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七十六章 登基(下)
    第三百七十五章敬献祥瑞重宝!

    气归气,但这个时候大梁朝正在封赏功勋,他还不敢扰乱朝堂。

    如今大梁无疑是天下第一大国,本来就完整的继承了辽国的所有基业,现在又有西部各路数十万大军和文武百官携带土地归顺大梁,势力更加强大。

    这还是没有加上突剌律部、契丹各部、女真各部、辖嘎斯各部都是大梁的嫡系势力,西部草原和东部草原的其它各部族也都是名义上臣服于大梁的。

    如果此事他敢扰乱朝堂,以三廉王对萧宸的了解,他绝对敢当场立刻对大宋开战,甚至很有可能是灭国战。

    萧宸和包拯他们和赵祯的仇恨他可是再了解不过的,如今大宋的很多青年才俊和名臣武将都投奔了大梁,此消彼长。

    正在严肃的参加大朝会的萧宸和文武百官没人在意三廉王心中的想法,如今大梁朝气蓬勃,满朝君臣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一统天下!

    整整过了一个多时辰,才封赏完众臣,随后便是皇家和宗室。

    封陈莺为大梁皇后,统领六宫!

    常雨、丫头为皇贵妃,位列皇后之下但在其她妃嫔之上。

    按照萧宸定下的大梁礼制,皇后一人,皇贵妃三人、贵妃五人、之下五个等级的妃嫔为九人,再低不限人数。

    耶律隆绪献国有功,封辽亲王,因为耶律隆绪是最后一人辽国君主,又是大梁目前唯一一位亲王。

    大梁给耶律隆绪这位辽国最后君主的谥号为‘大辽睿宗’,属于褒奖一类的封号。

    并且特准许833耶律隆绪百年后可以按照帝皇礼仪下葬。

    因为大梁是完整的继承了大辽江山加上萧氏和耶律氏数百年的亲厚,耶律氏在大梁为‘辅宗室’。

    所谓的辅宗室就是说耶律氏属于第二等宗室,其实在地位和待遇上跟萧氏没什么两样。

    唯一的区别就是,萧氏子弟立功最高可以受封亲王爵位,而耶律氏最高则可以被封为郡王爵。

    也就是说,耶律隆绪和他的三代子孙之后,亲王爵位所有人都会是姓萧的,而郡王爵位都是姓萧和姓耶律的。

    当然,除非萧宸特意加封!

    设宗人府,专门管辖萧氏和耶律氏子弟,封萧干为镇海郡王,任命为第一任宗人府大宗主。

    萧术鲁列、萧合卓、萧继先、耶律只没为郡王,任宗人府大长老。

    另外,萧氏还有一位特殊的人物。

    萧湖!

    对萧宸来说是天祖辈的人物,被封为天祖太上皇,应萧湖要求,在宫中单独开设一处道观,供其居住,顺便镇守大梁,保护

    萧宸的家眷。

    所有的封赏刚刚宣读完,众臣领旨谢恩之后,刚要进行下一步的时候,一身盔明甲亮,身材魁梧的镇殿将军石抹平匆匆进入大殿。

    走到群臣中间的时候,石抹平拱手微微弯腰,对萧宸禀报道;“起奏陛下!镇守朱雀门的将士来报,有一位来自关中京兆府的百姓,说发现一件祥瑞重宝,想要献给陛下,以庆贺我大梁开国建元,陛下登基之喜!”

    这件事对于文武百官甚至萧阵和前来观礼的各国使臣来说,算是一件意外事件。

    因为最初定下的事宜里面并没有这件事。

    只有萧宸才知道,那位所谓的百姓是从来没有出世过的白袍军将士,敬献的祥瑞重宝乃是失传了近百年的传国玉玺。

    萧宸挥手让石抹平退出殿外后,萧阵对萧宸说道:“陛下,如今大梁天下初定,一切小心为上!”

    萧宸对萧阵笑了笑,说道:“姑母放心!”

    说完,萧宸对文武百官笑道;“今日大梁开国,又是朕登基的日子,恰好有一位来自关中的百姓,不偏不倚,正好在封赏完宗室和文武百官之时,前来敬献祥瑞重宝,看起来倒果真是不同寻常,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上京宫也是特意加固重修过的,紫宸殿内萧宸的话,通过回音方式传入到每一位文武百官的耳中。

    被封为左丞相,领内阁首辅的萧贺闻言,手持勿板站了出来,对萧宸微微躬身道:“陛下,臣认为,我大梁今日开国的消息乃是数日之前传出的,而从关中到上京至少需要花费月余时间才能赶到。”

    “陛下在天下间早有为名和贤名传出,如今恰好这位关中百姓赶到上京城,此乃天意,陛下不妨宣此人入宫觐!”

    右丞相,领内阁次辅韩德让闻言,也手持勿板站了出来,对萧宸附和道:“陛下,左丞相所言甚是,不过为防止此人行刺陛下,臣建议陛下不可召此人于近千,只需让内侍取出此宝物呈送陛下就是!”

    韩德枢、室昉、孔道辅、萧干等文武大臣闻言,纷纷拱手道;“臣等附议!”

    萧宸笑道;“众卿免礼,既然如此,就按两位丞相所言,宣献宝百姓觐见!”

    迭剌括禄闻言,立刻上前一步,对着殿外高声道:“陛下有旨,宣献宝百姓觐见!”

    “陛下有旨,宣献宝百姓觐见!”

    “陛下有旨,宣……!”

    迭剌括禄话音落下后,再次拿着拂尘,站回到萧宸身侧。

    紫宸殿外,各自站立在宫中不同方位的太监和大内侍卫一道一道声音的将萧宸的旨意传到宫门外。

    很快,就传到了朱雀门外,听到远处清晰可闻的声音后,守门的宫帐军将(bbca)士随即放开道路,让前来带路的小太监把这名手中捧着一个一尺见方用明黄色绸缎包裹的檀木盒往紫宸殿走去。

    “启禀陛下,献宝百姓带到!”

    萧宸闻言,说道:“宣!”

    “宣,献宝百姓入殿献宝!”

    迭剌括禄的声音刚落,萧宸和萧阵便见到一名二十多岁,身穿清灰布衣的青年进入大殿,走到文武百官中间的红毯上的时候。

    因为紧张,这名百姓,或者说白袍军将士便跪倒在地,把盒子放在一边,对萧宸三跪九叩之后,捧着盒子,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草民张春,叩…叩见皇上,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宸见状笑道;“平身吧!”

    “谢皇上!”

    张春站起来后,萧宸对他笑道;“听说你有祥瑞重宝要献给朕,不知是何物啊?”

    张春闻言,顿时来了精神,他再次跪倒在地,捧着紫檀盒子对萧宸说道:“草民要献给皇上的就是这件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

    -石激起千层浪!

    传国玉玺这四个字传入紫宸殿中,顿时惊得文武百官和各国各部使臣,甚至连萧阵等人都顿时动容不已,很多人难以置信的惊呼出声。

    “可是从后唐末帝李从珂之后便消失的传国玉玺?”

    室昉第一个放映过来,立刻站出来对张春询问,以确定真假。

    张春面对室昉的质问,更加紧张了,差点连话都说不出来。

    韩德让对室昉说道;“室阁老,虽然我们都知道传国玉玺的典故,但大家都没见过,这位百姓又如何能知道?”

    谁知道张春闻言,立刻辩解道:“草民可以确定这方传国玉玺就是真的。”

    萧阵闻言,顿时惊奇不已,不过,她更加不敢贸然让这张春靠近萧宸了。

    萧阵问道:“你又是如何确定?”

    张春对萧阵说道:“草民家住京兆府长安,因草民曾祖跟陇西大儒王璞乃是至交,当初挖到此宝,便请王先生检验过,王老反复检查过后,确定这就是当年的传国玉玺。”

    王璞天下大儒的名声天下皆知,宋、辽、西夏、大理、吐蕃、高丽、东瀛都听说过他的名声。

    如果说萧宸当初是大宋年青一代士林之首的话,那么王璞就是天下所有儒家真正的魁首。

    在士林中的名望连孔子之后的孔道辅都不能望其项背,孔家家主见了王璞都得以弟子之礼拜见!

    而且,王璞不仅在儒学上造诣精深,他几乎诸子百家,天文地理,星象占卜,历史典故无不涉猎。

    若非他如今已经一百多岁了,萧宸早就请他出山了。

    可以说,别看萧宸如今当了天下最大国家的皇帝,手里还有系统可以穿梭诸天万界。

    但是,只要在这个世界位面,萧宸还真不敢得罪王璞,不仅不敢得罪,还得供着,敬着。

    还有一点,萧宸对包拯说要发展诸子百家,就是从王璞这里来的,否则萧宸从哪里找诸子百家传人?

    对于王璞的名望和他的为人,萧宸也是发自肺腑的敬重!

    听到王璞都确认无误,萧阵和文武百官顿时打起精神,心中疑虑打消了一大半。

    萧宸对张春笑道;“既然王老都亲自确认过了,想必是没有问题的,括禄,将传国玉玺呈上!”

    “喏!”

    迭剌括禄闻言,应了一声,便对一名小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小太监连忙端着一个铺着明黄锦缎的托盘走到张春身边,然后转身递给迭剌括禄。

    迭剌括禄先用一块手帕擦过手后,打开紫檀木盒,将传国玉玺取了出来,他感受了一番,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送到萧宸龙椅前的御案上。

    萧宸登基之后,结合古今,在包括服饰、配饰等方面都沿用古制。

    还有大梁日后在应声的时候,不能称‘是‘,只能称‘喏’!因为萧宸认为‘喏‘除了好听之外,还有承诺、应诺之类的意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