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九十二章:秋后算账!打土豪占田地!
    第一百九十二章:秋后算账!打土豪占田地!

    “少帅,有百姓汇报,一些地主私下扣留粮食不交!”

    看到王永江如此汇报,张学铭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格外高兴。

    这才对嘛!

    你们地主老财不是特别抠的么!

    你们不贪,老子怎么有理由打土豪占田地?

    “消息属实么?”

    王永江点点头:“有好几个村民投给驻村庶务员投的无名信。”

    “不过....百姓们怕报复,倒是没人敢站出来指认!”

    张学铭眉头一皱:“这说明咱们群众基础还不牢固,这些百姓,怕咱们统治不稳,害怕咱们被赶跑,地主报复他们!”

    “必须要继续加强基层建设!”

    “这各村的民兵队伍、儿童团必须要尽快建立!”

    “少帅,您说的太对了!”王永江微微一叹:“也不怪老百姓们告他们,老百姓可是按照三成粮税来交的,这些地主反而扣住粮食不交,甚至有的地主还是私下扣了佃户4粮食,还威胁他们不许报官!!”

    “越穷的交税越多,越富的反而不交税!真是....”

    王永江想了半天才想了个词。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老百姓被地主欺压了几十年,虽然有气,有怨,可是也不敢发。

    生怕地主和官府沆瀣一气。

    毕竟,自古民不与倌斗!

    这时候!

    戴笠也站出来。

    “统帅,我们在中央特科黑衣社成员530,也提供了相同的消息!”

    “几个欠粮大户,是绥化李家堡、赵家屯的两户大地主,还有哈尔滨城东傅家大院的傅老爷!”

    “至于其他克扣佃农粮食的地主,也有上百人左右,扣的粮食有多有少!”

    张学铭点点头:“打大放小,打了粮老虎,其他小硕鼠也不敢蹦跶了!”

    在张学铭现在解放的四个城市中。

    大庆完全就是张学铭凭空造出来的城市,良田基本都是军管,属于生产建设兵团的土地,粮食是/>

    而在大庆到齐齐哈尔之间的一城四县,一个獴古自治区。

    因为张学铭曾在龙江城外阅兵,加之最先派出驻村干部,杀过一批地主、税吏,所以群众基础极好,缴纳秋粮非常积极。

    反倒是哈尔滨和绥化。

    哈尔滨占领不到三个月,另一个绥化市更是只占领了一个多月。

    可以说自己的统治根基非常薄弱。

    特别是绥化,连最基本的人口普查和土地丈量都没有完成。

    这些地方的地主!

    还存在侥幸心理。

    特别是刚刚出现獴古骑兵入侵,劫掠烧毁粮食的情况。

    这三大家的家主,立刻打着秋粮被獴古人烧毁的理由,不仅没上缴秋粮税赋,更是还上门找到村官哭诉,想要政府给予补贴!

    这已经不能说是一毛不拔了。

    这简直就是倒打一耙。

    “好!很好!”

    听到戴笠的描述。

    张学铭乐了,这简直就是送上门让自己砍么!

    有道是秋后算账,现在秋收结束,自己也该跟这些顽固的地主们算算账了!

    “王永江!”

    “哎!”

    “你明天派庶务员去这几家继续催税,让他们必须在3天之内补齐粮税!”

    “少帅,他们要是还不愿意交呢?”

    “不愿意交可是好事啊!”张学铭微微一笑:“那咱就给这些地主老财们上上课,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国家暴力机构!”

    “嘿嘿!少帅,俺明白了!”

    王永江和戴笠对视一眼。

    一副准备看好戏的样子!

    次日,正午。

    绥化李家堡、赵家屯的两户大地主再次聚到了一起。

    “李兄,你这边的情况怎么样?”

    “那王村官就是个十几岁的学徒,字还没认全,被老子一阵哭诉,正准备往上汇报,给咱申请补贴呢!”

    因为这次战斗,张学铭牺牲了97个系统赠送的基层庶务员,只能启用那些学徒助手帮忙维持地方安宁。

    这些人还都是学生,为人耿直,还好有戴笠的黑衣社卧底成员,不然真给这几个地主糊弄过去。

    眼看着庶务员被自己玩的团团转。

    这李家堡的家主洋洋得意。

    “这新来的少帅张学铭,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治理地方,他只能算是个毛娃娃!”

    “这农村收税,他想光收三成。他娘的,乾隆老爷子那会也不敢这么搞啊!”

    “就自古收税,都是咱地主和税吏三七分账,光收三成,咱们吃什么!”

    “就是就是,以后招个灾要赊粥,遭了匪要乐输,修路造桥要乐役!不还得咱们咱们出钱出力么!”

    “都说士绅和官家共治天下,不把咱维护好,他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到时候非哭出来!”

    本来,两个人正洋洋得意的谈论。

    他俩一个是李家堡家主、一个是赵家屯的族长。

    单是听这名字堡、屯就知道,他们都是宗族性质的大家族,居住在几代一起建造的土堡里。

    手里还有一个家族性质的团练部队,人数足有数百,因为都是同宗同姓所以战斗力极强。

    他们经历了满清、军阀甚至鬼子几波人的统治。

    还真没有像张学铭这么猛,只收三成粮税的。

    换做其他人,收五成是给面子,正常是收七成粮税。

    而且,不收粮,光收银子。

    老百姓还得卖粮换银。

    这一番操作下来,收的税越多,他们从中上下其手,捞的也就越多。

    可正当两个兴高采烈之时。

    但见那天被自己骗得团团转的王村官登门拜访。

    “哎!李先生,赵先生,你们在一起!正好,我想找你们呢!”

    这两个地主对视一眼,立刻道:“哎呀,我们就是土财主,可称不上先生,不知道王老爷您找我们来干嘛?”

    “嗷!可别叫我老爷,俺们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庶务员,我刚刚接到有人汇报,说你们偷税漏税,少交了不少粮税!”

    一说到这,两个土财主心中一虚,而后立刻装作勃然大怒!

    “是哪个把不住门子的人胡乱喷粪!”

    “俺们的粮食,可都让獴古来的土匪给烧了啊!”

    “王官人,您得明鉴啊!我们的粮食真没了!”

    倒是那王村官毫不在意。

    他点点头,从怀中拿出两张文件。

    “我也觉得二位先生忠勇有佳,干不出少交粮食这种砍头的错误!”

    一说到砍头,两个地主均感觉脖子一凉。

    但是事已至此只能硬扛。

    他们在赌这村官刚来村里,不知道他们的底细。

    倒是那王村官继续轻描淡写道。

    “李老爷,赵老爷,你既然你们说粮食没了。”

    “那就在这两份税粮交讫书上签字画押吧!”

    “好的好的!我们这就签!”

    两个地主老财脸上狂喜。

    这只要签字画押,今年的粮税就算是糊弄过去了!

    不过,他们到底是老狐狸,虽说马上就签,可是拿着这《税粮交讫书》前前后后看了三四遍。

    确认没有什么陷阱!

    这才签字画押。

    反倒是一旁的王村官。

    此时露出了一抹诡异的笑容。

    这是《税粮交讫书》?

    这是阎王爷的生死簿,你们不签还能活命,这签了,可就别怪咱奉军不客气了!

    他朝两个土财主拱了拱手。

    “两位老爷告辞,我抓紧回去复命!”

    此为每日正常更新章节。

    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