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9章 两万基建部队,成为最大建筑公司!
    第159章 两万基建部队,成为最大建筑公司!

    再者说中宇动力的人手也不够,总不能让毛子工程师亲自上阵吧。

    和黄置地的建筑队伍大部分都在建设港岛线和红磡体育馆,秦宇不可能在香江去抽调人手。

    现在建设高铁线路必须要在大陆招人,但这一时半会儿上哪里弄这么多建筑工人呢?

    开始吹了一个大大的牛皮,结果现在却不能实现,啪啪打脸了属于是。

    秦宇这边正忙着招聘,而尹林平又带着一群人到了盐田港工业区,表示有件事想跟秦宇谈谈。

    “尹书记,你带着这些同志们,要跟我谈什么事情啊……”

    秦宇面前站着四五个穿军装的干部,每个人身上的气势都很具有压迫感。

    被他们包围的时候,秦宇感觉自己很有“安全感”。

    看着秦宇一脸懵逼的样子,尹林平赶紧让众人散开,然后分别作了一番介绍。

    “秦宇同志,这些同志是基建工程兵部队,隶属于第31支队,这位是王忠民政委。”

    王忠民面相生的很硬朗,但眉宇间萦绕着一抹愁苦,他勉强挤出几分笑意跟秦宇打了个招呼:

    “秦宇同志,冒昧来盐田港工业区拜访你,礼数不周到啊,我们其实想问问,这里还需要工人吗,我们想安置一些工人来上班……”

    秦宇听到这话后越来越糊涂:

    “王政委,你在开什么玩笑呢,怎么能让部队的同志们来上班,这要是传出去盐田港工业区还不得炸锅啊!”

    “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我愿意捐助一一笔资金给基建工程部队。”

    这几位都穿着军装,秦宇看他们的肩章,级别都不低,每人都是团级干部。

    这种级别的干部,如果不是遇到特别困难的事情,一般都不会来找到自己。

    秦宇刚刚才拿到博彩牌照,在大陆疯狂挥舞着大镰刀,这时候支援一笔钱给部队也没啥。

    但王忠民闻言后却是苦笑一声:“秦宇同志,你误会我们的意思了,实不相瞒,我们确实是来找工作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整整两万人!”

    “我们实在是没办法,听说中宇动力在盐田港工业区发展重工业产业链,所以就来询问一下需要基建工人吗?”

    王忠民一脸难堪,其实他是一位特别硬气的人,这身军装在身上穿了几十年,从没像今天这样逢人低声下气地说软话。

    秦宇一听这话立马就明白了过来,基建工程兵并不是要找703工作,而是要集体转业。

    1983年9月15日,基建工程兵驻申城部连干部带战士集体脱下军装,改编为申城市建筑工程施工企业。

    第团和基建工程兵冶金指挥部申城临时指挥所所属1团16团、19团,共计两万人!

    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裁撤编制,但百万大裁军已经开始,大家心里都清楚基建工程部队必然要被裁撤的。

    两万人的部队啊,从国家供养一下子变成自负盈亏的基建团体,心里落差确实是有点大啊。

    秦宇记得,全国的基建工程部队约有50万人员,在1983年裁撤后,大量的人员都专业变成了劳务工人,最后淹没在改开的浪潮中。

    而第31支队自然是变成了建设申城的建筑队,正是因为有这2万人的基建部队,特区才能飞速发展,短短十几年时间便建设成大城市。

    现在王忠民找到自己安置这些人,秦宇心中一动:

    “王政委,第31支队共计有两万人,全部都是转业对象,说实话,一般的岗位很难安置这么多人。”

    “而且大多数人员都有建筑方面的专业技能,安置在工业区内反而是一种资源流失。”

    基建工程兵有很多都是专业的建筑人员。

    让他们上战场,修筑战地工事没问题,但去工厂里干活确实是有点难啊。

    听到秦宇这样说,王忠民可有点急眼了,他眉头拧成个大疙瘩,给秦宇解释道:

    “秦宇同志,真是惭愧啊,上面的风声早就下来了,让我们自己寻找转业路径。”

    “我们这两万人的同志没别的本事,主要就是在全国各地修筑工事,有爆破,汽车,混凝土,隧道,桥梁等兵种。”

    “如果工业区不需要的话,我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安置这些人,总不能就地解散吧,还有一家人要养活呢……”

    王忠民说起这些话眼眶都红了,中央军委让他们寻找转业路径,但哪个行业能容下这两万人员啊。

    现在部队里人心惶惶,大家都不知道明天会不会裁军,更不知道转业后的工作生活是什么样子。

    看着王忠民一脸纠结,尹林平也在一旁帮腔,让秦宇给想想办法,毕竟这么多(cifj)人员等着安置呢,总不能让大家都失业吧。

    看着一群大老爷们红眼眶,秦宇心里也不太好受。

    虽然大裁军是正确的!

    但真当裁撤的命令下达到部队时,每个人心里都会慌乱。

    秦宇记得日后基建工程部队裁撤时,几万人都红了眼睛,因为他们是被体制抛弃的一群人。

    不过现在秦宇想到一个安置他们的办法:

    “王政委,你别着急,最近港铁公司进驻大陆修铁路的事情你听说了吗?我想成立一个名字叫做‘中宇工程’的公司,然后将这两万人安置在中工公司,你看怎么样?”

    “既然是我的员工,他们的生活自然是我来负责,中工会给大家安排工作,目前是修建铁路,建设体育场馆。”

    陈濮如让港铁公司赶紧开工建设铁路,秦宇还在犯难该怎么寻找工人呢,现在不就有现成的吗?

    基建工程兵专业技能可不少,爆破,汽车,隧道,桥梁等兵种都有。

    而且他们还是部队出身,有专业的职业素养、过硬的技术能力,修铁路这个活交给他们正好。

    日后大名鼎鼎的中建集团就是在去年成立的,中建集团不占有大量的国家投资,不占有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经营专利。

    从事竞争性强的建筑业和地产业,这就是他们的核心业务。

    就是靠着这些建筑工程业务,中建发展成为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世界500强,年营业额超过2000亿美元,承接海内无数重大工程项目,属实是牛逼。

    现在秦宇要在华国修建4万公里高铁网络,香江那边还在扩建红馆,以后还要大搞房地产……

    要用人的地方太多了,和黄置地地基建队伍完全不够啊。

    这时候刚好有基建工程兵转业,秦宇便顺势成立一个“中宇工程”建筑公司,以后承接项目也不用再束手束脚了。

    既然中建能成为世界500强,中工自然也能做到!

    秦宇计划,中工要从产品技术研发、勘察设计、工程承包、地产开发、设备制造、物业管理等方面布局完整的建筑产品产业链条,变成世界首屈一指的建筑公司!

    “中宇工程?秦宇同志,你成立的这个公司以后还是做基建工程方面的事务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太好了。”

    “我们听说过港铁公司开建高速铁路的事情,但没想到这活儿能落到第31支队身上,毕竟这可是华国第一条告诉铁路啊。”

    王忠民语气不免激动。

    港铁公司拿到专营权后就要修铁路,按照规划先开通北京-上海的高速铁路。

    作为华国对外开放的成果,这条告诉铁路意义非凡。

    王忠民还以为必然会交给中建集团来做,但没想到秦宇竟然要自己成立工程建筑公司,让基建部队来修高速铁路,现在第31支队可算是捞了个大活。

    秦宇闻言后想了一下又说道:

    “王政委,基建工程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乎现代化进程的事业,我断定以后之后几十年华国都会处于大基建时代,只要抓住时代的机遇,第31支队说不定还能做出一番事业呢!”

    高速铁路是第一个,以后华国可是被称为“基建狂魔”的,全世界都有华国人修筑的工程。

    接下来几十年都是大基建时代,国内国外的工程项目非常多。

    只要能拿到项目,中工成为建筑巨头是很容易的事情。

    秦宇说的轻松,但王忠民他们闻言后都是苦笑连连。

    基建工程兵转业后肯定是有用处的,但关键是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要面临什么事情。

    因为不知道前途所在,每个人的心里才会慌乱。

    而且转业后自负盈亏,中央军委不再负责战士们的退役待遇,单单是这条就足以让人破防!

    “秦宇同志,你这一番话给我们指了方向,第31支队共计有两万人员,如果中工能接受的话,我们全部转业加入中工,从今往后听从你的安排!”

    王忠民语气凝重地说道,现在可是决定两万人员转业方向的时刻。

    中央军委给了他们时间寻找转业路径,如果在9月份之前找不到的话,那就只能就地转业。

    届时前途未卜,人心惶惶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大的乱子呢。

    现在秦宇愿意接手基建工程兵,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第184节

    “王政委,第31支队两万人员中工全部接收,从今天开始,第31支队集体转业成为中工成员。”

    “其实华国的基建项目还有很多,现在中工是两万人员,如果第31支队还有其他兄弟部队的话,中工也可以一同接收。”

    “我想将人员分成3部分,一部分先派遣到北方修建京沪高铁,第二部分在盐田港工业区建设场地和深水港,第三部分则是到香江去建设体育馆。”

    “对了,我先给大伙儿发一个月工资!”

    两万人员,相当于两个标准师的规模,从今往后,秦宇就要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

    按照部队待遇,第31支队一个月津贴开销大概是40万元。

    再加上药品,食堂,卫生等事项,一个月至少要50万元。

    这还是平时养军,如果是打仗的话,军费开支要上涨至少3倍!

    但这点钱对于秦宇来说是小问题,之后几十年华国大地上工厂项目多如牛毛,修路建桥的事情一抓一大把。

    现在组建中工,多拉点人充实班底,以后说不定自己就是华国的基建狂魔呢。

    华国城市现代化说不定就靠中工了!

    听到秦宇要给大家先发一个月工资,几个团级干部都有些不好意思。

    这还没开始干活呢,就拿了公司的工资,确实不太合适啊。

    王忠民更是直接起身,红着眼眶对秦宇敬了个军礼:

    “秦宇同志,以后第31支队就听你调遣了,我代表两万战士们感谢你!”

    “对了,你以后就不用叫我王政委了,我也只是中工的一员而已,你叫我老王就行。”

    敬礼之后,王忠民默默摘掉了自己的肩章,其他人见到也纷纷效仿。

    从这一刻起,他他们就不再是中央军委直属基建工程兵,而是中工成员。

    秦宇当然要给予王忠民优待,不然这两万人员的部队自己也管理不过来啊。

    作为公司负责人只要抓住财政大权就行,只要让大伙儿知道是谁给他们发工资就行。

    王忠民还是留任管理层,秦宇让他做总工程师,负责调度两万人员,执行公司的基建任务。

    至于高层财务管理人员,秦宇已经通知何超京从总公司派遣人手来申城。

    接手了第31支队后,王忠民还特意带着秦宇去军营里看了一遍。

    特别是发工资的时候,秦宇自然是亲自露面。

    虽然不可能将这两万人员全部认识,但混个脸熟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第31支队的棒小伙子们已经明白,是谁在给他们发工资,又是谁在给他找项目。

    转业以后大伙儿就不归中央军委管辖了,以后大家都是中工的成员。

    看完了部队后,王忠民还特意带着秦宇去看了第31支队的资产。

    秦宇本以为基建部队应该没啥资产的,结果到了军营后勤部一看。

    好家伙……各种泥头货车,钻井机,甚至连挖掘机都有好几台。

    而且秦宇还看到了一些被封存起来的大型电机,至于钢筋水泥石灰更是堆了好几个仓库。

    秦宇忽然感觉,自己接手第31支队搞不好还赚了一把,看看这么多材料和机械,还真是捡漏了啊。

    现在能弄到这么多汽车可不是一般人啊,虽然这些汽车看起来年纪跟自己一样大,但好歹也能用啊。

    “王总工,真没想到第31支队还有这么多资产,你们这些年南征北战,不少为国家立下功劳啊。”

    秦宇由衷地感慨了一句。

    其实第31支队转业后是留在了申城,成立了好几个建筑工程队,还有机电工程部队。

    也就是说,第31支队中还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并不是一群糙老爷们儿,机电工程部队里面还有不少戴眼镜的呢。

    王忠民闻言后却摇摇头:

    “秦生,也就是驻申城部队才有这么多资产,其他地方的兄弟部队条件可就差远了,再说这些机械性能方面也比较落后了,中央军委担心我们没有吃饭的家伙式,所以就将这些国有资产集体转给第31支队。”

    看了后勤部后,秦宇心说条件还是可以的。

    “王总工,如果还有其他基建工程兵部队要转业,中工也愿意接收,但一开始数量不要太多。”

    “我们可以采用外包的形式跟他们合作,等到中工的体量扩大后,就将他们吸纳进来。”

    基建部队在全国共有50万人员,秦宇不可能一口气全部接收。

    只能先跟他们合作,让这些部队的编制不至于被打散。

    等到后期规模扩大了,中工再一步步吸纳其他的基建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