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二十三章韩国的灭亡震惊天下,月神随绯烟一同入秦
    第二百二十三章韩国的灭亡震惊天下,月神随绯烟一同入秦

    等嬴政从太后这里回去时,赵高已经将那些朝中重臣们召集了过来。

    这个时候大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但嬴政这么紧急召集大家过来,肯定是有要事。

    问赵高,这小子嘴贼言,愣是不肯透露一句。

    李信揣着手坐在一边。

    眼珠子左右转动着,在暗自揣摩。

    把他们都叫过来,说明是大事。

    而秦国现在最大的事是什么?

    不外乎是战事。

    和谁的战事?

    自然是和韩国的!

    想到这里,李信眼睛猛地一亮。

    这一幕是不是有些熟悉?

    上一次国师在被困韩国,秦王和太后也是紧急将他们召集了过来。

    而现在,国师又去了韩国。

    难道他又被困住了?

    李信觉得很有可能!

    一个人你本事再大,也不可能灭了一个国家不是。

    一定国师在韩国出了事,所以韩王紧急召大家过来商量对策。

    想到这里,李信的目光不由自主落在末位的李斯身上。

    一寻思,他站起来抱着坐席来到李斯身边重新坐下。

    李斯轻轻看了他一眼,抬了抬手致敬道:“李将军。”

    李信往他旁边一坐,很是熟稔地拍了拍他肩膀。

    笑呵呵道:“李老弟客气了,不用见外,不用见外。”

    李斯被他这称呼听愣了一下。

    想起和李信之间的赌约,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结合李信刚才对他的称呼,难道是他已经收到了什么消息不成?

    李斯的心思要比李信活络多了。

    不动声色,旁敲侧击道:“李将军抬爱,下官怎当得起李将军如此称呼。”

    李信果然掉进了他这话的圈套之中。

    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怎么当不起,咱俩可是有赌约的。”

    “我赢了你以后叫我老哥,你赢了我就把外面的柱子给吃了。”

    说着他顺手指了指门外的那根红木柱子。

    李斯心中一紧,暗道果然如此。

    从李信的话中不难听出,秦王召他们过来是因为国师失利,秦国需要重新商定攻韩一事。

    李斯心中顿时焦急万分。

    国师这次失利是小,万一他在韩国出了点什么意外。

    那自己以后岂不是没有靠山了?

    自己为什么能走到这一步,为什么能进内阁。

    那可全是仰仗国师的提携。

    可以说,要是没有了这个靠山,昌平君甚至不会正眼看他。

    更有可能把他提出内阁!

    想到这里,李斯不禁为之着急。

    “李失败了?这是从哪里得来消息,是否可靠?”

    李信眼睛一睁,信誓旦旦道:“这还需要消息吗?猜就能猜到了呀!”

    李斯忽的愣住了。

    看了他半晌。

    “你猜得啊?”

    李信点了点头:“昂。”

    李斯嘴里憋了一句妈卖批没骂出口。

    合着闹了半天是空穴来风?

    “无聊。”

    李信一听急眼了。

    “嘿我说,这么怎么就无聊了?咱俩可是有约在先,你想耍赖不成?”

    得知李信不过是满嘴胡邹,李信心里终于是定了下来。

    闻言不慌不忙地反问道:“既然李将军没有得到消息,那又怎么知道国师大人一定是失败,而不是成功了呢?”

    李信瞪着眼睛狡辩道:“你也没收到消息,怎么就能确定他是成了而不是败了呢?”

    “你......”

    李斯被他噎的说不出话来。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李信这完全是在偷换概念。

    我问你问题,结果你把问题再抛回来给我,这不是耍赖是什么?

    两人在最后面争得面红耳赤。

    别人或许没听见,但站在门口的赵高却是听得清清楚楚。

    他常在嬴政身边侍奉,自然知道李默对这个李斯颇为看重。

    两人都姓李,说不定还挂着什么关系呢。

    眼看李斯被李信呛得落了下成,他便起了小心思。

    巴结国师他没资格。

    巴结昌平君又巴结不上。

    但这李斯倒是个不错的对象。

    眼珠子一转,他便有了想法。

    不动声色地挪到两人身后,低声道:“李将军这话咱可不兴说啊。”

    李信被他这尖锐的嗓音吓了一跳。

    回头骂道:“有你这鸟人什么事?滚一边去!”

    赵高被他骂了却丝毫不恼,反而笑嘻嘻道:“小的只是想提醒李将军一句,这话呀,可不能乱说。”

    李信凶神恶煞道:“我胡说什么了我?”

    赵高一脸阴恻恻的表情,脸上的笑容诡异瘆人。

    缓缓道:“李将军无的放矢,无凭无据便说国师他老人家败了。”

    “这国师要是败了,可就代表着咱们秦国败了。”

    “李将军这一门心思的盼着咱秦国打败仗,难道还不是大罪吗?”

    “这要是让王上听去了,可不得了哟。”

    李信一听这话,瞬间汗毛炸立!

    光想着和李斯的赌约,居然忘记了这茬!

    而且这赵高时常侍奉在秦王身边,要是他在秦王面前把这事透露出去,自己恐怕没好果子吃!

    想想嬴政平时那威严肃穆,铁血无情的性格,李信不由感觉到一股凉意在背后嗖嗖直冒。

    李斯颇为意外地看向赵高。

    他自然能看得出来,这个赵高是在帮他说话。

    只是两人之前也没有焦急,他为什么要帮自己?

    转念一想,他明白了。

    赵高虽然在秦王面前侍奉,但一直是不温不火。

    没有一点特殊表现,很难会出人头地。

    他这是想拉拢自己。

    不!

    想到这里,李斯突然又否定了。

    他不是想拉拢自己。

    而是想借着自己的关系,巴结他身后的国师!

    原来如此!

    李斯顿时醒悟。

    正在这时,嬴政大步从外面走了进来。

    赵高见状连忙站回了自己该站的位置。

    吓出一身冷汗的李信还没来得及把座位搬回去,大步流星的嬴政就已经坐到了自己位子上看着他们了。

    李信不敢再乱动,只好缩着脑袋坐在了李斯旁边。

    嬴政也没在意李信坐的地方对不对,见人都到齐,便开口道:“韩国灭了。”

    一语出,满座皆惊!

    嬴政说话简明扼要,直奔主题。

    惊得众人一下子没回过来神!

    特别是李信。

    整个人都懵了!

    扭着脖子一脸呆滞地看着嬴政。

    嬴政环顾众人。

    这些人怎么不说话?

    听到这个消息,你们不应该高兴才对吗?

    难道是寡人刚才说得太快,他们没有听清楚?

    念及此处,他便从袖子里掏出前线送回来的奏报。

    奏报是王翦亲笔书写,上面还有他的大印。

    嬴政掏出奏报,重新放缓了语速说道:“王翦送回来消息,国师自抵达边关军营的第二天便出发,三天时间攻破韩王宫。”

    “韩王被擒,韩国官员尽数被俘。”

    “我秦军已占领韩国边塞函谷关,新郑等各个重要城池也由我秦军驻守。”

    “此役,我秦国未废一兵一卒,一粮一草,可谓是旷古至今第一大捷。”

    说到这里,连嬴政自己都忍不住震动!

    一人灭了一个国家,这是什么概念?

    恐怕就算是当年的武安侯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余万名士卒的旷世大功,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第5章(48)

    打仗最需要民心和士气。

    这不仅仅是一场胜仗!

    更是鼓舞秦国朝野,官员百姓的一次良机!

    经此一役,秦国上下将万众一心!

    士气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高涨!

    惊愕中的众人终于反应过来。

    书房之中响起一片哗然之声。

    直到这时,李斯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不到什么时候居然激动的把官袍都给扯破了。

    第6章(7)

    张开手掌一看,手心中更是汗水涔涔。

    在这之前,在他心目中有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第一个,是他老师荀夫子。

    第二个,便是国师。

    但是现在,这二者的得换一换了!

    李斯不禁在心中问自己。

    若是荀夫子,能做到国师这一步吗?

    念头刚起他便摇了摇头。

    别说荀夫子,便是换做这天下任何一个人,都做不到!

    这已经不是人力所能完成的伟绩了!

    突然,李斯扭头朝还在惊愕中的李信看去。

    李信有感,和他对视了一眼。

    李斯微微一笑(bjbj)。

    一只藏在衣袍下的手指往一个方向指了指。

    李信不由自主地顺着那个方向看去。

    紧接着,脸色骤然变得惨白。

    在李斯指的方向,赫然有一根红色的实木柱子矗立着!

    韩国灭亡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传遍了整个天下。

    这个与七国并立两百多年的国家,竟突然之间就灭亡了!

    甚至快到各国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特别是赵国,前几天还在等着韩国送红莲公主过来和亲。

    可左等右等都没来。

    赵王大怒,派人去韩国问罪。

    可使臣刚到过去就被吓了回来。

    哪里还有什么韩国?

    那里到处都是秦国的士兵,城墙之上插满了秦国的国旗!

    赵国得到消息之后大为震动!

    赵王更是惊得魂不附体。

    秦国能在三天之内无声无息的灭了韩国,那是不是也能灭他赵国?

    秦赵之间因为南阳一事已经彻底撕破脸皮。

    再加上当年长平之战的大仇,两国可谓是势同水火。

    这一战已经是在所难免!

    赵王紧急调动全**队,命李牧为主将,随时准备应对秦国的进攻!

    消息越传越远,很快便传到了桑海的小圣贤庄。

    一座僻静的临海院落中。

    院内树荫病缤纷。

    一张长案上摆放着一套茶具。

    炉火上的茶壶内,茶水早已煮开。

    咕噜噜翻滚着的茶水冒出一股股热气迷惑着伏念的视线。

    他透过热气,视线落在对面的荀夫子身上。

    一般时候,茶水不宜煮的太久。

    否则就会破坏其中的甘甜,只留下苦涩的味道。

    荀夫子是个懂茶惜茶之人。

    他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可是此刻,他却仿佛入定了一般僵在那里。

    久久没有动作。

    这么多年,伏念只见过荀夫子有两次失态。

    一次,是上回他知道了那个叫做纸张的东西。

    第二次,便是这次。

    许久之后,荀夫子才从惊愕中回过神来。

    他并不担心韩非。

    李默曾答应过他,无论如何都会保韩非无恙。

    他连三天灭一国的事情都能做到,还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

    良久之后,荀夫子才从惊愕中回过神来。

    那个人,给他太多震撼了!

    他抬眼看了看一旁的伏念,又低头看了看身前煮沸多时的茶水。

    轻叹一声,吩咐道:“换一壶吧。”

    “喏。”

    伏念拎起茶壶的手柄,手中萦绕着一道淡淡的光芒,隔绝了手柄上的温度。

    等他重新换了一壶茶放在火炉上煮着的时候,荀夫子又开口了。

    “伏念。”

    “在。”

    荀夫子看着他,缓缓问道:“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他问的,是韩国被灭一事。

    伏念不假思索道:“秦国为了伐赵而灭韩,实在预料之中。”

    荀夫子眯了眯眼睛,眼中精光闪烁。

    “是吗?”

    伏念微微一怔。

    师叔的眼神有点危险!

    自己说得不对?

    他略一思索,接着猛然大震!

    荀夫子见他这副反应,便知道他已经想到了。

    “想到了什么?”

    伏念难以置信地荀夫子,脸色凝重道:“这……恐怕只是一个开始。”

    荀夫子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抬头看向西方。

    红火的落日照映得天际一片赤红,如同洒满了鲜红的血液一般。

    他轻叹一声:“乱世将至啊!”

    伏念心中一震,自己果然猜对了。

    秦国灭韩伐赵,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前行的车轮一旦开始转动,便不会再停下。

    直到,碾碎前方一切阻碍!

    “乱世……”

    伏念喃喃自语。

    “师叔,既然是乱世,那可有何良策,能阻止乱世到来?”

    荀夫子深沉的眼眸直勾勾地盯住了他。

    伏念被看的浑身发毛。

    “为何要阻止?”

    伏念沉吟道:“乱世仁为本,怎能看着百姓们陷入水火?”

    荀夫子突然冷笑一声。

    伏念不明所以地看着他,他觉得自己这师叔自从上次从韩国回来之后就有些不一样了。

    具体是哪里不一样,他也说不上来。

    好像……没那么迂腐了!

    “七国纷争了几百年,天下乱了几百年。”

    “几百年的水生火热都过来了,还在乎这几年吗?”

    荀夫子的话让付念顿时犹如醍醐灌顶。

    “天下大势,分必合,合必分,乱世之后,便是盛世。”

    荀夫子点了点头:“善。”

    “师叔,我听人说,韩国这次会这么快灭亡,全是因为那秦国国师,他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荀夫子沉寂了半晌,给出评价。

    “此子……老夫自叹不如。”

    伏念大为震惊。

    要知道,就算是鬼谷子、东皇太一之辈,荀夫子也是有资格和他们相提并论的。

    可是现在,他居然对一个年轻的后生给出如此惊世骇俗的评价!

    荀夫子缓声道:“此子的见地与学术,便是老夫也有所不及。”

    “他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就像是……”

    荀夫子顿了顿,方才接着说道:“就像是领先了我们数千年!”

    阴阳家,同样是一座别院之中。

    一颗粗壮茂盛的梧桐树郁郁葱葱地生长在院子中间。

    树下站着一道身影。

    她如同一位谪落凡间的仙子,气质端庄高贵,身姿婀娜丰腴。

    丰润的嘴角带着一抹醉人的浅笑,美丽不可方物。

    秦国国师三日灭韩的事情已经传遍天下。

    绯烟这位阴阳家东君自然也是得知了这件事。

    她并不在乎李默是不是名动天下,她只知道,灭了韩国,李默一定会高兴。

    只要他高兴,自己就开心。

    如此而已!

    突然,绯烟嘴角的笑容收敛。

    浑身散发着神秘气息的月神出现在院中,藏在眼纱后的眸光落在绯烟身上。

    缓缓道:“东皇阁下有令,让本座随师姐你一同赴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