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蒋家不仅脱了干系,还能顺势攀上这棵大树。
她想起原着里有个情节,是关于陆温煦送礼的事。
那是朝廷动荡时期,各方势力明争暗斗,陆温煦为求自保,不得不向有权有势之人低头。
那次他送礼的对象,正是左节度使文彦。
虽然作者在书中并未明写送了多少金银珠宝。
只用一句“厚礼相赠”轻描淡写地带过,但从后续描写中却能窥见一二。
收礼之后,文彦的态度明显软化。
原本咄咄逼人的气势顿时收敛,甚至对陆温煦露出了难得的笑意。
这种转变,绝非几句好话就能换来,必然是重礼动了其心。
那次是送给左节度使文彦的。
那人出了名的爱财如命,素有“见金眼开”之称。
连朝廷拨下的军饷都要克扣三成归己。
他手下的兵士衣衫褴褛,而他自己却锦衣玉食,府邸奢华得堪比王府。
这样一个贪得无厌之人。
如今派来搜查金子的,又是他亲信的指挥使郭富。
郭富此人,向来唯命是从,只知效忠文彦一人。
他一进城便四处打探,动作迅速,目的明确,显然是冲着那批金子来的。
蒋玥推断,文彦铁定想把这批金子私吞。
他绝不会上报朝廷,更不会归还蒋家。
只要金子一落入他囊中,便会立刻被转移至秘密库房,从此人间蒸发。
而蒋家不仅得不到一分钱,还可能被扣上“私藏军资”“图谋不轨”的罪名。
届时,她们姐妹三人,恐怕连性命都难保。
因此,绝不能让文彦得逞。
所以她只能搬出一个比他更大的人物,让这笔金子“有主”。
所谓“有主”,不是真的有人来认领,而是制造出一种假象。
这批金子早已归属某位权贵,不容他人染指。
只要让人相信这一点,文彦哪怕再贪婪,也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贪财之人最怕得罪比自己更强大的人。
而她能想到的最大人物,就是彭家军的傅晔了。
傅晔不仅是手握重兵的统帅,更是百姓心中的英雄。
他的名字本身就是一面旗帜,象征着忠诚与正义。
哪怕文彦再嚣张,也不敢公然与傅晔作对。
更何况,傅晔若真出面认下这批金子。
完全可以借口“代朝廷暂管”“用于军需调配”等正当理由,名正言顺地接手。
到时候,谁还敢多说一句?
彭慎曾经在文将军手下当过兵,托他传个信。
傅晔肯定乐意接收这十箱金子。
蒋玥心中已有计较。
蒋玥正在教两个妹妹认字。
牢房内昏暗潮湿,墙壁上爬满了青苔,墙角还结着蛛网。
她用一根烧焦的木棍在泥地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人”“口”“日”“月”等简单字形。
两个妹妹蹲在她身旁,仰着小脸,专注地看着地上的字迹。
姐姐教得认真,妹妹学得用心。
牢里的日子,黑漆漆的,饭菜也差。
但对蒋玥来说,反倒像偷来了几天清闲。
每日有狱卒送来的糙米粥,虽寡淡无味,却也勉强果腹。
她不再需要应付那些虚伪的宾客,也不必担心账本上的亏空、田产的纠纷。
在这里,她不必伪装,不必逢迎,只需照顾好两个妹妹,守着心中最后一点安宁。
这短暂的平静,竟让她生出几分感激之情。
眼下对他们来说,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外面的风声越是沉寂,越说明局势尚在可控之中。
倘若真有大祸临头,消息早就传进牢里了。
而如今,狱卒照常送饭,无人前来提审,甚至连看守的态度也未见恶化。
这一切,都在暗示着。
事情还没有彻底恶化。
陈源没来找她,说明彭钧没出事。
这是蒋玥最关心的一点。
陈源是彭钧的亲信,若是彭钧遭遇不测,陈源定会第一时间来通风报信。
反之,若他迟迟不来。
唯一的解释就是彭钧安然无恙,正在暗中筹谋营救之事。
彭钧此人,心思缜密,手段果决,绝不会坐视她们陷入险境。
彭钧只要没事,就一定会想办法救他们出来。
他是蒋家如今唯一的靠山,也是唯一能在文彦眼皮底下周旋的人。
他手中掌握着不少文彦的把柄,也与朝中几位大臣有私交。
只要他愿意出手,必定能寻到突破口。
而蒋玥能做的,就是在牢中稳住心神,保全自己和妹妹,不给彭钧添乱。
蒋玥心态放松了些,趁这空档,开始教妹妹们识字。
她知道,女子在这世道本就艰难,若再无知无识,只会任人摆布。
读书,是唯一能让人看清世界、守住本心的武器。
哪怕日后她们无法踏入仕途,至少也能明辨是非,不被人轻易欺骗。
她本打算年后请个先生,正式给她们启蒙。
原本计划中,是要请一位老秀才,住在蒋府西厢,每日授课两个时辰。
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只等开春暖和了便开始。
女孩子不管生在什么年代,多读书总没错。
书中的道理,不会因朝代更迭而失效,也不会因贫富变迁而贬值。
它能赋予人独立的思想,坚韧的品格。
哪怕身处泥淖,也能仰望星空。
蒋玥希望,她的妹妹们将来不必依附他人而活,能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
她正教着,外头突然有了响动。
铁链摩擦地面的声音由远及近。
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打破了牢房原有的沉寂。
几个狱卒慌忙站直身子,低头垂手,脸上浮现出紧张的神色。
蒋玥警觉地抬起头。
手中的木棍微微一顿,目光投向牢门方向。
抬头一看,郭富走了过来。
他身穿暗红色官服,腰佩长刀。
往日里他已是趾高气昂,今日更是气势逼人。
那人个子很高,一袭玄色长袍,肩宽背挺。
他的面容冷峻,眉宇间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压。
能让郭富这么低头哈腰的,还能有谁?
整个城中,能让这位骄横跋扈的指挥使如此恭敬的,唯有一个人。
左节度使文彦。
文彦站在高处,居高临下地俯视着牢房内的景象。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地面的字迹,又落在蒋玥身上。
这姑娘被关在牢里,衣服却整整齐齐,发丝也梳理得一丝不苟,显然并未被折磨。
更令他意外的是,她竟还有心思教孩子读书。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