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转身看向了司马懿、法正、徐庶,询问道:“敌军拿下阳平关,我军该如何应对?”
司马懿早就有腹稿了,说道:“主公,我军在汉中现有雄兵五万,上下一心,此番理应主动出兵,迎战诸葛亮。”
刘备脸色阴沉,说道:“仲达,你确认是诸葛亮带兵?”
这一点,不仅是司马懿,法正和徐庶都这么认为。
“除了诸葛亮,我等想不到马超一个武将能够有这么高的眼光。”
成为了汉中王,刘备也有了自信。
在司马懿提议要正面对抗诸葛亮,刘备立即同意,说道:“就如此安排!寡人要生擒诸葛亮!”
“仲达,你需要多少兵马?”刘备脸色严肃地询问道。
在刘备的眼里,此时此刻,最能够信任的人就是司马懿。徐庶那厮,刘备现在是失望了。而法正,刘备觉得他的实力还不够。
全军之中,唯有司马懿在能力上可以和诸葛亮对碰一下。
司马懿寻思了一下,最后脸色严峻地说道:“诸葛亮来势汹汹,南郑已经十分危险。卑职以为,主公留守南郑,一万兵马镇守。其余四万兵马,以迅雷之势,扑灭诸葛亮。”
法正和徐庶两人的神色都是一变。
司马懿这是要将刘备现有兵马的统兵权。
若是被司马懿成功击败诸葛亮,从此司马懿将成为刘备之下第一人。
徐庶不愿意开口阻止。因为他相信诸葛亮能够击败司马懿。
法正就有点无语了。
他也想要全军的统兵之权。可法正发现刘备对司马懿十分的信任,他心中感到一阵悲哀。
为刘备的付出,法正自认为不比司马懿少。
为何刘备问的是刘备,而不是他法正呢。
在这个时候,法正对司马懿产生了巨大的嫉妒。
“有司马懿在,吾永远无法成为主公的谋主!”法正看司马懿的眼神开始不对劲了。
司马懿完全不知道自己无缘无故被法正这个小气吧啦的小人给惦记上了。
刘备严肃地看着司马懿,问道:“有几成把握!?”
要说有多少的把握,司马懿是不敢保证,他只能向刘备保证道:“卑职必定倾尽全力,剿灭诸葛亮。”
刘备当然明白司马懿的意思是什么,他现在能够依仗和相信的就是司马懿。
“好!寡人任命你为全军主帅!全军听你号令!谁敢不从,准你便宜行事。”
刘备答应给了司马懿最大的权力。
司马懿激动地说道:“卑职一定不会让主公失望。”
刘备将兵马全部交给司马懿,所有的应对都听从司马懿的。
司马懿也不含糊,马上调动兵马。
直到天亮时分,四万兵马聚集完毕。
张飞、魏延、张任等将领都被司马懿给调动了起来。
魏延为先锋,率兵八千出击。
张飞率领一万兵马,紧跟其后。
司马懿带领中军,快速推进。
三股兵马如品字形向阳平关推进。
而诸葛亮这边带领兵在官道上行进,诸葛亮、马超、关平、马岱走在最前头。
大军的最前头,一杆大旗,上书“报仇雪恨”!
诸葛亮打出了为张鲁报仇雪恨的旗号,出兵南郑。
张鲁兄弟死在了刘备的手中,张鲁更是被刘备亲自斩杀。
这件事情乃是汉中百姓心中永远的痛。
张鲁在汉中推行 “五斗米道”,教民诚信不欺,设义舍供行人免费食宿。多年来,张鲁顺从朝廷,没有太多的战事,汉中属于乱世之中最难得的一片祥和之地。
汉中百姓一直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可刘备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
刘备在汉中执行了和益州差不多的政策,汉中百姓遭到了不小的剥削。
畏惧于刘备的淫威,汉中百姓是敢怒不敢言。
百姓的怨恨就是最好的武器。
诸葛亮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个巨大的力量呢。
打出旗号,派出士兵到沿途的城镇、村庄进行宣传。
诸葛亮正是看中这一点,才打出 “为张鲁报仇雪恨” 的旗号,誓要推翻刘备在汉中的统治,还百姓 “昔日安宁”。
马超、马岱两人对于诸葛亮的行为,很是不解。
“先生,咱们现在不应该尽快杀到南郑,趁刘备还没应对的时候,攻破南郑城么?咱们现在如此缓慢的进军,末将实在是想不通啊?”马超的脑子还是不够用了。
诸葛亮看向了关平和马岱,说道:“你们也是这个想法?”
马岱重重地点头,说道:“兵贵神速,末将也不明白。”
关平缓缓地说道:“先生是要调动民心?”
“呵呵呵!”诸葛亮轻轻点头,说道:“关将军果然有慧根。没错,就是要调动民心。”
马超和马岱有点懵逼。
现在是打仗啊!和民心有啥关系?
诸葛亮解释道:“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刘备击杀张鲁,汉中百姓深恨之。我军打出此旗号,百姓必然云起随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超和马岱瞬间就明白了。
汉中百姓数十万,哪怕是得到其中一部分的支持,那也堪比几万大军。
事实上,诸葛亮的策略很快就奏效了。
在诸葛亮的话音刚落,斥候就急忙过来汇报。前方有无数百姓站在官道旁边,抬着食物、饮水,甚至还有壮丁手持兵器在等候。
他们听闻朝廷出兵征讨刘备,为张鲁报仇雪恨,自发地出来协助。
“先生神算!”马超、关平、马岱等人纷纷称赞诸葛亮。
诸葛亮淡然地说道:“民心可用!走!不能让百姓寒心!”
不多时,大军行至到斥候汇报的地方,果然看到数百名百姓手持粮草、饮水,站在路边。
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丈,他看到诸葛亮等人上来,急忙上前,跪倒在地:“草民见过诸位大人!”
身后的百姓纷纷向诸葛亮等人跪拜。
诸葛亮急忙让人扶起老丈,语气温和第说道:“老丈不必多礼。诸位速速起来,折煞我等了。”
老丈站起来,向诸葛亮郑重地说道:“草民等听闻朝廷为张天师报仇雪恨,特意备了些粮草,年轻人也愿意为朝廷效力,恳请大人收下,助大人早日推翻刘备,还汉中百姓安宁!”
诸葛亮看到这一幕,感动地说道:“张太守造福一方,为汉中百姓谋福。刘备残暴,害死张太守。朝廷早就蓄势待发。必然会斩杀刘备,还汉中一个公道。唐王有令,不得拿取百姓一针一线。诸位还是回去吧。我等还要进军。”
老丈怎么可能会听从诸葛亮的话,激动地说道:“大人是在嫌弃我等粗鄙?我等受张天师大恩,难道大人就不愿意让我等为其报仇雪恨。”
其他百姓也群情激奋,纷纷表示要和刘备死战到底。
关平机灵,他立马在诸葛亮身边劝说道:“先生,百姓们感恩张太守恩德。我军这次讨伐刘备,正是替天行道。如此不正是证明刘备丧失民心?”
诸葛亮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却之不恭了。”
以老丈为首的百姓们都欢呼了起来。
刘备以不正当的手段夺取了汉中,百姓们根本就不服。
不过刘备也是在努力的,只是时间不足以平息民愤。
诸葛亮当场就表示从百姓之中挑选壮丁,协助大军的杂务。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附和,有的说愿为大军运送粮草,有的说愿去南郑城内打探情报,还有的年轻小伙干脆表示要加入大军,与刘备军决一死战。
诸葛亮看着百姓们热情的模样,心中感慨:民心向背,才是取胜的关键。
刘备夺取汉中后,虽也推行了一些仁政,却始终无法取代张鲁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如今这 “报仇雪恨” 的旗号,果然起了奇效。
接下来的行军,诸葛亮等人陆陆续续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渐渐地,诸葛亮这边的人马不断地增加,人数达到了五万。而且还有不少的百姓自发地向诸葛亮这边靠拢。
还是自带粮草兵器的那种!
马超和马岱、关平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之前的估计还是太低了。
对此,诸葛亮对众人说道:“张鲁实行政教合一。汉中百姓全民皆兵!其民风很是强悍。刘备丧失民心,无法与我军对战也!”
众人都发出了畅快的笑声。
在众人欢乐的时候,斥侯再次带来了一个消息。
“启禀大人,几位将军。司马懿带领四万大军,向我军杀来。如今先锋魏延带领八千兵马,距离我军不到十里。”
众人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刘备居然派出了四万大军出来,来者不善啊!
诸葛亮眼神中露出了精光,淡淡地说道:“冢虎?司马懿?那就看看究竟是你强,还是我更厉害吧!”
诸葛亮命令斥候继续打探,而刘军也在诸葛亮的吩咐下,原地休息待命。
诸葛亮要好好地谋划一下,一举攻破司马懿的来袭。
而司马懿那边也同样收到了诸葛亮的相关情况。
得知诸葛亮打出为张鲁报仇雪恨的旗号,司马懿气得大骂道:“该死的诸葛村夫,果然奸诈!”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