这个资格继任。
李默也没再打算瞒他。
内阁的事情已经跟嬴政和太后谈妥。
明天就会在朝会上提出来。
这个时候和昌平君说,也能让他先有个心理准备。
“相位的事情,昌平君就不用再惦记了。”
话音刚落,昌平君便怔住了。
随即脸上出现浓浓的失落。
以李默现在的身份和在太后那里的地位而言,他说这句话几乎就是等于太后的意思。
昌平君不甘地问道:“这是为何?”
“国师大人,下官虽是楚国人,但对秦国却是一片赤心啊。”
李默并没有打击他。
昌平君现在的确是一片赤心。
但仅限于现在而已。
只是微笑道:“不是昌平君哪里做得不好,而是今天本座和王上还有太后商议过了。”
“从今往后废除相位,由内阁代替相职。”
昌平君激动地站了起来。
事态道:“废除相位?”
“不错。”
李默点了点头,示意他先不要激动。
可昌平君哪儿能不激动。
一旦真的废除相位,没了丞相,以后百官谁来管理?
政事谁来辅佐?
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王上和太后......同意了?”
“同意了。”
巩固王权的事情,他们为什么不同意?
昌平君一屁股坐了下来。
脸上的表情尤为精彩。
亏自己还想尽办法在朝中拉拢官员。
忙前忙后,结果相位却被废除了。
此时他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李默喝了口茶,不急不慢道:“虽然没有了相位,但是以后却会多出一个内阁。”
“昌平君要是有兴趣的话,本座可以推举你为内阁首辅。”
秦国现在百官涣散,朝中人心不齐。
必须要迅速将他们的心收拢起来。
而放眼整个朝堂,昌平君便是(bjbj)最为合适的人选。
王翦年纪大了,又是武将。
不太合适。
其他人要么身份不够,要么地位不足。
昌平君却恰恰都满足了这些条件。
让他来当这个首辅是目前最佳的人选。
韩非现在还没有入朝堂。
李斯远远不够格。
昌平君现在确实是终于秦国。
他以后反叛那是以后的事情。
等到他叛出秦国的时候,接班人也已经培养的差不多了。
况且,自己既然知道他以后会做的事情,又怎么会让他那么轻而易举的叛出秦国。
昌平君在明,自己在暗。
他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自己的法眼。
早在他第一次过来的时候,李默就已经安排了人在他身边。
他不叛还好。
只要以后有这个念头,要取他性命易如反掌。
“内阁?首辅?”
昌平君对着陌生的两个词有些迷糊。
李默不急不慢的和他说了一遍。
听完后,他才算是明白过来。
“这首辅虽然不如之前的相位,但在朝中也算得上是百官之首了。”
“昌平君要是有兴趣,本座可以为你在太后和王上那里保荐。”
废除相位的事情虽然还没有正式通知下来,但秦王和太后都同意了,那这件事几乎就是板上钉钉。
事已至此,昌平君也只好退而求其次。
有总比没有要好。
昌平君也明白,李默会推举他,是看中他现在在朝中的地位。
换而言之,就是让他在明天的朝会上站出来同意废除相位。
第二天天色微亮的时候,朝会便如期进行。
赵姬依旧是最后一个到场。
慵懒地坐在纱帘后面,心不在焉地聆听着百官的各种汇报。
听着听着,便不由自主地开始走神。
自己现在真是越来越没个太后的样子了。
昨天居然主动让那家伙摸自己那里。
再照这么下去,她真怕自己有一天会彻底沦陷。
不行,绝对不可以!
自己可是太后啊!
赵姬心中暗下决心,下次一定不能让他再碰自己了!
不然早晚会失火!
到时候一切都会瞒不住,那才是真正的大祸临头。
“臣反对!”
就在她思绪万千的时候,大殿中突然传来一声高喝。
赵姬猛然被吓了一跳。
发生了什么?
朝会进行到哪里了?
完蛋,一句没听进去!
“王上,太后,臣反对废除相位,还请王上和太后三思!”
一名五十多岁的官员举着玉牌,大步走到大殿中间高声说道。
赵姬听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这事。
废除相位的事情虽然她同意了,但不用想也知道会引起不少人的反对。
隔着纱帘看了王座上的嬴政一眼。
第5章(28)
赵姬选择没有开口。
李默说嬴政有办法处理这件事,那就交给他来处理好了。
嬴政神色一如既往的肃穆。
凝视着那名官员,面无表情道:“还有谁要反对的?”
第5章(21)
他冷峻的目光扫视全场。
顿时让人感到一股莫大的压迫感。
“臣反对!”
“臣也反对!”
“还有臣!”
陆陆续续,又有几名官员走了出来。
最先提出反对的那名官员态度坚决道:“王上,丞相乃是一朝之重,百官之首,岂能说废就废?”
“若是没了丞相,朝政何人来处理?百官以谁为首?”
他话刚说完,便得到几人的认可。
文武百官在下面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嬴政凌厉的眼眸顿时冷了下来。
肃声道:“荒谬,百官自然是以君主为首!”
“没有丞相,难道一个国家还会分崩离析不成?”
“吕不韦一事让寡人和太后思虑万千。”
“奸臣当朝,霍乱朝纲。”
“寡人和太后深思熟虑,决定废除相位。”
“从今往后,我秦国只有君主当国,永远不能再有相国作乱!”
反对的官员态度坚定,可嬴政却比他们还要坚决。
吕不韦的事情让他深刻明白一个道理。
一山不容二虎。
相权干政已经大大威胁到了王权。
所以王权和相权,只能留下一个!
感受到嬴政的目光朝自己看来,昌平君心里长长呼了口气。
他知道,自己表态的时候到了。
“王上圣明,太后圣明。”
这些人难道还看不明白吗?
秦王和太后都同意了,这就不是在和你们商量。
而是通知!
如果抛开自己想当丞相这个因素来说,昌平君其实也是认可废除丞相制度的。
吕不韦带来的危害他是亲身经历。
之前吕不韦在的时候,连他都被压得抬不起头。
那就更别说其他官员了。
要么选择和他站在 />
丞相的实权实在是悬在君主头上的利刃。
其余官员都在相互观望。
现在废除相位,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
最少不需要在站队的问题上在左右为难。
大殿中领头的吴大夫依然是持反对意见。
极力劝道:“王上,吕不韦有罪,可丞相制度无罪啊!”
“自春秋以来,各朝各代无不是天子坐朝,宰相治国。”
“我秦国也是历代如此。”
“说明此制上合天理,下合国情,能保江山永固,社稷太平!”
“废除相制,亘古未有,万万不可啊!”
谏议大夫就是靠嘴皮子吃饭,说起来更是头头是道。
但嬴政心意已决,其是他三言两语能够左右的。
嬴政长身而起!
俯瞰朝臣,气吞山河!
“亘古未有?那寡人便开了这个先河!”
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自己就不能做了吗?
别人没有完成的事,自己就不能完成了吗?
在他这里,没有不可能!
他不是要追寻前人的脚步。
而是要成为后人仰望的高山!
别人不曾做到的事,他来做。
只要是对王权有利,废掉一个相位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