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75章 越过大案,选小案
    因为疫病的复发,整个隔离区又陷入了不安和恐慌中。</br>就像就像微火星即将燃成窜天的火苗,却陡然被浇灭。</br>这种心情,令人很是煎熬。</br>隔离区再次陷入到了紧张的气氛中,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凤合县药物无法治愈瘟疫的传闻已经在外面被散布开来。</br>周边几个县城的百姓都开始跟着恐慌起来,生怕疫病会传染到他们这里。</br>且这传言还在以燎原之势快速散播。</br>虽然江太医和其他几位医者都确定,药是没有问题的。</br>夏桉心里更是知道,一定是哪里出了纰漏,才会引得这些人再次染病。</br>一定有感染源,将这些人再次感染了疫病。</br>为此,她找王长烨说出了自己的怀疑,希望他能再调查一番病原的问题。</br>王长烨道:“这段时间,我一定会加强各方面的防控,加强消杀和灭除。确保所有感染物品都能及时销毁,至于外面染病的那些人,本官也会对他们进行查问,你放心,如果是有人作乱,我必将人逮住。”</br>夏桉点头:“辛苦了大人了。”</br>夏桉离开后,下官问王长烨:“大人,还真的去查?这很明显就是药的问题,只不过他们都不愿意承认。”</br>王长烨道:“她如此兢兢业业,为了此事付出大量心血,本官自然要对她应承一二。不然,”王长烨关切地看着夏桉清孑的背影,“我怕她挺不住。”</br>毕竟这个药,是她劳累多日的心血。</br>她不肯认输,也是正常。</br>-</br>这疫情一反复,可把武光祖给焦虑坏了,到处安抚百姓的情绪,让众人相信太子殿下,相信京中的太医定能治好大家。</br>让他们不要灰心,他们凤合县,一定能打好这场抗疫之战。</br>他们凤合县,永垂不朽!</br>-</br>夜间,盛枷一个人坐于屋内喝茶。</br>信鸽落在了窗口。</br>他起身走过去,从信鸽脚踝解下竹节。</br>打开后,从里面抽出一张纸条,纸条上散发着一股清幽的药香。</br>他心中微动。</br>轻轻展开字条,上面浮现出一行秀丽的字迹:“这里野杏熟了,有些涩,但涩中回甘。凤合县就快康复了。”</br>他眼尾微挑,唇角也不觉勾了勾。</br>这时,程鸽走了进来,他看到信鸽,道:“二顺又来信了?他这次说了什么?”</br>盛枷将字条合上,塞入怀中。</br>“他说疫病快治理完了。”</br>程鸽:“奇怪,之前还说这瘟疫源头有些不明,今日就说没问题了?”</br>盛枷淡声道:“不矛盾。”</br>不矛盾?很矛盾好嘛。</br>上个字条,他详细说了夏桉跟那个叫王长烨的出去溯源了一日,然王长烨追到一个独居老人的茅屋就断言那里是源头。并没有进一步的查验。</br>他去信让他伺机探查,这才过了一日,就要治理完了?</br>程鸽莫名。</br>次日清晨,程鸽与盛枷用早膳时,又一只白鸽落于窗前。</br>程鸽赶忙冲了过去,这一次,他没有给盛枷,自己打开了字条。</br>盛枷也不恼,目光淡淡盯着他。</br>程鸽看了字条上的内容后,眉头紧紧蹙了蹙,然后目光疑虑看着盛枷:“瘟疫,复发了。”</br>盛枷眉尾一抬。</br>程鸽快速将纸条递给盛枷。</br>刘二顺的字迹略显潦草。</br>“一夜之间,治愈者复发。外界传言药力不行,瘟疫不可治。”</br>盛枷眉头紧紧一拧。</br>程鸽目色严肃:“大人,莫非真的有隐情?”</br>这时,下人端来朝服。</br>“大人,该更衣上朝了。”</br>盛枷沉了沉,道:“待我下朝再说。”</br>-</br>太元殿上,百官几轮上奏之后,兵部尚书道:“陛下,有一批运往柳州的兵器,出了岔子,半路上,被截了。”</br>璟隆帝怒喝:“什么?”</br>“臣昨夜收到密报,兵器在一处隐蔽的管道交叉口,突遇一伙武力高强的劫匪,所有兵器都被劫走,我们的人伤亡惨重。”</br>“这批兵器是用于增援赤影军的,数量巨大,若无法追回,损失惨重啊。”</br>盛枷听着,垂眸不语。</br>璟隆帝道:“袁尚书,你怎么看?”</br>璟隆帝问大理寺卿袁浪。</br>袁浪侧眸回身看了盛枷一眼。</br>“此事确实事关重大,不如……”</br>这种案件,是盛枷的长项,他们大理寺责无旁贷,袁浪觉得此案应由盛枷前去办理。</br>办成了,又是大功一件。</br>这时,刑部孟尚书主动出列。</br>“陛下,这柳州是我刑部侍郎丁千的老家,他对那一带十分熟悉,臣举荐,由丁千去督办此案,追回被抢走的兵器。”</br>丁千跟着上前一步:“臣,愿领命追回兵器!”</br>总不能次次都让他们大理寺出风头。</br>他们刑部照样有通缉追捕的本事。</br>袁浪微愣。</br>然后又看了盛枷一眼。</br>却见盛枷依然如如不动。</br>不对劲,平日里遇到这种案子,盛枷向来很是主动,往往越是这种大案,越能引得他的兴趣,今日他怎得如此淡然。</br>璟隆帝垂眸看着他们,道:“那此次,便由刑部配合兵部处理此案,务必追回兵器,将恶徒缉拿归案。”</br>“是。”</br>袁浪不禁有些遗憾。到手的奖赏,废了。他本想让盛枷积累更多的功绩,也好为日后接任他的职位做铺垫。</br>他不动声色叹口气。</br>太可惜了。</br>这时,户部尚书上举着笏板出列。</br>“臣有本要奏。”</br>璟隆帝:“讲吧。”</br>“陛下,秦州一带出现了一些假币,扰乱市场秩序,虽然尚没有成规模,但也不能小觑。所以,臣准备派人过去探查一番,看看究竟是谁在作乱。”</br>盛枷突然出列。</br>“臣,愿意协理户部,去秦州查办此事。”</br>璟隆帝怔了一瞬。</br>这假币一事,隔两年就会闹上一两回,但都不成规模,通常当地参军配合便能揪出幕后之嫌犯。</br>刚刚那个大案盛枷没兴趣,竟是对此等事如此积极。</br>户部尚书闻言,心里一阵激动。</br>“若是盛少卿能协助我户部处理此事,想必一定事半功倍,还请陛下准允。”</br>这假币之事虽只是小规模犯案,但年年查,年年有,可谓烦扰无比。此前有的能查到源头,有的查不到。</br>导致这些案犯屡屡作案,影响银钱秩序,不可谓不烦人。</br>可若是盛枷能参与进来,以他的手段,必能将案犯收拾到再也不敢想假币的事情。如此,可以大大警示各路假币案犯,以减少案发的几率。</br>金隆帝想了想:“既如此,那盛少卿便陪着户部走一趟吧。”</br>盛枷拱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