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收音机的威力,意识形态建设非常重要!
“哎!老公,没想到这村里比我想象的干净不少!还给我们提前准备了房子院子。”
“那是因为之前这里有过一批驻守村官,不过他们因为经验丰富,都被调去绥化、哈尔滨这两个刚解放的地区。”
“咱们啊,现在就是在新手区里练级!”
“那咱们怎么把村民们召集起来?”
赵文台可是在洋行工作过的,脑活比一般人灵活。
他嘿嘿一笑。
“咱们这里不是有法宝么!”
过了十几分钟。
一道奇特的声音自这原始的村庄响起。
“欢迎收听北國之声,现在播放东北二人转——《大西厢》”
“哎!赵教习放戏了!“
“快快快,拿个板凳去听戏!”
但见徐大牙眼前一亮,寻了个小板凳就往村官所在的粮场上跑。
一旁,他那生活秘书看了看还在烧的开水,又看了看远处的粮场,她虽然很想去听,可是手里的活还没干完。
毕竟。
要是真的算起来,她只能算是半个奴隶,根本没啥自由。
“一轮明月照西厢~二八佳人巧梳妆~三请张生来赴宴~~四顾无人跳粉墙~”
伴随着收音机里的播放。
整个小榆树村的父老乡亲全都跑到了粮场附近的村官驻守处。
有的拿着小板凳,有的直接蹲墙角,人头攒动的盯着那木头箱子。
“乖乖!这是什么东西,咋还有声音啊!”
“这唱的真好听。”
“这少帅是出马仙吧,把鬼的魂魄封到这箱子里了?”
看到整个村的村民都被这收音机的声音吸引。
晓雯瞪大眼睛:“老公,你可太厉害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村民们聚过来了,快上去说说咱们大庆的政策!”
倒是赵文台嘿嘿一笑。
“不能太急!俗语有云,过犹不及!”
“先把这广播放上三天!”
赵文台每天下午一点钟放广播。
一连放了三天。
等到第三天,这晒粮场上的老百姓只怕聚拢了上千人,不仅是小榆树村的村民,甚至连周围几个临近村子的群民,全都如同赶集一般,全都探着头准备听戏。
现在秋收已过,马上就是冬季,正是农闲的时候(东北不种冬小麦,种春小麦,时间为3月份前后。)
大家在家闲着没事,自然都过来听戏,晒太阳。
眼看时机成熟。
赵文台立刻上前。
“老乡们,我是新来的驻村庶务员——赵文台,你们以后喊我小赵同志就好。”
“我来这里....”
他知道老百姓不爱听自己长篇大论。
这基层工作需要徐徐图之。
广撒网,然后重点突破。
所以,赵文台只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的任务。
然后就继续打开收音机。
按照赵文台的理解里,这少帅的政策精神其实从收音机里就能学习到。
果不其然。
广播先是播放了一段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经典的评书《景阳冈武松打虎》
紧接着就播放了一段新闻。
“现在是下午两点,北國之声为您播报午间新闻。”
“今日,哈尔滨警察局逮捕大地主傅世增,从其家中收缴秋粮87万余斤。”
“傅世增无视奉军纪律,漏缴秋赋高达23万斤!”
“而且,根据群众举报,其家族内部人员欺男霸女,强买强卖,逼良为娼罪责高达21条。”
“按照法律,对傅世增及其19位家族团伙,予以游街枪毙!”
“下面,是一段受害人林某的采访。”
“俺们家本在城外务农,结果爹爹生了一场怪病,便寻着傅家借钱,说好的是三分利息,结果秋天还账的时候,他指着借条说是十三息,利滚利!”
“他们这是欺负俺们不识字,说俺们是睁眼瞎,把俺两个闺女全都抢走抵债,结果全都卖到了青窑,我大闺女性子烈,晩上寻了根绳子上吊死了。”
“到我那小闺女,被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
“我告了傅家三年,城里的老爷们不接状子,还把我的腿给打断了!”
“我吊着这口气不死,就想给俺闺女伸冤啊....”
“感谢少帅,感谢青天大老爷啊!”
“俺终于能瞑目了!”
“呜呜呜呜!”
这个采访情真意切,在场的老百姓无不感同身受。
“这傅家是不是哈尔滨的傅半城?”
“就是他!妈的,自己屯了上百万斤粮食,居然还不交秋粮,他一家吃的完这些粮食么!”
“就是,真是越有钱越贪,少帅只收三成粮税,这全国也没这么低的税啊!”
“还有这欺男霸女,这不是欺负咱老百姓不识字么!”
眼看着村民们七嘴八舌的低声讨论。
赵文台心中一动。
立刻上前。
“乡亲们,你们也看到了,这不识字就是睁眼瞎,早晩得被坏人骗。”
“我们这里要组织村小,设立儿童团,大家可以把孩子送来,不仅可以读书认字,还有免费午饭。”
“`.对了,若是过了16岁,还可以去城里当工人,吃富强粉,不用再在土地里刨食了!”
这广播的例子可比自己嘴皮子磨半天有用多了。
不少村民非常意动。
“明天把俺家小子送过来,天天在沟里光腚乱跑,还不如学个一技之长!”
“小赵同志,咱们学校还招收女娃么!”
“收收收!不仅收女娃,我们还要组建民兵队伍,前一段时间獴古人进村烧杀抢掠,不少村子遭了灾!”
“咱们要是组建了民兵队,就能自保!”
说到这,赵文台微微一笑。
“少帅说了,哪家参加民兵队,再减五分的秋赋,一年只交两成五的粮税!”
嚯——
聊别的老百姓可能还稀里马哈的。
你要是聊减税。
大家可都不困了。
这一下,所有老百姓的眼神都亮了。
乖乖,当民兵还能免粮税?
“小赵同志,你看俺能当民兵么!”
“对对对,选俺,选俺!”
倒是赵文台哈哈一笑。
“这民兵有限。”
“大家还是先听戏吧!”
说着,他立刻把收音机的声音再次放大。
这北國之声电台,颇有后世六公主之风。
刚刚播放完哈城傅家欺男霸女的新闻。
下一刻,又来了一段!
《少帅拯救白毛女》
听着故事中,黄世仁逼死老实佃户杨白劳,玷污了喜儿,逼得喜儿逃到山里成了白毛女!
不少村民气的咬牙切齿延。
当了民兵,手里有了枪,谁还敢欺负咱老百姓!
倒是这周围几个村的地主瑟瑟发抖。
还好秋粮按时上交,不然...自己一家就成了傅半城,挨个游街挨枪子啊!
今日加更第3章。
欠(3/11)章
写不动了,又是12个小时坐住了写,腰酸背痛。
求下鲜花和评价票。
昨天有大佬问我为啥不求催更,催更不是要钱么,不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