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崖秘境中,万籁俱寂,天地如瀚海般苍茫无垠。
暮色仿佛被什么力量凝滞,始终悬于将沉未沉之际,昏冥幽暗,无声流淌。
东辰自空灵之境苏醒,已是半月之后。
此刻,外界玄龙之战的第六日,上官灵儿击败郭迎春,正是风云变幻、胜负未定之时。
他觉察到《阴阳重生符经》已修至第六层——“醍醐灌顶,枯藤开花”。
心中一片清明,深知以此身如今之阅历与境界,此法已修至尽头,再强求便是徒耗光阴。
他收敛心神,神识如水流般铺展,向气海深处的“九元”望去。
只见九婴元神不再干瘪枯槁,而是晶莹丰润、生机流转,先前因强取龙脉所留下的道伤,竟已彻底痊愈。
东辰心中一宽,正自欣然,却忽闻身前传来一连串“噼啪”碎响。
凝神看去,那九座古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裂剥落,不过片刻,已尽数化为废墟,烟尘弥漫,蔽空遮月。
他还未从惊愕中回神,身后又蓦地响起一道刺耳霹雳——
回首望去,一道巨大竖痕正于虚空间缓缓撕开,又如创口般徐徐弥合。
他顿时明悟:这是秘境通道开启之兆,若不及早脱身,必将永困于此。
东辰毫不迟疑,足尖轻点,身形如风驰电掣,直向那道裂隙掠去。
临近出口时凌空一跃,翩然落回先前进入秘境的那座石洞之中。
洞外天幕如洗,繁星点点,正是夜半时分。
他尚不及细看,却觉周身空气骤寒,霜气自他立身之处蔓延开来,顷刻笼罩数里,如陷凛冬。
漫天寒雾翻涌,冰风刺骨,东辰运转真气相抗。
忽见一条血色霜龙自雾中无声凝成,猛然扑来——
他心知此乃天道九劫之第七劫“血水劫”,炼魂腐神,凡人遇之则亡。
他却不挡不避,有意一试重生符经疗愈之能。
血色霜龙缠身肆虐片刻,终散作缕缕寒烟。
东辰周身竟毫发无伤。
他不知这实是天机山九大秘技之一,堪称防御之最的“混沌符经”所承护体之效。
天机山九大秘典虽各有传承,却彼此呼应,一法成,诸法皆长。
就连他的“逍遥符经”亦大有领悟,身法速度,也比从前快了数倍。
正欣喜间,第二条霜龙已再度扑至。
这一次,他却没那般幸运了。
寒气透体,呼吸骤窒,一股鲜血自口中喷溅而出。
他立即运转重生符经,不过十几次呼吸之间,剧痛尽消,伤势痊愈。
这速度,较以往何止百倍提升。
随后第三条、第四条……直至第九条凝霜劫龙接连降下,东辰皆不加抵挡,全凭肉身硬抗、符经修复。
劫龙威力层层倍增,疗伤时间也从数十息延至半盏茶、最终长达半个时辰。
那最后一道霜龙之威,更胜他全力施展“云幻八荒”之威,所造成的创伤却仍于半个时辰内尽复。
如此恢复之能,堪称逆天。
九血水劫过后,东辰凝神内观,察觉修为已突破通神玄妙七境。
通神玄妙境又称陆地神仙境,世人修成者屈指可数,而在这些屈指可数的人当中,亦有高低强弱之分,通神玄妙九重,一重一境,一境犹如一道天堑,非大机缘、大功德者而不可成。
东辰心头微喜,暗觉进阶似乎也非难事。
正自飘然,万里夜空却忽起风云,墨云蔽月,雷光隐现。
倏然一声霹雳震响,一道天雷自云间劈落,直朝他头顶击来。
东脱口低喝:“莫非太过逆天……竟引天雷劈我?”
他却不知,这正是天道九劫第三重——“天雷劫”。
其修为精进,实赖“阴阳重生符经”之功。
此法虽重疗愈,亦为练气秘术。
先前因有“大道无形”遮掩天机,受法则庇护,天劫未临;如今功法已无法遮挡,之前未受的劫难,自当迭至。
若换作常人,必是劫难叠加、九死一生。
第三道天雷落下时,东辰修复之速已不及创伤之烈。
他指间微动,离殇剑跃入手中,一式“行云流水”挥斩而出——
剑光与雷火交迸,轰然巨响中,他连退五步,再度吐出一口鲜血。
一番苦斗后,九重天雷劫尽散,东辰修为已晋至武劫四境。
他将数十枚化灵丹吞入气海,化为后天灵气贮蕴其中。
正欲离去,却忽听一怪笑声幽幽响起:
“蠢货,真是蠢不可及……”
这声音突兀响起于夜寂之中,令东辰脊背生寒。
他定神喝问:“谁?”
四野寂寂,无人回应。
他展动神识扫视四周,竟一无所获。
以他如今修为,夜间目视百里亦如白昼,却察觉不到半分人影。
他心头一凛:“莫非被什么邪祟盯上了?”
方欲纵身离去,那鬼啸般的声响再度传来——
依旧是那句:“当真是蠢货,蠢不可及!”
只是此番多了三字。
东辰这回听清了,声源来自一座名为“轮回洞”的石洞。
此洞为三重天九洞之一。
他心中微凛,暗忖:“我已是通神之境,何惧区区邪祟?”
当下壮起胆魄,足尖轻点,掠入洞中。
洞内不过十余丈见方,除尽头一处莲池外空空荡荡。
池中生有一株青莲,泛着幽幽绿光,如冥火摇曳,映得四壁皆碧。
东辰望向那青莲时,心头蓦地一震,不禁后退两步——
那青莲竟呈人形,五官分明、四肢俱全,唯身躯乃是一段莲藕。
东辰脱口问道:“你是人是妖?”
那青莲竟出声回应,笑声低沉:“嘿嘿,非人非妖。”
东辰蹙眉:“方才出声的便是你?”
青莲道:“我非鬼物,怎说是‘鬼叫’?”
此言已默认了那说话“之人”,便是眼前这株青莲。
东辰续问:“那你究竟是什么?”
青莲笑道:“愚蠢,蠢不可及!你长着眼睛,不会自己看么?”
东辰四下望去,只见莲池旁立着一只两尺高的黑色瓦缸,缸中竖有一牌位,上书:
“凌云窟第二代宗主青莲祖师之灵位”。
牌位前,一方蒲团静陈于地。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