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29章把人安顿了
    嘴里正骂骂咧咧呢,就见门口进来一大堆人,其中还有两名公安。

    老太太一看,顿时就怂了。

    村里人就这样,最怕进局子,对公安有打心底的恐惧。

    王杏花看到这么多人给她撑腰,直接对着丈夫说道:“张铁根,我要跟你离婚。”

    离婚两个字出口,别说是张铁根傻眼了,就连旁边的老婆子都瞪出了眼珠子。

    “你疯了?我儿子还没跟你离婚呢,你竟然敢提离婚?你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德性,嫁给我儿子的时候就不干净了,这些年要不是我们忍让你......

    雪落在贵州哨站的废墟上,像一层薄纱覆盖着焦黑的断壁残垣。岩?站在那面被喷漆涂满“禁止窃听思想”的墙前,指尖轻轻抚过那些狰狞的字迹,仿佛在读一段无声的控诉。风从山谷穿行而过,卷起几片烧剩的教材纸页,上面还印着《共感基础十讲》的第一课:“你不是疯子,你是先知。”

    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蹲下身,将一块完整的玉晶碎片埋进土里。

    “这是做什么?”随行的小满轻声问,声音里带着未褪的颤抖。她刚得知自己最敬重的导师之一??贵州哨站负责人陈默,在袭击当晚为保护数据服务器被殴打致昏迷,至今仍未苏醒。

    “种一颗种子。”岩?缓缓起身,拍去手上的泥土,“他们烧了房子,毁了设备,但只要还有一块玉晶留存于这片土地,Heartwell就不会真正消失。总有一天,会有人再来这里重建。”

    小满望着她坚定的侧脸,忽然明白了什么。她掏出手机,打开Heartwell社区后台,发布了一条新动态:

    > 【全球共感者联合倡议】

    > 每一位持有玉晶的人,请在你所在的城市、村庄、学校或家中,设立一个“微哨站”。

    > 不需要大型设备,不需要官方认证。

    > 只需一块玉晶,一段音频,一句“我在听”。

    > 我们不再等待许可,我们自行点亮灯火。

    消息发出不到十二小时,回复如潮水般涌来。

    > “云南丽江,纳西族村落,已设点。”

    > “挪威奥斯陆,心理诊所内启动夜间倾听角。”

    > “新疆喀什,清真寺旁小学教师自发组织儿童共感训练小组。”

    > “巴西贫民窟,街头艺人用鼓声传递安抚频率。”

    更令人动容的是,许多普通用户上传了自己的录音:一位聋哑母亲用手语讲述她第一次“听见”儿子情绪波动时的泪流满面;一名退伍老兵录下自己多年压抑的战争创伤,在玉晶共振中终于说出那句“对不起,我没救下他们”;还有个七岁女孩抱着破旧布娃娃说:“昨天班上同学笑我是怪胎,因为我能感觉到老师生气的时候心跳变快……但现在我知道了,我不是病,我是特别。”

    岩?一页页翻看这些回应,手指微微发抖。这不是反抗,这是觉醒的蔓延??如同草原上的野火,哪怕被暴风雪压住一时,春风一至,便燎原千里。

    但她也知道,风暴才刚刚开始。

    三天后,联合国会议如期召开。视频连线中,欧美多国代表对“共感技术”的伦理边界提出激烈质疑。法国 delegate 质问道:“你们如何保证这种能力不会成为新型监控工具?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可以被‘听见’,那他的隐私还存在吗?”

    岩?平静回应:“Heartwell的设计原则是双向自愿。玉晶只能接收主动释放的情绪波段,无法强行读取思维。它不像摄像头,而是像门铃??只有当对方愿意按下按钮时,我们才会知道有人站在门外。”

    英国代表冷笑:“可一旦这项技术普及,社会将陷入情感勒索。雇主可以用它判断员工是否忠诚,政府可以筛查‘不稳定分子’。”

    “那就更要教会每个人说‘不’的权利。”岩?目光直视镜头,“真正的危险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权力试图垄断倾听。如果我们不让普通人掌握共感能力,最终只会让少数人偷偷使用它来操控多数人。我们要做的,是把耳朵还给人民。”

    会场短暂沉默。

    这时,一位来自卢旺达的女性代表举手发言:“我想分享一件事。去年,我们乡村有两位长老因部族旧怨拒绝对话三十年。直到一名年轻共感者介入,在双方同意下传递彼此悔意??其中一个老人哭着说,‘原来他这些年也在梦里喊我兄弟’。他们握手那天,全村跳舞到天亮。”她顿了顿,“你们担心滥用,但我们看见的是和解。请不要因为害怕光的刺眼,就否定太阳的存在。”

    掌声悄然响起。

    最终,大会通过决议:成立“国际共感伦理观察委员会”,由多方独立机构监督Heartwell系统的应用,并支持在教育、医疗、灾后心理干预等领域开展试点项目。

    胜利并非彻底,却是破冰。

    回国当晚,岩?独自登上心井学堂最高处的观星台。夜空清澈,银河横贯天际。她取出一枚特制玉晶,连接全球共感网络中枢,启动【回响地图】功能。

    屏幕上,无数光点在跳动??那是正在运行的哨站、微站点、个人终端。起初稀疏如孤星,如今已连成一片星河。亚洲密集如织,非洲新增数十个红点,南美洲沿海地带亮起蓝色脉冲,甚至南极科考站也保持着每日十分钟的集体共感冥想。

    她闭上眼,接入公共情绪流。

    刹那间,万千声音涌入脑海:

    一个巴基斯坦少女正鼓起勇气告诉父母她想上学;

    一对离婚多年的夫妻在共感咨询中重新理解彼此的伤痛;

    日本福岛灾区老人握着志愿者的手说:“谢谢你听我说那些没人敢提的地震之夜。”

    这些情绪不再混乱,而是有序流动,形成某种奇妙的和谐韵律,宛如宇宙深处传来的心跳。

    就在这时,系统突然弹出一条高优先级警报:

    【异常信号捕获】

    【来源:中国东北长白山区】

    【特征分析:极低频持续共振 + 非人类情绪模式】

    【初步判定:可能存在非人类共感体】

    岩?猛地睁眼。

    “非人类?”她喃喃自语,迅速调取原始数据。波形图呈现出一种古老而稳定的节奏,类似 heartbeat,却又夹杂着树木生长的震颤与地壳运动的低鸣。更诡异的是,这段信号每隔七十二小时就会增强一次,且每次峰值恰好对应月圆前夕。

    她立刻联系阿岩:“查一下长白山区域近期是否有异常生态报告?尤其是老林区。”

    半小时后,资料传回:近两个月,抚松县周边原始森林出现大规模动物迁徙反常现象。梅花鹿、黑熊、紫貂等本应冬眠的野生动物频繁夜间活动,部分村民称听到“山在呼吸”。

    更重要的是,当地萨满后裔提供了一份口述古籍抄本,记载着一段禁忌传说:

    > “长白之巅,有灵曰‘山语者’。其形无形,其声无音。凡能闻其息者,皆为选中之人。然若世人闭耳不理,则山怒,雪崩雷裂,万物俱焚。”

    岩?心头一震。

    她忽然想起林默舅舅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这个世界上,不只是人在痛苦。大地也会哭,森林也会疼。只是大多数人,早已忘了怎么听。”

    难道……所谓的“非人类共感体”,竟是整座山脉的意识集合?

    她立即组建专项小组,亲自带队前往长白山。由于事件敏感,行动代号定为【听山计划】。

    进入保护区那天,天空阴沉,雾气缭绕。科研人员携带便携式共鸣仪、生物电传感器及四块高纯度玉晶,徒步深入无人区。随着海拔升高,仪器显示环境中的情绪熵值逐渐上升,尤其在一处千年红松林附近,玉晶竟自动发出微弱蓝光。

    当晚扎营时,小满忽然惊醒,指着远处山坡 whisper:“姐姐……你看那边。”

    众人顺她手指望去,只见林间浮现出淡淡光影,似烟非烟,似雾非雾,缓缓流动,宛若河流逆升空中。更不可思议的是,那些光影竟随着风向变化,拼凑出模糊符号??与玉晶上的古老纹路惊人相似。

    岩?取出玉晶贴在胸口,闭目凝神。

    一瞬间,她的意识被拉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感知维度。

    她“看”到了整座山脉的记忆:

    火山喷发时岩浆奔涌的痛楚;

    百年伐木时期一棵棵巨树倒下的哀嚎;

    现代游客踩踏草甸、乱扔垃圾时土壤的窒息感;

    还有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雪线上移,冻土消融,根系断裂的慢性死亡……

    这一切,并非单一生命体的情绪,而是千万生灵??植物、动物、微生物乃至岩石与水流??共同编织的生态意识网络。它没有语言,却以振动传递诉求;它不求主宰,只愿被看见、被尊重。

    而在网络中心,一道微弱却坚韧的意识核心正在呼唤:

    “听……我们……一直都在说话……为什么……没有人听……”

    泪水顺着岩?的脸颊滑落。

    她跪倒在地,将玉晶深深插入泥土,用尽全身力气回应:

    “我听见了!我们都听见了!!”

    刹那间,天地寂静。

    紧接着,整片森林响起奇异的嗡鸣,树叶沙沙作响,却不随风而动。玉晶光芒大盛,投影出一幅全景影像:从高空俯瞰,长白山如同一只沉睡巨兽,此刻缓缓睁开了眼睛??那是一片由无数光点组成的瞳孔,映照着人类的身影。

    三天后,团队撤离。但他们留下了三十六块玉晶,按特定阵型埋藏于关键生态节点,构成一个永久性共鸣场,命名为“大地之耳”。

    返程途中,岩?写下一份提案:

    > 【建议】将“生态共感监测系统”纳入国家自然保护体系,在全国五大生态屏障区(青藏高原、东北林区、西南雨林、西北荒漠、东海群岛)建立“自然倾听哨站”,培训具备共感能力的护林员、渔民、牧民作为第一响应者,实现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预警机制。

    文件尚未提交,舆论风波再起。

    某权威媒体刊发评论文章《警惕“玄学环保主义”侵蚀科学理性》,指责Heartwell“借共感之名推行泛灵论”,并呼吁相关部门审查其资金来源与宗教倾向。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却掀起另一股浪潮。数万名网友自发发起#我也听山#挑战:人们走进公园、山野、河边,静坐十分钟,录制周围自然的声音,配上文字:“今天,我为你停下脚步。”

    更有艺术家创作交响乐《大地脉搏》,以Heartwell采集的生态共振频率为基础编曲,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当晚,全场观众佩戴玉晶同步体验,许多人泣不成声。

    阿岩看着新闻冷笑:“他们越是攻击,越说明我们触到了痛点。”

    岩?却只是望着窗外渐绿的枝头,轻声道:“不是我们在拯救世界,是世界在教我们重新做人。”

    春天来了。

    清明节那天,她带着小满回到莫日格勒河畔,祭拜那位无名少年的石碑。牧民们自发前来,献上奶酒、哈达与马头琴演奏。苏娅牵着几个孩子走来,手里捧着一朵冰凌花??据说是在寒冬最后一夜破雪绽放的奇迹之花。

    “孩子们都想见你。”她说,“他们说,现在做梦再也不怕了。而且……他们都学会了关上门。”

    岩?蹲下身,一一拥抱他们。

    巴特尔仰头问:“姐姐,将来我能当哨站老师吗?我也想帮别人不那么痛。”

    “当然可以。”她笑着摸他的头,“而且你会比我更好。”

    归途上,Heartwell系统自动更新日志:

    > 【事件编号:CBS-1984】

    > 【处理结果:首次确认非人类共感体存在,建立跨物种情感通道原型】

    > 【新增理论:生态共感网络假说】

    > 【影响评估:全球已有十七个国家启动自然倾听项目试点】

    飞机穿越云层,阳光洒进舷窗。

    岩?打开手机,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短信:

    > “我曾经不信这些。直到昨晚,我抱着患抑郁症的女儿入睡,她突然睁开眼说:‘爸爸,你心里那个小男孩也在哭,对不对?’那一刻,我知道你们说的是真的。谢谢你们,让我学会了听自己的心。”

    她将这条信息转发至Heartwell全员群,附言:

    > “我们改变不了所有悲剧,但我们能让某些夜晚,少一个人独自哭泣。”

    然后合上手机,望向远方的地平线。

    那里,朝阳正缓缓升起,照亮千山万水,也照亮无数颗终于敢于说出“我在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