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舒棠打心底,替大姐高兴,虽然这样有点缺德,但有这么个婆婆,迟早把他们拖死。
如今就这么没了,倒是一件好事。
真要是说起来也是这个大姑姐不行,怨不到大姐身上。
亲女儿都能下此毒手,可见这老太婆把人折腾的不轻。
姐妹二人又聊了一会儿,随后才挂断电话。
江舒雅也赶忙去了那边。
过去的时候,那边已经炒作一团了,亲戚们合伙把人围攻了,都说她太狠心,再怎么说也是自己亲娘,咋能下得去这个手?
但是人家也咬死了不松口。
“你们也不用说这些,我在外面干活,她自己爬起来摔倒了,我在厨房给她做饭呢,这能赖我吗?这可都是她自己作的。你们这是啥意思,合着还想让我坐牢?”
许文强大姐叉着腰,一点都不害怕,反正大家都没证据,没人知道这老太婆是怎么死的。
事情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大家都是嘴上骂许文强大姐不是人,但私底下指不定怎么想呢?
尤其是许文强的妹妹,以后不用照顾这老太太,可是省去了不少麻烦。
许文强红了眼,老太太在世的时候折磨他们,他心里多少也是有几分怨怼的。
可现在看到人没了,心里又后悔难受。
不过现在说什么也来不及了,人已经没了,接下来就是赶紧把丧事给办了。
江舒雅跟这个婆婆感情可不深,觉得就这样没了也挺好,别到时候又把肚子里的孩子生出来,那不是给人添乱吗?她大着肚子真是没精力照顾了,到时候估计得磨死她。
吴秀玲知道这件事,难免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觉得这老太婆可恨的同时又有点可怜,毕竟都是做父母的人,听到这种事情还挺唏嘘。
难免想到了以后她老了的处境。
江舒棠也察觉到了什么,连忙安慰了一番。
吃完饭看了一眼墙上的日历,江舒棠瞪大了眼睛。
这阵子忙的天昏地暗,都不知道是什么日子了,再过两天就要公布恢复私营的事了,到时候小生意搞起来。
就是她现在又要研究又要做生意估计是忙不过来,但是可以先让母亲他们去做。
她都有点迫不及待想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了,但还是忍住了,毕竟大伙都不知道消息,她率先放出来,那不是引人怀疑吗?
等到时候公布了,把大姐二姐他们都叫过来好好聊一聊,还有罗大江他们。
铁饭碗固然是有面子,但是挣钱还得靠做买卖,个体户不丢人,在这个风口上,猪都能起飞,要是错过了,怪可惜的。
至于别人,她就管不着了,她只管身边这些人。
心里盘算的时候,难免又想到了王淑芬,如果王淑芬还活着,到时候自己肯定会让她开个咸菜铺子,说不定能赚大钱呢。
实在是太可惜了。
想到这里江舒棠怎么都坐不住了,从家里拿了些小孩吃的东西,去了贾建军家里。
团团看到她过来,软生喊着阿姨,虽然王淑芬不在了,但团团还是被照顾的很好。
江舒棠把带来的吃的塞到她怀里,陪着团团聊了一会儿,随后又进去看了看小弟弟。
虽然是喝奶粉,但依旧把娃养得白白胖胖。
贾父贾母看到江舒棠过来还给带了这么多东西,有些不好意思。
现在买奶粉没那么容易,江舒棠给送了不少奶粉过来,加起来都不少钱了。
他们想还回去,江舒棠说什么都不要。
江舒棠看了会儿小孩,怎么看怎么喜欢,这小孩肉嘟嘟,眉宇间还随了王淑芬,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谁的孩子。
贾建军现在也是一个合格的奶爸,洗尿布换尿布,帮孩子翻身拍奶嗝,做的都很好。
坐了好一会儿,江舒棠才回去。
想着很快又得回学校,江舒棠还有些不舍。
在家里的日子实在是太舒服了。
三个儿子大一些了,知道妈妈辛苦,趁着江舒棠回来,一个给垂肩,一个给捏腿,另一个在旁边巴拉巴拉说个没完。
江舒棠还挺享受,“子豪,你也别总说话,你去帮妈妈洗点葡萄,你喂我吃。”
等顾政南回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一幕,江舒棠好像太后一样,三个儿子在旁边伺候着,看的他一脸羡慕。
“能不能给爸爸也锤一下?”
“爸爸,你是跟屁虫吗?妈妈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等妈妈回学校的时候,我们再给你锤,你就别在这里添乱了。”
顾政南叹了口气,一脸的幽怨。
“你倒是挺会说的。”
江舒棠在旁边忍不住笑出了声。
“看来你这当爹的不行呀,差我这当妈的远了。”
顾政南也不敢吭声,谁让他之前没良心,不管他们跑了呢,孩子们跟他不亲也正常。
不过还好,两个女儿是她从小带大的,现在已经有点离不开他了。
江舒棠得意的很,到了晚上却发起了高烧,这两天降温了,她穿的少,估计是着凉了。
她难得生几次病,这一发烧,把顾政南吓坏了,吃了退烧药后,一直在旁边,用脸盆拧毛巾帮江舒棠擦身子,这样的话能舒服一些。
“你跟学校请个假吧,这个样子还怎么过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等退烧了再说。”
顾政南有些不放心,万一要是没好透了过去回头再加重了就麻烦了,这发烧可不是闹着玩的,也有可能是流感被人传染了。
江舒棠嗓子好像用刀子喇过了,说话都疼的慌,脑袋更是晕乎乎的。
于是也没阻拦,顾政南给郑教授打了个电话,把事情简单说了一下,郑教授关心了一番,让江舒棠好好休息。
江舒棠这一病就是好几天,这几天也发生了大事,恢复私营的事情传遍大江南北,大家这几天都在讨论这件事。
对现在的人来说,个体户是有些丢人,挣点钱还得走街串巷的,哪有铁饭碗来的好,但对有些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商机,不管怎么样,肯定比在农村种地强,何乐而不为呢?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