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二六章 新战舰设计和新一轮的科研任务
    朱简烜在石油化工实验室验收了新成果,下达了几条相关的命令,安排了新一轮的科研任务。

    然后离开石化实验室后,去了工程院的战舰设计所,召集主要设计人员开会。

    确认目前大明的舰用设备和武器的研发改进情况,翻阅设计人员这些年规划的各种新战舰设计方案。

    朱简烜随后就正式下令,要求设计所利用现有的新技术和装备,开始设计新一代的战舰。

    战舰主炮口径仍然保持一百六十毫米,但是火炮的炮管和炮膛是全新设计的。

    火炮炮管长度与直径的比例,也就是俗称的火炮倍径从从四十五倍增加到了六十倍。

    更高的倍径,配合更多的装药,能让火炮炮弹在炮管中加速的时间更长,积累更多的能量。

    所以火炮提高倍径之后,射程和精度都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再加上最近完成的自动装弹系统,预计能将火炮的射速从每分钟三到四发提升到每分钟八到十二发。

    还有配套的新型高爆炮弹,新型舰载机械式弹道计算机,新的统一射击指挥仪。

    再加上新的封闭式燃油锅炉和新型燃气轮机。

    朱简烜和工匠们聊着天,把一系列的新技术指标都列出来之后,设计所的大工匠当即提醒

    使用自动装弹系统和更高倍径的主炮,都会增加舰体结构重量。

    如果不改变原有的舰体布局,还要完全利用现有的新技术,那新战舰排水量将会增加两千到三千吨。

    舰体空载排水量就会达到一万四千吨,满载排水量将会增加到一万千吨左右。

    不过可以减少一座主炮塔,那应该可以保持现有的吨位。

    朱简烜听完提醒之后陷入了沉思。

    大明的海军和工匠们,都对更大口径的火炮没有太大的向往情绪。

    现有的新舰载火炮口径仍然是一百六十毫米。

    大明此时所有的潜在敌人都没有更强的战舰,现有的一百六十毫米舰载速射火炮的威力已经碾压全球了。

    大明的战舰和舰载武器设计师们,主要精力都没有放在提高火炮口径和威力上。

    而是放在了继续提高火炮的射速和精度等辅助性能上。

    大明的火炮战舰目前没有专门的穿甲弹,全部备弹都是高速高爆弹。

    大明的火炮战舰的这种现状,加上大明的飞机已经基本成熟,航空母舰也已经服役多年了。

    前世的一战到二战的时代,最为典型的无畏式超级战列舰,装有至少六门三百毫米以上口径大型火炮的主力战舰。

    在现在这个世界的海军体系内,似乎已经完全没有位置了,似乎已经没有必要设计建造出来了。

    这个世界倒是已经有了无畏式战舰,是直接以超级巡洋舰的形式诞生的。

    只不过这些超级巡洋舰,也就是大明现在的火炮战舰,无论是设计师和海军还是民间人士,都习惯直接称之为战列舰。

    这是从风帆战舰继承下来的,是最高级的火炮战舰的统称。

    无畏式战列舰,前世人类战争史上最具有力量感的武器,最为复杂的机器,不会再出现在战场上了。

    当过军迷的朱简烜的心中稍微有点遗憾。

    朱简烜带着这种独有的情绪,回应了工匠们关于新战舰吨位的请示

    “也别一万八千吨了,把排水量限制直接放宽到两万吨吧,反正舰体的钢铁机构是最廉价的部分吧?

    “我们现在的战舰,已经不需要继续追求更高的航速了,最大速度超过每小时五十公里即可。

    “把增加的更多的空间和重量,留作官兵们的居住空间,军舰燃料和物资存放空间。

    “我记得原有战舰的官兵居住空间极为有限,以后尽量让所有士兵都有不超过三层的固定式床铺吧。

    “就算是原有的战舰都已经天下无敌了,新战舰没必要再在武力上继续追求极致。

    “可以把冗余度、生活设施水平、安全和续航能力等指标拉高。”

    两万吨的战舰,完全可以用两百毫米的主炮了,但当前的海上局势下,大明没有必要去折腾更大口径的火炮。

    朱简烜在一万五千吨九门炮,和一万八千吨十二门炮之间,选择了两万吨十二门炮。

    工匠们听了都是明显一愣,都是非常的意外,觉得有点离谱,但朱简烜的说法也没有什么问题。

    关键是,皇帝都这么说了,下面的人还继续吵吵什么?

    这样体积膨胀的战舰,当然是不如把吨位和尺寸榨干的战舰那么精干,在武力相同的情况下不如对方灵活。

    但皇帝说的很对,反正大明海军战舰已经无敌了,以后该追求稳妥了。

    然后也都没有多说什么,赶紧齐声领命

    “臣等遵命。”

    然后很多人忍不住恭维了几句

    “圣上仁慈,体恤海军官兵辛苦,大明海军官兵一定会铭记在心的。”

    朱简烜没有把这些闲话放在心上,继续安排后续的其他任务

    “两万吨级的战舰,将会是远洋大舰队的核心力量,其任务是展示大明的军事威慑力,参加可能会有的远洋大舰队决战。

    “这种大舰队之中,应该还有一批中坚形态的骨干战舰,用于处理日常巡航过程中的各种闲杂事务。

    “与此同时,我们也没有必要,在所有海外港口派驻最顶级的主力战舰,用次一级的骨干战舰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我们还要设计一种新的次级火炮战舰,总体指标可以在主力战舰的基础上降级……”

    朱简烜说着话,翻了翻手边的设计方案,选择了一种综合指标比较均匀的

    “就以这个方案为基础吧,空载排水量七千吨,满载排水量一万吨。

    “主武器使用四座三联装一百二十毫米五十倍径自动炮,另外安装四组五联装五百毫米鱼雷发射管。”

    以朱简烜前世一战到二战的战舰设计标准来看,这个次级战舰和前面的主力战舰一样,都是把浪费吨位发挥到了极致。

    满载排水量达到了一万吨的船,竟然只用一百二十毫米的火炮,那是两千吨的驱逐舰的火炮啊。

    还是因为大明的敌人太弱,一百二十毫米火炮已经完全够用了,大明海军与其追求火力强度,不如追求更高的火力密度。

    所以也设计出了三联装的一百二十毫米炮,这个口径的火炮在前世历史上基本都是双联装甚至单装炮。

    因为二战的驱逐舰大多舰体格外狭长,绝大部分根本就装不下更宽的三联装火炮。

    两万吨的新型主力战舰,在大明海军中的地位接近于现代中国海军中的055,一个大舰队中只会有一两艘作为指挥核心。

    次级战舰在海军中的地位则接近于052d,属于功能齐全的中坚力量,一支舰队会有很多艘。

    在次级骨干战舰以下,还要设计所谓的三级战舰。

    地位相当于前世二战前的驱逐舰领舰,或者是现代海军体系中的054a。

    作为本土和殖民地的近海巡逻舰队领舰,同时担任远洋护航舰队的核心战舰。

    空载排水量三千五百吨,满载排水量限制在五千吨以内。

    主武器四座双联装一百二十毫米炮五十倍径火炮,四座三联装五百毫米鱼雷发射管。

    最后是四级战舰,负责在本土和殖民地近海巡逻打杂,地位相当于二战时代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或者是现代的056a。

    空载排水量两千吨,满载排水量三千吨。

    主武器是三座双联装一百二十毫米四十倍径火炮,两座三联装五百毫米鱼雷发射管。

    这一系列的新火炮战舰设计方案,全部都在朱简烜的要求下把舰体规模抬了一个档次,获得更多的舰体空间和吨位余量。

    工匠们一边参与讨论,一边把朱简烜的要求记录下来,回头整理完整的正式设计方案。

    说完了火炮战舰之后,话题自然就转到了航母上。

    朱简烜拿过工匠们平时设计的航母方案草稿,大略的翻了一遍之后就直接说

    “都太保守了,这些方案的指标都太低了,最大的也才两万五千吨,不过有些方案的设计思路不错。

    “随着航母搭载的飞机性能指标越来越高,航母已经不只是可以担任侦察舰了,已经可以直接作为攻击舰使用了。

    “而且航母攻击的效率很高,毕竟水里的船跑到每小时五十公里就很快了,但飞机可以达到每小时几百公里。

    “美洲和欧洲的几次海战已经证实了这一点,集中使用航母的舰载机作为攻击武器,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所以接下来的新航母,我们可以称之为攻击型航母。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攻击航母的能力,航母本土的空载排水量要提高到三万吨,满载排水量要提高到四万吨。

    “要能够搭载八十架以上的各型飞机,最大航速要达到每小时六十公里。

    “新的主力航母就按照这个指标去设计。

    “不过可以同时设计一型次级航母,承担原本准备交给航母的巡逻、侦察、护航等低烈度任务。

    “空载排水量一万五千吨,满载排水量两万吨,航速能达到每小时五十公里即可。”

    朱简烜这边说着安排,下面的工匠们大部分都是一脸懵,大家的惊愕比把火炮战舰加到两万吨还要夸张。

    此前大明建造的航母,满载排水量只有一万五千吨,直接跳到四万吨的跨度属实太大了。

    不过工匠们也都没有质疑的念头,因为朱简烜以前的各种决策几乎没有出过错,特别是在科研和设计上。

    不管最初的设想和规划在当时看着有多夸张,最后总能证明皇帝的意志是正确的,富有远见的。

    就像北水南调工程,这个当初很多人都觉得莫名其妙的要求,在十几年后就证明是正确的了。

    一帮工匠们带着错愕的心情,把朱简烜提的要求仔细记录下来,准备开始新的设计。

    朱简烜这时候稍微考虑了一下,又现场拿过了纸笔和尺子,现场绘制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在一个规整的长方形甲板上,倾斜着绘制了另一条交错的线路。

    “攻击型航母的甲板可以尝试这种设计,以主甲板前端作为主力的放飞区,以斜角甲板作为回收区。

    “回收之后的飞机,可以调运到主甲板前端,让着舰的飞机不会碰撞到甲板上的飞机。

    “如果着舰失败的话,也可以继续向前加力再次起飞,同样不会发生碰撞。

    “极限状态下,斜角甲板也可以作为起飞区,或者在放飞的同时持续回收飞机,两个区域可以半独立和联动运作。

    “开发使用蒸汽压力驱动的弹射器,安装在甲板前端,为重载飞机提供动力,缩短起飞距离。

    “关于这种航母设计的细节,有需要讨论和确认的事情,都可以直接打电话问我。”

    朱简烜画完之后就用幻灯片给工匠们展示和介绍,现场的工匠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设计的用途,然后就忍不住赞叹起来。

    “这实在是太精妙了。”

    “相当于把一块甲板当做两块来用。”

    “陛下圣明啊……”

    在原有的历史上,斜角甲板和蒸汽弹射器这两个现代航母上的关键设施,是为了应对喷气式飞机上舰而出现的。

    但在螺旋桨时代,这两相设计其实也是有用的。

    就算弹射器的功率很低,甚至是完全不装弹射器,单独布设的斜角甲板也是有用的。

    起飞和降落同时运作虽然只是理论,但是显然能直接提高传统航母的甲板调度效率,关键是能避免着舰事故。

    再加上航母这种大型战舰,服役周期是二十年起步,三十年也属于正常,五十年也不算特别离谱。

    在这个漫长的周期中,喷气式飞机肯定要上舰使用的,长方形直通甲板肯定是不行的。

    与其等到那个时候,再把直通甲板拆掉,给航母做做整容式的大改造,不如现在设计的时候,就提前把斜角甲板安排上。

    现在设计出来的蒸汽弹射器,力量很可能会非常低,飞机对弹射的需求也不高。

    但这个早期弹射器可以提前占位,在设计和建设舰体的时候,就把未来的弹射器所需的空间预留出来。

    未来直接更换更新更强的弹射器,肯定比在正常甲板上强行开槽,强行安装弹射器的效果更好。

    朱简烜这种提醒和要求,也是穿越者经验的直接体现,能够提前规避很多麻烦事儿。

    航母的事情安排下去,朱简烜又翻了一下潜艇的设计图,觉得这方面倒是比较稳妥的,自己没有什么需要额外提醒的。

    就直接选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案作为底图,让设计团队以其为基础完成新潜艇的设计。

    安排完战舰设计的任务,时间就已经到了下午了。

    朱简烜就先回宫休息,第二天上午早朝之后,就马上再次来到了科学院,给科研人员安排新一轮的科研任务。

    安排一个小组,做无线电探测方面的研究,尝试制作出前世的“雷达”。

    安排一个小组搞半导体特性研究,由此倒向晶体管技术,进而继续准备设计通用型电子计算机。

    安排一个小组去设计电视机,设计有线和无限广播系统,将动态画面实时传输到到远方。

    安排一个小组做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同时开始相对论方面的研究,进而倒向裂变乃至聚变武器技术的探索。

    安排一个小组去升级电焊技术,摸索电渣焊接技术,进而探索电渣熔炼技术。

    安排一个小组负责青霉素等抗生素的提取。

    …………

    朱简烜连续几天在科学院泡着,把科学院的人都发动了起来,分头去搞更加深入的研究。

    这些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甚至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技术,很多难度都比较高。

    朱简烜不要求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可以先做探索性的研究。

    但作为穿越者的朱简烜知道,这些技术路线都是可行的。

    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早晚能够得到结果。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