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章 恩怨揭幕
    密室内的空气凝滞而沉重,仿佛凝固了数千年时光。

    夜明珠冷清的光晕洒落在黑玉案上,映照出上面整齐摆放的玉简和法器。

    东辰的目光迅速扫过全场,最终落在案几中央一个紫檀木盒上。

    那盒子看似普通,却散发着极强的禁制波动,显然里面存放着极为重要的物品。

    他缓步上前,眼中金芒流转,仔细审视盒上的禁制。

    这是一个复合型防护阵法,结合了防御、警报甚至反击功能,复杂程度远超外面那些布置。

    若是强行破解,不仅会立即惊动杨素之,还可能触发其中的反击机制,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东辰静立片刻,深吸一口气,双手开始结印。

    指尖真元流转,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璀璨而复杂的金色符文。

    这些符文并非强行破阵,而是模拟杨素之的能量特征,试图"骗过"禁制识别机制。

    整个过程需要极精准的控制力和对杨素之布置禁制的深入了解。

    幸而东辰多年前曾与杨素之有过交集,对其能量特性有所了解。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东辰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这种精细操作比正面战斗更加耗费心神。

    终于,随着最后一个符文融入禁制,紫檀木盒轻轻一震,盒盖悄无声息地滑开。

    盒内铺着深红色绒布,上面放着三样物品:一枚流光溢彩的玉简,一封泛黄的书信,还有一块记忆水晶。

    东辰首先拿起那枚玉简,神识沉入其中。

    玉简内记录的是一段影像:黑夜中,一群蒙面高手,正在围攻一个气息强大,气势逼人的老者。

    那老者身穿红袍,袍角绣着黑道至尊制服上特有的五爪黑龙的标志。

    虽然面容模糊,但其施展的功法和武技,皆与杨素之如出一辙。

    被围攻者且战且退,最终不敌,被一剑穿心。

    临死前,那人露出一张刚毅而痛苦的面容——竟与杨素之有七八分相似。

    影像至此戛然而止。

    东辰眉头紧锁。

    那位老者的身份,呼之而出。

    多半应是昔日掌控道洲西境三国的黑道巨擘,缔造了黑道千余年鼎盛辉煌的一代传奇,亦是杨素之的生父杨啸天。

    而这段影像看似确凿,但细看之下却有诸多疑点。

    其一,七大高手所施展的武技功法,虽是仙门的绝密,然却欠缺仙门秘术的灵动和神韵,仿若可被刻意效仿。

    其二,杨啸天身为通神玄妙后期境的绝世大高手,即便力有不逮,至少也应斩杀数人。然整个过程,杨啸天却似是被完全压制,几无还手之力。换句话说,杨啸天的死过于轻易,更像是在做戏。

    更令东辰心生疑惑的是,杨啸天临终之际,其表情并无太多痛苦之色,反倒是流露出一丝冷笑,以及胸有成竹的得意,似乎一切皆在其掌控之中。

    结论已然明晰明了,所谓的七大高手围攻杨啸天,多半是其自编自导的一场闹剧。

    东辰将玉简放下,拿起那封泛黄的书信。

    信纸脆弱,墨迹斑驳,显然已有不少年月。

    信的内容是有人向凌云窟主凌凤年汇报某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中提到了"杨啸天已除,后患无忧"等字句。

    落款是一个花押,看起来像是凌凤年的私人印鉴。

    但东辰敏锐地注意到,信纸的质地与墨迹的新旧程度有些不协调,墨色渗透纸张的方式也略显异常,像是经过特殊处理伪造的。

    最让他起疑的是那个花押。

    东辰曾经与凌凤年朝夕相处数月,对于他随身携带的印鉴自是再熟悉不过。

    这个花押看似一模一样,但在几处极细微的笔锋转折处,却透着一股刻意模仿的生硬感,缺乏凌凤年笔下特有的洒脱气韵。

    东辰轻轻放下书信,拿起最后那块记忆水晶。

    神识沉入其中,眼前浮现出几个修士的证词。

    他们自称是当年事件的幸存者或见证人,信誓旦旦地指认凌云窟主凌凤年是幕后主使,描述了他如何布置计划、派出高手围杀杨啸天的经过。

    这些证词看似确凿,情感真挚,但东辰却从中察觉到一丝不自然。

    他们的描述过于完美,像是经过精心排练;

    某些细节处的表述惊人一致,仿佛是同一人编写后再分别让不同人复述。

    更让东辰怀疑的是,这些证人在陈述时,眼神闪烁,气息波动,明显是受到了某种控制或胁迫。

    东辰的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证据"看似完整,形成了一条清晰的证据链——凌凤年背信弃义,设计谋害黑道魁首杨啸天。

    但这条证据链,却处处透着人为制造的痕迹。

    若是旁人看来,或许会觉得铁证如山,但以东辰对凌凤年的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立即发现了其中漏洞百出。

    凌凤年或许手段强硬,说一不二,但绝非背信弃义之人。

    他若真要对付某人,必是光明正大,不会行此卑劣之事。

    况且彼时中州王朝昌盛繁荣、独霸一方,抛开正邪论,仙门与黑道,利益相通,是友非敌,以凌凤年的见识与智慧,断无可能行此自毁长城之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东辰继续在密室中搜索,希望能找到更多原始证据。

    他的目光落在墙角的几个铁箱上,箱子上着沉重的铜锁,锁上刻有防护符文。

    他走到箱前,手指轻抚过铜锁,真元微吐感知内部结构。

    这些锁比紫檀木盒的禁制简单得多,很快就被他一一打开。

    箱内装满了卷宗和物品,大多是这些年杨素之收集的关于凌云窟的情报,以及一些往来书信。

    东辰快速翻阅着,突然,他的目光被箱底一个不起眼的皮革卷轴吸引。

    那卷轴陈旧不堪,边缘磨损严重,显然经常被人翻阅。

    东辰小心地展开卷轴,发现里面记录的竟是杨素之这些年来调查父亲死因的笔记。

    笔记中详细记录了杨素之如何一步步追查真相,如何找到那些"证人",如何"发现"那些证据的过程。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凌云窟的仇恨与愤怒,但也透着一丝偏执与疯狂。

    东辰越看越是心惊。

    从笔记中可以看出,杨素之最初调查时也曾怀疑过这些证据的真实性,但在某个时间点后,他突然变得无比确信凌凤年就是幕后真凶,之后的所有调查都变成了寻找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而非探索真相。

    这明显是被人引导的结果。

    有什么人或什么势力,在暗中操纵着杨素之的调查方向,将他引向对凌云窟的仇恨。

    东辰不知。

    他正欲深入查看,忽然感知到卷轴内部隐藏着一道极其隐秘的禁制。

    这禁制不同于先前遇到的任何防护,更加古老、更加隐蔽,与卷轴本身几乎融为一体。

    他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个陷阱,但已经来不及撤手。

    就在他感知到禁制的瞬间,一道尖锐的能量波动猛地爆发开来,迅速穿透密室,向外扩散。

    警报触发。

    东辰毫不犹豫,立即将卷轴塞入怀中,同时身形暴退,向着密室入口方向冲去。

    但已经太迟了。

    密室入口处,书架悄无声息地移开,一个高大的身影堵住了去路。

    来人一袭墨袍,面容阴沉,眼神冷如寒冰,正是杨素之。

    "既然来了,何必急着走。"杨素之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刺骨的寒意。

    东辰停下脚步,假面下的面容无比凝重。

    他心知自己已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但越是危急,他反而越是冷静。

    密室内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