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太后缺乏安全感!战事将起,秦赵之间的摩擦!
李默顿时感到愕然。
他知道这太后脾气是不怎么好。
但这么开口骂人,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这......和市井泼妇有何区别?
很明显,赵姬是被气到了极点。
她本以为经过这段时间,两人发展到了这一步,李默会无条件站在她这边。
却不曾想到,到头来他还是要让自己把权力还回去。
“本宫真是看错你了!”
赵姬带着失望的目光凝视着他。
眼眶不知道何时开始泛红,似乎藏着无尽的委屈在其中。
李默哑然。
这太后,怎么就不听人劝呢?
你想独揽大权,起码也得看看对象是谁吧?
后世之中不是没有后宫掌权的。
但无论是吕雉还是慈禧,那都是君主无能,才能被她们拿捏。
前提条件都无法成立,何来后面的结果。
“太后为何对权力如此执着?”
李默闻言,语气轻缓了不少。
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刺激她了。
“你要知道,这些本来就不属于你。”
赵姬神色冷然,面无表情道:“你要是经历过那样的日子,就知道有权和无权的区别了。”
李默品味着她这句话。
问道:“当初在赵国的时候?”
赵姬趁他不备,猛地将手抽了回来。
玉手交叠,轻轻放在小腹位置。
目光直直的落在脚头。
仿佛又恢复成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后。
“既然你猜到了,本宫也不瞒你。”
“本宫的确不是秦王生母,秦王生母早在赵国的时候就已经死了。”
她用余光观察着李默的表情。
本以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默会感到诧异。
但令她失望的是,李默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样子。
“嗯,我知道。”
李默察觉到了她的余光,点头说道。
“绯烟精通占卜之术,我曾让她推测过。”
当初搬到山庄去住的时候,和绯烟还没有突破那一层关系。
自己从焰灵姬那里回去,正好碰到绯烟在院子里占星。
于是便让她占卜了一下秦国太后。
得出的结论是太后早就已经身亡。
这是注定的结果,所以不存在变数。
绯烟占卜的不是自己眼前这个太后,而是秦国太后。
因此卦象显示的是这个地位和身份。
原本在这个位置的太后已死,但却还有一个太后活生生的活跃在众人眼中。
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宫里这个是假的。
得到解惑的赵姬收回余光,吃味道:“她倒是本事不小。”
说完,她便从鼻尖轻轻出了一口气。
神色哀伤。
“若本宫当初有她这本事,姐姐又怎么会死。”
李默瞬间听出了里面的关系。
“姐姐......你是太后的妹妹?”
赵姬听了这话,顿时一个冷冷的眼神丢了过去。
第5章(33)
“本宫现在就是太后!”
李默颇为无奈地抿了抿嘴。
依着她道:“是是是,你是太后。”
“那秦王生母,总行了吧?”
“秦王生母是你姐姐?双胞胎?”
貌似也只有这个解释能够说得通了。
不用赵姬再说,李默几乎就已经猜到了事情的始末。
眼前这个太后还是完璧之身,她又说是因为自己没本事才会导致秦王生母遇难。
那稍微整理一下脉络。
答案便呼之欲出。
嬴政出生后,秦赵关系变得愈加恶劣,最终发生大战。
庄襄王当时在邯郸为质子,赵国便想杀他泄愤。
吕不韦买通守城官吏带他逃回了秦国。
但是却丢下了赵姬和尚且年幼的嬴政。
赵国便将怒火转嫁到了他们二人身上。
从那时候起两人便开始了躲躲藏藏的日子。
而那个真正的赵姬,恐怕就是那个时候遇难的。
嬴政那个时候已经记事。
如果不是双胞胎,容貌上肯定会有差别。
他不可能看不出来。
“吕不韦将你姐姐送给了先王,才导致她死在赵国的刀下,因此你才会对吕不韦如此憎恨?”
赵姬顿时诧异地看着他。
自己貌似什么都没有说,他怎么就猜到这一步了?
“这也是你那夫人占卜出来的.‖ ?”
李默摇了摇头,不急不慢道:“猜的,其实这并不难猜。”
“先王和吕不韦逃往秦国,留下她们母子二人。”
“秦王生母濒死之际将嬴政托付给你,又因为你们是双胞胎,所以年幼的嬴政没有才察觉。”
“他曾跟我说过,你的性格与他记忆中有些不同。”
说到这里,李默笑了笑。
“既然是两个人,性格自然不同。”
赵姬心中骤然一紧。
面色惊慌,几乎绷直了身子道:“你告诉政儿了?”
“如果我告诉他,那现在过来的就不是我了。”
李默轻轻摇了摇头。
赵姬这才松了一口气。
说白了,她是秦王的姨母,而不是生母。
是没有资格做这个太后的。
如果嬴政知道了,完全可以用这个理由来收回她手中的所有权力。
到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站在她这边。
赵姬美目低垂,仿佛陷入了回忆当中。
“当时姐姐被赵军追杀,我要是有本事,就不用看着她死在我眼前了。”
“你问我为什么抓着权力不放?”
“你体会过那种心惊胆战的日子吗?”
“知道那种每日抱着匕首入睡的生活吗?”
“身边的所有人都不值得你信任,他们只想抓了你,用你去换赵国的赏金。”
“我的家族也因此受到牵连。”
“没有人可以依靠,也没有人会同情你。”
“朝不保夕,危机四伏。”
“我几次差点丢掉性命。”
赵姬越说越说情难自禁。
一滴滴晶莹的泪珠从眼眶中汹涌而出。
如一颗颗珍珠般坠落在华贵奢侈的凤袍上。
李默伸出手想要安慰她。
可赵姬却像只带刺的刺猬般,狠狠将他手拍开。
“这样的日子我过了四年!”
“你知道我是怎么熬过来吗?”
“后来到了秦国,我以为终于能安稳下来了。”
“可我姐姐是舞姬出身,我带着她的身份,依旧是受人白眼和排挤。”
“没有权势在手,我怎么能保全自己和政儿?”
情绪不知不觉间开始失控。
她坐直了身子,几乎是带着质问的语气说道。
李默手僵在那里,最终还是抚上她梨花带雨的脸颊。
拇指轻轻从那如同剥了壳的鸡蛋般的脸上划过,擦去了她挂在脸上的泪痕。
赵姬身子颤了一下。
凝视着他没再反抗。
李默无比轻柔道:“现在一切都好了,没人能再伤害到你。”
他能理解赵姬的心情。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在生死边缘游荡了那么多年。
那样的日子让她长久的缺乏安全感。
因此才让她现在对权力这么执着。
现在握在手中的权力就像她当初带在身上的那把匕首。
没了它,她甚至连睡觉都不能安稳。
可是她却没有意识到。
现在手中的不是匕首,而是一把双侧开刃的利剑。
早晚会反伤到她自己!
赵姬眼底闪过片刻的犹豫。
然后抬起手,轻轻握在李默放在自己脸上的手掌上。
目光凄楚地看着他。
“那......你能不逼本宫把权力交出来了吗?”
李默动了动嘴角。
轻声道:“不能。”
“你......滚一边去!”
赵姬立马将他手从自己脸上摘了下来。
怒气冲冲地瞪着他。
“你心是铁做的吗?”
这么多眼泪,算是白流了!
李默轻轻叹息一声。
说道:“就算我不从中干预,你觉得你能斗得过你那侄儿吗?”
赵姬一下子不说话了。
嬴政这段时间的表现确实让她感到无比意外。
有些东西与生俱来。
第5章(41)
有的人天生便是王者,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不凡。
就是现在,朝中的风向也已经开始变了。
虽然嬴政还没有亲政,但已经露出峥嵘之姿。
“本宫......我......”
“所以何必将事情闹得那么僵。”
李默打断她道。
“秦国现在好不容易安稳下来,根本经不起你们再斗下去。”
“而且现在时机已到。”
“几世的努力,百年的筹备。”
“若是付之东流,你让你姐姐在九泉之下如何面对秦国先王?”
赵姬顿时哽住了话语。
不知道改如何反驳。
最终她只能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李默。
眼底带着不安和纠结。
李默被这眼神看得有些无措。
他知道赵姬在担心什么。
她需要安全感!
略一思索后安慰道:“你放心,就算交出了权力,你依然是秦国太后。”
“有我在的一天,就不会让人伤害到你。”
说完之后,赵姬却摇了摇头。
缓缓问道:“本宫只想知道,若我还是不交,你会如何?”
她想知道,如果自己真的不肯交出权柄,李默会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嬴政。
或者,会怎么对她。
李默也是愣了一下。
没想到她关心的会是这个问题。
略微沉吟了片刻,他答复道:“你放心,这件事我不会告诉秦王,但以后你会明白我所说的。”
“本宫是问,你会如何?”
赵姬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固执地问道。
李默怔了怔。
突然笑道:“还能如何?你是大权在握的太后,我自然是得有事没事的时候来帮你揉揉肚子捏捏腿来讨好你了。”
赵姬也跟着笑了。
却是冷笑。
“你会讨好本宫,这可真是天大的笑话。”
“那本宫再问你,若是我还了权柄呢?你又会如何?”
李默摸了摸下巴。
“还是得来帮你揉揉肚子捏捏腿,总要有人来陪你说说话。”
赵姬身子一点点软了下来。
无力地靠在床头。
闭上眼睛沉默了许久。
轻轻出了口气,才面无表情地淡淡道:“不必了。”
李默张口正欲说话,赵姬却打断他道:“你走吧,本宫要午休了。”
李默也没在死缠烂打。
轻步走了出去。
等到他离开后许久,赵姬还是一动不动地靠着。
看样子,像是真的睡着了一般。
又过去良久。
紧闭的睫毛才轻轻颤抖了一下,接着眼睛缓缓睁开。
平静地目光宛如秋水。
失神地看着前方。
离开王宫的李默也没明白赵姬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但就她那坚决的态度而言,让她还权于政恐怕没那么容易。
他的确是没有把赵姬身份一事告诉嬴政的打算。
虽然这个太后不是他生母,但却是带着他从赵国死里逃生回来的。
这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该说的都和她说了,该劝的也都劝了。
剩下的就让她自己考虑去吧。
李默之所以这么苦口婆心,是因为赵姬对他的确不错。
他不想看到这“.‖ 母子”二人最终还是走到对立面。
赵姬现在虽然看着是大权在握。
可李默很清楚,两个她都不是嬴政的对手。
现在朝堂上有些官员就已经被嬴政所震慑。
等到他亲政之后,必定不会缺少支持者。
拿回自己的权力只是早晚的事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
离舞从韩国传来消息。
她回韩国之后韩王并没有起异心。
函谷关的兵权依旧是掌握在她手中。
这一步棋可谓是至关重要。
区区一个韩国,秦国却打了几十年没有打下来。
最大的阻碍便是那道函谷关。
现在函谷关掌握在离舞手中,可谓是已经形同虚设。
就在这时,韩国割让出来的南阳十五城却传来一道令秦国震怒的消息。
南阳被割让之后本应该属于秦国领土。
但南阳百姓却不愿意归秦,甘愿依附赵国。
而赵国也接受了他们的投靠。
韩国、魏国、赵国都出自晋国。
“三家分晋”也是而此而来。
也就是说,在战国之前,此三国实为一国。
既然曾经是一国,那么政治制度、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就很相似。
而且两地接壤,百姓之间的来往本就密切。
而且秦国律法严格,一些制度让那些百姓一时间无法接受。
所以他们甘愿依附赵国也不愿意入秦管辖。
消息一传回秦国,便引得朝野震怒。
第5章(34)
秦国派使者到赵国讨要说法,让赵王将南阳百姓遣回。
可赵国却虚以为蛇。
以人是自己跑过来为由拒绝了秦国的要求。
对于这件事,朝中也是分为两面派。
一面认为应该出兵赵国,另一边觉得还是应该和赵国好好商议。
赵国可不同与韩国那样。
虽然当年昌平一战武安君打的赵国伤筋动骨,但这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已经让他们缓了过来。
再加上赵**神李牧坐镇,要动赵国并非那么容易。
朝中几名重臣在嬴政书房一直商议到下午时分才纷纷离去。
至于商议的结果,自然是没有结果。
这种大事,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敲定的。
待到人员退去,书房中便只剩下两人。
一个是脸色阴沉,眼露锋芒的嬴政。
另一个,便是凤仪尊贵的太后。
赵姬端坐在座位上,双手交叠着放在小腹位置。
脸色略显苍白,眼袋微微突出。
神色黯然,看上去比之前憔悴了不少。
目光微微一动,便落在旁边的嬴政身上。
嬴政虽然脸色阴沉,但在听到南阳百姓投靠赵国之后并没有显得多震惊。
如果不是他韬光养晦的本事强到连她这个名义上的母后都看不出来,那就是嬴政其实早有预料。
“政儿。”
赵姬芳唇微启,轻轻喊了一声。
嬴政抬起头,关切的目光向她看去。
“母后有何指示?”
赵姬看着他问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南阳那些百姓会投靠赵国?”
嬴政嘴唇开合了一下,欲言又止。
赵姬顿时明白了。
难以置信道:“你真的早就知道会这样火?”
嬴政见瞒不过她,只好点了点头:“在提出要用韩国大将军交换南阳时,国师就曾经预料过。”
赵姬微微一怔。
“又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