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魏书明,叩见老师!老师金安!”
“魏书明?”朱能一愣,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
秦争也是微微讶异,随即恍然,低声道:“可是天鼎三年那一科,林都督门下出来的学生?后来外放为官的那个?”
此时,林尘已从马车上下来,看着跪在面前,激动得眼圈都有些发红的年轻官员,脸上露出了真切而温和的笑容。他快步上前,伸出双手,亲自将魏书明搀扶起来,语气带着难得的轻松与熟稔:
“书明,快起来!你我师生,何须行此大礼?确实是好久不见了。”
魏书明借着林尘的搀扶站起身,但依旧微微躬着身子,以示对师长的尊敬。他抬起头,目光热烈地看着林尘,仿佛有千言万语哽在喉头:“学生……学生听闻老师亲临东山,平定倭患,便日夜期盼!得知老师今日可能返城,特意在此等候,只求能见老师一面!”
他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授业恩师兼人生指引者的崇敬与思念。
林尘看着他,心中也颇为感慨。魏书明是他早期在京师大学堂时亲自教导过的学生,天资聪颖,踏实肯干,天鼎三年科举高中后,进入翰林院,再被提为东山省一州知府,只是现在不知到哪一步了。
“好!好啊!看到你如今这般精神,为师很高兴!”林尘拍了拍他的臂膀,目光扫过周围好奇观望的人群和肃立的官兵,哈哈一笑,朗声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走,找个清静的酒楼,你我师徒,好好聊聊!也让为师听听,你这些年,都做出了哪些政绩!”
“是!老师请!”魏书明连忙侧身引路,脸上洋溢着如同学子得到先生考校机会般的兴奋与郑重。
魏书明在前引路,神情恭敬中带着难掩的兴奋,将林尘一行人带到了登州府城内一家颇为雅致清静的酒楼“望海阁”。掌柜的见到气度不凡的林尘等人,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直接将他们请上了顶层最好的雅间。
雅间临窗,可远眺蔚蓝海景。魏书明亲自为林尘拉开主位的椅子,并用袖子仔细擦拭了一遍椅面,这才请林尘入座。这般周到恭敬,完全是弟子侍奉师长的礼节。
朱能和秦争在一旁看着,眼中都流露出满意之色。朱能性子直,哈哈一笑,拍着魏书明的肩膀道:“好小子!会来事!尘哥,你这学生收得不错,懂规矩,知礼数!”
秦争在一旁打趣道:“朱能,你自个儿还没满二十吧?人家魏书明瞧着可比你年长几岁。”
魏书明连忙欠身,态度谦逊却不卑不亢,笑着回应:“秦国公说笑了。朱将军乃是老师的结义兄弟,自然也是学生的前辈。晚辈礼敬前辈,乃是应当。”
朱能听得更是心花怒放,用力拍了拍胸脯:“说得好!就冲你这句话,以后在东山省,不,在朝中要是遇到什么麻烦事,报我朱能的名字!哥哥我罩着你!”
众人闻言皆是大笑,气氛顿时轻松融洽起来。
很快,酒楼伙计便奉上了精致的酒菜,皆是登州当地的特色海鲜,佐以上好的梨花白。魏书明亲自为林尘、朱能、秦争斟满酒,这才在下首陪坐。
几杯酒下肚,寒暄过后,林尘放下酒杯,看向魏书明,目光带着考校与关切:“书明,方才在城外匆忙,未及细问。说说吧,你如今具体担任何职?这几年在东山省,做得如何?为师想听听。”
魏书明闻言,立刻端正了坐姿,神色一肃,开始清晰有力地汇报起来,语气中带着自豪与对老师的感激:
“回老师的话。学生蒙陛下和老师栽培,天鼎四年外放至东山省青州府任知府。因在任期间,全力推行老师定下的新政,在剿倭后勤、安抚流民、恢复生产等方面略有微劳,去岁年底,经吏部考核,已升任东山总知府衔,管理全省民政要务。”
他顿了顿,开始详细阐述东山省的现状。
“至于东山省现状,学生做了这些事。其一,农事为本,学生未曾敢忘。自平定白莲教及大力剿倭以来,学生便严格遵循老师‘招抚流亡、授田安民’之策。一方面,由官府出面,清查无主荒地与部分被抄没的逆产,统一登记造册;另一方面,以‘三年免税,五年半税’的优厚条件,吸引因战乱逃亡在外的百姓返乡,或招募其他地方无地贫民前来垦殖。
官府提供第一批粮种、农具借贷,待收成后分期偿还。如今,东山省境内几无荒芜田地,阡陌相连,人烟渐稠。去岁秋收,全省粮税较之天鼎三年,已恢复并超过了战前水平三成有余!百姓家中皆有余粮,民心安定。”
“其二,兴学教化,开启民智。学生牢记老师‘教育为立国之本’的教诲。在各府、州、县,大力兴办官立蒙学堂。所需银钱,部分由朝廷拨款,部分则由地方商税及抄没之款补贴。
规定适龄孩童皆可入学,学费全免,家境贫困者甚至还提供一顿午膳。如今,东山省适龄孩童入学率,已达七成!远超其他各省。
教材除传统蒙学外,亦加入老师您编撰的《新三字经》、《算术启蒙》等。此外,还在省城及各府城设立‘劝学所’,鼓励民间士绅捐资助学,并选派优秀寒门学子至京师大学堂深造。假以时日,东山省文风之盛,必不让江南专美于前!”
“其三,革新吏治,夯实根基。此点最为关键,亦是阻力最大之处。”
魏书明语气转为凝重,“老师明鉴,旧有乡绅胥吏,往往盘根错节,把持地方,阳奉阴违。学生便与兵备道协商,借剿倭之功,大量安置本省籍贯、负伤或退役的忠诚士兵,担任基层里正、保长乃至县衙胥吏。这些人经历过战火洗礼,对朝廷、对老师忠诚不二,执行力强,且无地方势力牵扯,能有效贯彻政令,取代那些旧势力。
同时,对于如孔家这般愿意配合新政的望族,学生亦给予尊重与合作,使其成为稳定地方的助力而非阻力。双管齐下,如今官府对东山省各地的掌控力,可谓前所未有之强!政令畅通,如臂使指!”
魏书明条理清晰,数据详实,将一幅东山省从战乱废墟中迅速恢复、生机勃勃、且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的画卷,清晰地展现在林尘等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