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君主法塔赫听完了大明人马卫国的上中下三策,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让所有臣子离开,自己思前想后的考虑了三天,最终还是没有采用上策的魄力。
法塔赫不觉得当前有必须主动向大明称臣的需要。
也没有采用中策的勇气,没有胆量同时明确公开拒绝奥斯曼、俄国、顺国三方。
最终不得不采用最为折中和妥协的下策。
不过即便是下策,也有主动向大明通气的安排,比最初直接接受奥斯曼要求的选择好多了。
马卫国得知之后,主动去再次劝说法塔赫,同时也给他自己再次甩锅
“大王,下策虽然能勉强同时稳住大明和奥顺俄双方,但是却并不会与大明建立什么良好关系。
“仍然很可能会被大明视为敌人,只是不会像直接不与大明联络那样强烈。
“波斯的未来会充满了不确定性,将来若是与大明在战场上相见,大王可不要怪我没有提醒你。”
法塔赫没有魄力和勇气,只能叹了口气表示自己明白
“我知道,我明白先生的意思,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将来一定不怪先生。
“不过还请先生相助,尽可能的向大明说明波斯的苦衷。
“先生是否愿意为我出使大明呢?”
马卫国本来就是西厂的人,自己回大明当然是轻车熟路,可以直接回去汇报一下工作。
而且马上过年了,现在开始准备的话,正好可以在年前回一趟家。
再加上西厂在波斯宫廷的人不只是马卫国一个,自己离开波斯宫廷回大明本土,这条情报线也不会直接断了。
于是马卫国就直接拱手答应了
“多谢大王的信任,在下一定尽力而为。”
法塔赫大喜过望
“多谢先生。”
法塔赫马上让仆人准备礼物,一批是给马卫国自己的谢礼,一批给马卫国到大明活动使用,一批直接献给大明皇帝。
法塔赫准备礼物的十几天,马卫国首先使用西厂通讯线路,将相关情况送回了大明本土的西厂总部。
如果是平常时期,波斯这种海外国家的情报,皇帝如果没有专门询问的话,是不需要直接送到皇帝面前的。
但这次波斯的情报涉及到了顺国、奥斯曼、俄国,这是西厂目前重点关注的情报。
所以马卫国的消息就被专门送到了朱简烜面前。
朱简烜看到报告之后,对于奥斯曼三国联络波斯的情报本身没有太过意外。
波斯位于大明、顺国、奥斯曼、俄国的包围之中,特别是夹在顺国和奥斯曼中间,对他们两国非常重要。
两国完全不希望波斯加入他们才是不正常的事情。
大明枢密院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早就在作战方略中考虑了波斯加入三国同盟的可能性。
波斯不会轻易的主动向大明直接称臣。
大明也至于专门花精力和代价去拉拢波斯,反而准备搂草打兔子把波斯一起解决了。
波斯的位置比较特殊,如果让他未来保持完整,并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要主动拉拢波斯,那现在就不能直接拆分它,还是直接打一场才能比较彻底的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朱简烜对马卫国这个人稍微有些有些意外,看完他的大致情况后在心中念叨
“能直接跟波斯国王说话,这是宫廷大臣的级别了吧!
“这小子也是有能耐的,当情报人员当进人家内阁里面了去了啊!
“以后回来不一定要继续当探子了,可以进入鸿胪寺任职。
“外交人员本来就是情报人员,只是与隐瞒身份的专业探子工作方式不同。
“这货显然更加适合当外交人员。”
西厂的探子本来属于武官体系,结果马卫国这个武官在海外变成了他国的顶级文官。
朱简烜对马卫国这个西厂探子有了印象,准备等他在波斯的任务结束之后,就把他调到鸿胪去任职。
考虑到报告中说明,他近期就要作为波斯国王的使者来大明,就把这份报告转给了鸿胪寺。
不久之后,马卫国本人准备妥当,带着几个法塔赫安排的贴身仆人,乘上了法塔赫定下的大明客船,一起启程前往顺天府。
在天工十七年十二月中旬,马卫国就赶到了顺天府,先以波斯使臣的名义,带着法塔赫的仆人先去鸿胪寺求见。
按照现在大明的规则,波斯属于没有“通贡”的海外蛮夷之国,与大明朝廷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不过双方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往来,大明鸿胪寺也允许海外国家过来打交道。
只是他们必须将自己摆在臣属的地位,而不是平等地位。
实际上面对神洲王朝有这种心态的国家,也就是历史上的那些欧洲近代国家。
英国和法国跟历史上的清朝打交道的时候,都是要将自己的君主与清朝皇帝摆在相同的地位上。
清国早期也是因此绝对不让欧洲国家使臣直接驻京。
波斯与神洲的往来比较多,君主和使臣都可以主动接受低于神洲皇帝的地位,与大明之间接触自然不会有什么矛盾。
马卫国拜见大明鸿胪寺卿之后,非常认真扮演着波斯使者的身份,说明了法塔赫的心态和希望。
“波斯国小兵弱,无法抵抗奥斯曼和顺国的双重压力,所以只能委曲求全。
“波斯本国上下绝对没有与天朝为敌的想法,恳请天朝圣上能够宽恕小国不得已的做法。”
大明鸿胪寺卿已经知道马卫国其实是西厂的人了,这时候看着这个西厂的探子在这里讲故事就有点奇妙。
不得不说这家伙扮演的可真像,真的好像是个波斯当官的大明商人。
要不是看他身边跟着两个波斯人,可能是波斯王国直接安排的亲信,鸿胪寺卿真的想问问这家伙是怎么做到的。
现在大明雅言在全世界通行,波斯国王安安排的亲信多半能听懂大明雅言,所以没办法当着他们的面“加密通讯”。
鸿胪寺卿只能耐心听完了马卫国的“倾诉”,然后用带着几分警告的语调故意点明了波斯王的小心思
“既然波斯已经陷入了东西两侧皆强敌的处境,为何不直接正式向大明称臣朝贡?
“成了大明圣上的臣子,顺国和奥斯曼又能奈波斯何?
“波斯王在这种时候还首鼠两端,怕是仍然怀揣着两边都不得罪的侥幸心理吧?
“你既然是大明人,就应该跟波斯王说清楚,神洲的历史太长了,他们做的事情我们都能找到对照。
“他这样做,并不能得到大明的完全信任。”
马卫国身边的两个波斯王亲信确实能听懂大明雅言,所以听到大明鸿胪寺卿的警告就有点慌张。
两人都是下意识的看向马卫国,希望马卫国能够好好的解释。
马卫国这边也是苦笑着对鸿胪寺卿拱手说
“请老先生恕罪,在下其实当初就跟波斯王说清楚了,还给他分析了当下的局势,给他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直接向大明称臣朝贡,配合大明消灭顺国和奥斯曼。
“中策保持绝对中立,不允许奥斯曼和顺**队入境,一旦遭到他们的袭击就向大明求援。
“下策就是这样,希望能够两边都不得罪,这样继续凑合下去。
“波斯王也并不是主动想要左右逢源,同时从大明和奥斯曼双方讨要好处,是真的没有勇气和魄力采用上中两策。
“他们这种小国的普通君主,通常都是这样优柔寡断的心态,他们的顾虑实在是太多了……”????鸿胪寺卿带着审视的目光看了眼前三人一眼
“确实如此?”
马卫国赶紧说
“确实如此,在下愿意对天发誓,在下所言句句属实。”
旁边的两个波斯王亲信也赶紧跟着点头。
鸿胪寺卿当然是相信马卫国的,因为已经知道他是自己人了啊。
所以这时候就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
“好了,我知道了,我会将情况上报给圣上的,你们在驿馆等一段时间,看圣上是否会有专门的批复。”
马卫国赶紧站起来拱手躬身道谢
“多谢老先生……”
鸿胪寺卿轻轻挥手,然后端起了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
马卫国再次拱手躬身告退,带着两个波斯随从返回驿馆休息。
周围没有“外人”之后,两个波斯王的心情赶紧问马卫国
“马先生,以您的判断,大明的大臣和皇帝,能不能相信我们的话?”
马卫国笑着对两人说
“大概率是相信的,我有六七成的把握。
“等我这两天去走走门路,私下里去拜访一些大明的官员,找找本地曾经的合作伙伴。
“多方运作一下,应该就有**成的把握了。
“我难得归国一趟,也想要到处去看看,拜访一下曾经的友人。
“两位也可以到处转转,体会一下天朝上国首善之地的繁华,等到事情办完了再一起归国。”
两个波斯王亲信都是颇为欣喜的答应着
“那就麻烦先生了。”
马卫国打着自己要去跑关系,找门路,顺便跟以前的朋友聚聚的旗号,跟两个波斯王亲信道别,单独离开了驿馆。
马卫国在街上多次辗转,确认没有人跟踪以后,才按照内部的联络方式,从偏僻的后门溜进了西厂衙门。
马卫国和西厂本部的官员确认了身份,直接找到西厂的提督,递上了自己准备好的情报总结。
西厂提督翻了一下马卫国的报告,与此前通过电报送回来的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细节上更加的充分了。
然后就上下打量着马卫国好几眼,然后颇为感慨的说
“你小子也是能耐啊,圣上听说你在波斯当上了大臣,所以对你稍微有点兴趣。
“你这两天就在这里住下,这两天等我的通知,跟我一起进攻面圣。”
马卫国听罢直接愣了
“啊……圣上……要见我?”
马卫国惊愕和激动没多久,第二天就收到了通知,跟着西厂提督一起去了北苑新宫。
在什刹海半岛上的院落中见到了大明皇帝朱简烜。
两人行礼问好之后,朱简烜上下打量了马卫国一圈,然后用鼓励的语气说
“你在波斯做的不错,能当上波斯王宫廷的大臣,代表波斯王出使大明,说明你是真的有能力的。
“这次任务之后,在明年年底之前,就离开波斯宫廷回大明吧。
“无论波斯王是真的每魄力和勇气,还是就是想要左右逢源,大明都不能允许他们维持这种姿态。
“不过大明也不会在与顺国、奥斯曼产生直接冲突之前,首先逼迫波斯站队。
“你只要在战争爆发前离开就可以了。”
马卫国受宠若惊,没想到自己因为这点原因受到了皇帝的注意。
这对于任何一个官员而言,都是绝对的好事。
皇帝对自己有了印象,以后皇帝需要人做事的时候,就可能会想到自己。
皇帝经常需要任命大量的人员担任官职。
皇帝其实并不认识太多中层的官员,经常都是在吏部报上来的大名单之中选择。
最多是根据他们的履历筛选一下。
皇帝心中有印象的官员,随时都可能在皇帝对某个官员不满意的时候被替补上去。
这种人升迁会非常迅速。
马卫国在激动之余,赶紧恭恭敬敬的领命谢恩。
然后马卫国继续询问皇帝对波斯的态度
“陛下,西厂在波斯的情报网络,臣和几位西厂同僚,几个真正的大明商人,在波斯宫廷和民间稍微有一些力量。
“我们是否应该在未来这段时间,发动力量促使波斯王直接向大明称臣朝贡呢?”
朱简烜沉吟了几秒钟
“可以尝试,但不需要冒险,不需要追求成功,也不要给与什么明确的承诺。
“在大明的武装力量面前,波斯的军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我们可以轻松在战场上击溃他们,完全征服波斯然后将其拆分。
“而通过其他手段促使波斯王臣服的话,必然要承诺保留对方的部分权威和利益。
“那对大明而言并不是最好的结果,你明白这个道理吗?”
马卫国当然明白,也明白了皇帝要正面夺取,而不希望折中妥协的态度
“臣明白了,谢陛下教诲。”
朱简烜再次安排了一句
“等你下次归来之后,就到鸿胪寺去报道把,当个鸿胪寺右丞。”
在崇祯朝以前,鸿胪寺主官鸿胪寺卿是正四品官,佐贰官鸿胪寺少卿是从五品,鸿胪寺左右丞是从六品。
崇祯朝以后提高了鸿胪寺的地位,鸿胪寺卿变成了和其他尚书一样的正二品,少卿提升到了正三品,左右丞正四品。
朱简烜结合吴国官制和大明官制,重建新大明官僚体系之后,鸿胪寺卿又和其他部门主官一起降到了正三品。
鸿胪寺少卿降到了正四品,用布政使司参政平级,左右丞降到了正五品,与知府平级。
现在大明的文官品级变得格外贵重,常规官员最高也就是正三品,正五品已经可以算是高级官僚了。
而武官系统的品级则较为宽松,师长就是正三品了,都指挥使是正二品,都督是正一品。
马卫国现在就是正五品官衔,看上去调动之后还是正五品,但实际上就是升了,至少相当于连跳两级以上。
马卫国对这个品级是非常满意的,但是自己从武官系统变成文官就着实让人惊愕了。
马卫国愣了至少三秒钟,才反应过来赶紧躬身谢恩。
(本章完)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