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2章 用蛤粉
    陆学士说自己家里有事,要请一个月的假,文华殿的讲学要找人替他去讲。

    他当时很是激动,这是个好机会,文华殿的学生都是皇子,给皇子讲学,自然是好的。

    然而,陆学士走后,他才知道。人家先找的郑昊和周锦绣,郑昊手头正修订典籍,抽不开身,周锦绣是直接给推了,理由不详。陆学士这才来找他。

    不过,他不在乎,他现在被谢家人厌弃,指望他们帮忙,基本没有什么希望,只能靠自己。现在机会来了,他定要好好抓住表现一下。给皇子讲学,可是一个好机会。

    在翰墨院,他每日里伏案日校三千字,核验各种文书,原始档案,腰酸背痛,两眼昏花,眼见周锦绣整日里和那些人打得火热,屁股坐不住几个时辰,常常外出.......他也提了几次,可郑昊他们几个装聋作哑,还说他多管闲事,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成。

    他心底不服,翰墨院里这些人,惯会狗眼看人低,周锦绣不就是仗着自家是功勋之家么?大家都巴着他,那些经年的老吏更是,全都写在了脸上,他也不赖呀?他可是谢家的女婿,也没有见他们有多照顾?

    谢墨梅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方才谢九哥私会小画工的事情,还得叫她去和薛姨娘说道说道。

    他阖着眼。

    谢墨梅坐在谢墨薇那里,满脸笑容。

    “好巧不巧,我新得的庐山云雾正愁没人品鉴。要说这同科进士也是有趣,我们家的刘郎与俞家妹妹的周郎君好比上好的甜白釉遇着了梅子青——”

    俞秀兰的眉梢微不可察地跳了跳,她忽视谢墨薇忍笑的眼神,嗯了一声,端了一旁茶杯作势喝茶,心下纳闷,这谢墨梅怎么回事?不请自来,还坐了这许久。

    这平日里,她不是和谢墨薇关系不好嘛?

    谢墨梅继续:“我们家的夫婿都在翰墨院里,是同僚,以后我们也要多多亲近。咱们两家本就相识,本就要比旁人近些......”

    俞秀兰微笑,又喝了一口茶。

    谢墨梅还待再说,一旁的谢墨薇端了一旁的茶杯,递过去,试图打断她的话:“这是姜茶,暖胃的呢,姐姐尝尝?”

    谢墨梅瞥了一眼,直接拒绝:“我不爱喝这个,又辣又难闻,我在乡下一着凉就喝这个,闻了就想吐。”

    说完依旧伸了脑袋,兴致勃勃盯着俞秀兰:“我听刘郎说前次学士大人还叫他们起草那个什么策,好像叫漕运策来着......”

    俞秀兰垂了眼帘,目光落到谢墨梅发上的莲花挑心,上头坠了红宝石,亮闪闪的。这是她大婚的时候带的,她见过。每回来,她都穿得红艳艳的,生怕人家不知道她是新嫁娘似的。

    俞秀兰放下青瓷盏,咳了一声:“周郎不大同我提起衙门里的事呢,我并不是很清楚。”

    谢墨梅哦了一声,还要再说。

    俞秀兰已转了身子对谢墨薇说:“前儿我六弟给了我一柄洒金扇,倒是别致,‘青云直上’四个字颇有张世南风骨,我问他,这泥金里掺的可是云母粉?你猜他怎么说?”

    不等谢墨薇说话,她就自接了:“他竟笑我怎么也这般俗气了?云母粉太过张扬,太亮眼,自然用蛤粉,压一压金粉的亮度,才显古意绵长,雅致宜人。”

    谢墨薇笑:“这我倒也不知道,都知道用云母,方显流金溢彩的效果,还有这般讲究。”

    “是呀,我不服气,就说,用泥金本就追求亮闪闪的好看,既然怕太亮,不如少用点金粉不就成了?你知道他又怎么说”

    谢墨薇好奇地问怎么说?

    俞秀兰笑,说:“他说云母粉善造浮光跃金的华贵,蛤粉长于暗香怀玉的蕴藉。若求佛光璀璨、器宇轩昂,当选云母没错;可若追文人雅韵、古意绵长,自然宜用蛤粉。两者本无高下,唯因艺施材,方得真味。自然,也可突破传统,以云蛤混合,探索新境亦可。所谓,金无足赤,妙在调和。”

    谢墨薇抚掌笑,连声称是,说俞六也是个会说的,说了这么一通道理来,也算有理。以后,她也知道该如何选择泥金了。

    谢墨梅愣愣地看着俩人,几番想插嘴,却发觉插不进去,听着俩人又聊起了用笔来,说用狼毫或石獾笔,弹性佳,可精准控制金粉分布,角度最好用侧锋运笔,可使云母片平行纸面排列,反光最佳......

    她干笑一声,不再说话,伸手端了茶杯作势喝水,刚喝一口,就烫得呸了一声。

    三人对坐,谢墨梅茶喝完了二杯,也没有插进去一句话,最后,她起身告辞。

    屋子里谈得热闹的二人也结束了讨论的问题。

    谢墨薇问俞秀兰,可是要看一看她新绣的炕屏?

    俩人到了东边绣房,绣架上绷着白色的细绢,已经绣了一格,是春桃。谢墨薇说,炕屏框架用活架,可以替换,她依次绣上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四季花卉。

    俞秀兰满意,说下方再绣上钤印,题词就更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墨薇笑,说知道了,你是才女,自然依你。

    俞秀兰作势打她,说她才不是才女,不敢当。大小才女,一个是淳安夫人,还有一个是平政君。她忽然住口,看了一眼谢墨薇。

    俩人都住口,一时静默。

    平政君,继淳安夫人后,盛京公认的才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在闺秀中享有盛名。如今,却在那遥远的漠洲,想来也是没有闲情再去鼓弄这些吧?

    屋内气氛一时有些压抑。

    丫鬟彩娟就势推开窗,窗边香炉腾起一线沉香,她笑嘻嘻地问:“听说崇文街那宅子带大冰窖?赶明儿我们夏日来可是有冰碗吃了。”

    俞秀兰就瞥了一眼她,啐道:“怎么你就知道了?花青快成了你们家小姐的人了,赶明儿把我卖了,我都替你们数钱玩。”

    彩娟口齿伶俐:“这个可怪不了花青,她这是替您高兴,说您身子怕热,每到夏日,就胃口不好,吃不下饭来。这有了冰窖,用冰块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屋子里多摆上几个冰鉴。去去暑气,方便得很。”

    俞家没有冰窖,每年用冰要去买,份量有限,一般供几个长辈屋子里用,俞秀兰她们这些小辈一般能用冰碗就差不多了,整个夏日,俞秀兰没少往谢家来避暑。

    周家这个屋子,有单独的冰窖,自然是好事。俞秀兰当初知道,也是高兴得很,但没有想到花青嘴快,早和彩娟她们说了。

    “罢了。你也别同她们计较,她们也是为你高兴,这是长脸的事,有什么不能说的?”

    谢墨薇笑嘻嘻地拉她。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