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3章:朱标的震惊,态度转变,倭国,当属神州后裔,理应教化!!
    书      第123章:朱标的震惊,态度转变,倭国,当属神州后裔,理应教

    化!!

    朱政略微沉默了一下,随后简明扼要的回道:“我想率兵去攻伐倭国,爷爷不许!!”

    朱标闻言失笑的摇了摇头,随后微微蹲下身来。林目光柔和的看着朱政,语重心长的劝道:

    “孤知你文武天资,盖于当世。只是到底是少年心性,有些意气。不过这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年轻人嘛,就要有这股子锐气。

    否则,岂不是和那些暮气沉沉的老头子差不多了?孤年轻的时候啊,也荒唐过,犯过很多错。

    被父皇没少教训,还动手打过。所以,孤都理解,这也是正常的。少年不胡作妄为,大胆放肆。

    等以后老了哪来的题材话当年??你说呢??“朱标神色亲切,话语真挚。

    没有丝毫太子的架子。

    就像是一个谆谆教诲的长辈,在和后辈闲话家常一般,非常平易近人。这番态度,让朱政也是有所感染。

    心中忍不住暗叹,难怪朱标的那些弟弟们,都会对其非常服气。恐怕除了老朱的宠爱之外。

    其人格魅力,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因素。若是朱标不死的话。

    恐怕朱棣当真是不会反,不敢反,也反不了!!当下,朱政神色也是缓和了一些。

    略微点了点头,表示尊重。而见状。

    朱标脸上笑容更甚,仿佛受到了鼓励似的,继续说道:“儿时仰星光,举手若能摘!!

    于今七尺身,天高不可及!!

    有雄心壮志是好事,可是却不能任性胡来啊。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现实因素。

    这才是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否则,摔些跟头倒是小事。

    一旦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就悔之晚矣!!

    尤其是像兵者这种国之大事,更是要无比慎重和小心!!“说到这,朱标终于图穷匕见,劝说道:

    “你想率兵征伐倭国,驰骋疆场,以建功勋!

    这孤能够理解,那倭国确实也是桀骜不臣,不服大明教化!可为何父皇却是不答应呢??难道是不想嘛?

    不,非不想,实不可为也!何故?

    只因咱们大明的心腹之患,在北,而不在倭!!现如今实行禁海之策,固然受些损失。

    可到底避免了战乱,可以集中力量,先对付北元这个心腹大患!!何况,那倭国再怎么样,也是一国。

    孤悬海外,劳师远征,哪里是那么好打的?

    若是想要征伐,避免重蹈元世祖覆辙,咱大明要出多少大军?这些军队,要花费多少钱粮?

    还要打造战舰,都573是要劳民伤财的!!天下战乱这么多年。

    父皇好不容易才将华夏大地重新捏合在了一起,刚消停下来!!要给百姓们休养生息的时间啊!

    要让他们过几天好日子!!

    否则,一若不慎,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天下,又要重新乱起来。此所谓民劳乃易乱之源也!

    再说,费力气打哪倭国又有什么用,得不偿失而已!!所以啊,麟儿,你不要心里有怨气,责怪父皇。

    他老人家做这个皇帝,不容易。

    当着整个大明的家,所要考虑的远比你想的要多,难啊!!不过,孤相信,以麟儿你的聪慧。

    只要好好想一想,也定能明白父皇的苦衷,对么??“朱标的一番话,可以说是言辞恳切,十分真诚。

    既点明了老朱的苦衷,也照顾到了朱政的情绪。堪称完美的劝说。

    只是朱政却是听的脸色十分怪异。朱标怕不是没弄清楚情况吧?现在不是老朱不同意征伐倭国。而是不同意让他率兵去征伐而已!!当下,朱政便开口解释道:

    “太子殿下说的是,只不过,爷爷已经.....”他话还没说完。

    便见朱政已然是高兴的站起身来,笑着点头道:“孤就知道以你的聪慧,定是一点就通。

    既然如此,就闹脾气了,赶紧起来吧。

    和孤一起去见父皇,跟他老人家好好认个错!!“话音落下。

    却见朱政并没有起来,而是无奈的说道:“太子殿下是不是搞错了??

    爷爷已经决定征伐倭国了,只是不让我去而已!““啥??”

    朱标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惊愕不已,愣在原地。半响,回过神来,连连摇头道:

    “不可能!!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难道父皇看不明白?岂会贸然便决定征伐倭国!!”

    说着,朱标突然想到了什么,蹙眉看向朱政,开口问道:“难道这里面还有其他的原因不成??

    麟儿,你和孤说明白,父皇为何会行此等冲动之举??“朱政点了点头,解释道:

    “爷爷一开始也不同意征伐倭国。

    只是在倭国发现了土豆等高产农作物,这才改了主意!““土豆??高产农作物?”

    朱标仍旧有些困惑,下意识的问道:

    “这什么土豆的农作物(bebb),有多少产量??竟然能改变父皇的心意?”

    “亩产四十石!” 朱政回道。 话音落下!!

    朱标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匪夷所思之色。亩产四十石?

    这怕是天方夜谭吧?

    大明那么多种粮食,充其量最好的时候,能勉强达到三石!现在竟是冒出个亩产三十石的农作物?

    这怎么可能??

    从未听说过这世间,竟能有这种产量的粮食!!当下,朱标不敢置信的问道:

    “这是真的??如此无稽之谈,父皇也会相信??”“太子殿下不用怀疑,此千真万确!!”

    朱政肯定的点了点头。

    随后用手一指旁边已经被挖掘的田地,解释道:

    “太子殿下请看,这种叫土豆的农作物。

    爷爷已经亲自验证过了,就栽种在这里。区区三个月,便已然成孰。

    爷爷今天亲自带人收成,并清点完毕。确实有亩产四十石的产量!

    除此之外,那倭国还有其他的高产农作物。只是其地蛮夷愚昧,不知晓其用途而已。

    所以,爷爷这才下定决心,要征伐倭国,就是为了获此神粮。让大明不再缺乏粮食,百姓不用再受饥饿之苦!”

    “嘶一-”

    朱标闻言,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只感觉满心的震撼!!父皇亲自验证过了!!

    那亩产四十石竟是真的!!而且还只有三个月便能收成。

    这岂不是一年可以栽种两茬之多?

    若如此,他理想中的百姓安居乐业,大明国力强盛,远迈汉唐的盛世。岂不是唾手可得?

    此非天赐乎? 想到这。

    朱标呼吸无比急促起来。

    整个人都激动难耐,兴奋的都搓手了起来。足足良久。

    朱标才轻轻吐气,竭力镇定了下来。随后目中精光闪露,缓缓说道:“若是孤没有记错的话。

    倭国,据传自古以来,便是我神州之后裔!“听到这话。

    饶是朱政有所预料,也都不由有些愣住了!!好家伙,这不光是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竟然还找了个大义凛然的借口?

    倭国乃神州后裔?

    我读书少,你别骗我呀!!“这....太子殿下此言当真??”看到朱政古怪的脸色。

    朱标也是不由有些尴尬。

    不过这佞国既然有土豆这等神物,还有其他可以比肩土豆的高产农作物。甚至那足够大明数百年之需的金山银山。

    那么,就算是再劳民伤财,为大明天下计。这倭国,也是必打不可的!!

    他从未有过像现在这样,有着强烈发动战争的冲动!!当下,朱标无比肯定的点了点头,随后不急不缓的说道:

    “正是如此,孤曾经在《秦始皇本纪》以及《淮南衡山列传》中看到过与此相关的记载。

    昔年,秦始皇赢政,为了以求长生不死。

    便让方士徐福,带着数千童男童女,乘船出海。到蓬莱,方丈,瀛洲等地访仙,求不死神药!而徐福却是寻仙未果,便再未回来!!

    典籍中说,那海外瀛洲,便是如今之倭国。

    而倭国文字,与我大明相近,更是类似先秦之时的文字。由此可见,倭国国人,当为我神州后裔!

    既然如此,那我大明发王者之师。解救我神州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

    拨乱反正,让他们认祖归宗,也是义不容辞之事!!“朱政有些失神的听着。

    还别说,真他娘的挺有道理的。

    这个传闻,他在后世时也听说过,只是没在意过。不想朱标竟然如此博闻强记。

    三言两语之间,便甩出典籍考证来。

    果然,书读的多,就是一套一套的。

    当下,朱政沉默了下,随后便点头颔首道:“太子殿下所言,确乎极为可能!!”

    声音落下。

    一时间,气氛竟是稍显沉默。

    但很快,朱标就忘却了自己态度转变过快的尴尬。轻咳了一声,转移话题道:

    “这征伐倭国固然可行,但也无需用你带兵出征啊。大明武功赫赫,可担当此任者,大有人在。

    何况你虽天资卓然,却毕竟年纪太小。

    父皇也是担忧你啊,你要理解,何必惹他老人家生气呢??“朱政闻言,却是决然摇了摇头,一字一顿的道:

    “我虽年纪小,可领兵作战,冲锋陷阵,却不输旁人。而且,论及熟悉海外环境,以及对土豆等农作物的了解。没有人比我更适合!!

    如此,此番重任,舍我其谁??“朱标闻言,却是仍旧有些犹豫。他倒是也觉得朱政挺合适的。

    毕竟朱政的本事,演武之时,他也见到了。想来再搭配稳重的老将,应该问题不大。

    而且大明头一次出征海外,到那人生地不熟的蛮夷之地。确实需要朱政这么个了解敌情的人。

    可以大大增加获胜把握。

    只是他清楚以老朱对其的宠溺和看重。怕是一点风险都不愿意让对方冒。

    对此,朱标也是无奈。

    当下,便想再开口劝说几句。可朱政却是又慨然而道:“再者,我本弃婴出身。

    若无爷爷搭救,恐怕早已不在人世!后又蒙爷爷恩情,苦心教养,养育多年。衣食富足,恩宠不断,如亲生一般!

    男儿立于世,受此大恩大德,岂能不思回报?

    今能有此机会,担当重任,为爷爷分忧效力,正乃吾之所愿也!又岂能贪生怕死,畏难退缩,心安理得的享受爷爷庇佑?

    太子殿下不必再劝,我决心已定。此番出征倭国,誓必行之。

    否则,如何可堪为人?”

    话语铿锵,透露着一往无前的决心,以及感人肺腑的赤子之心。朱标听了顿时大为感动,甚至想要拍手喝彩!!

    他眼中露出无比赞赏的目光,看着朱政,连连点头颔首。这等知恩图报的品格。

    世间有谁能不为之欣赏,不为之动容!!看来,父皇没有白疼他一场啊!

    只是,看这情况,怕是朱政也是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吧?这倒是怪了,父皇为何会如此?

    难道不是亲生血脉,真的是捡来的?

    还是有所顾虑,才没有向朱政道明真相?朱标琢磨了一会儿,有些想不明白。

    但也没有过多纠结!

    他正想找个机会和老朱开诚布公的谈一谈,弄明白朱政的身世!眼下,倒算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而对于朱政要请命出征倭国之事。朱标倒是觉得未尝不可。

    以朱政在演武之时展现的本事,加上大明所向披靡的兵锋。想来对付个倭国倒是应该问题不大。

    即使遇到了什么意外情况,大败溃输。

    朱政作为主将,也应该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何况,历经磨砺,方能成就英才。

    父皇也实在是担忧过甚了一些。

    当下,朱标略微沉吟了一下,随后开口道:“既然你如此坚持,孤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父皇那里,却还要费些力气劝说。他老人家毕竟还是心疼你啊。

    这样吧,孤先过去,看看能不能帮你说一说。争取让你得偿所愿,如何?”

    “多谢太子殿下!”

    朱政闻言呲牙一笑,拱手致谢。朱标笑着点了点头。

    随后也不耽搁,当下便向着谨身殿而去。谨身殿。

    刘和已经向老朱复命,说是朱政仍旧执拗不起,非常坚持。但请他稍安勿躁,朱标已经过去劝了。

    可老朱却是哪里能放下心来,焦躁的来回踱步。

    不时看向殿外愈发开始大了起来的雨势,更是焦急如焚。半响。

    就在老朱都忍不住想要亲自过去看看的时候。却见朱标已然是撑着伞走进殿内。

    老朱顿时眼睛一亮,随后大步上前,急忙开口问道:“怎么样了?那混账小子可是听你的劝了?”

    看着老朱着急的样子。

    朱标心中感慨,面上则是无奈摇头道:

    “回父皇,禁儿还孩子执拗的很,颇有主见。儿臣劝了一阵,也是没有奏效!”

    “混账!这个倔小子,非得把咱给气死才如愿不成?”老朱闻言,不由气的破口大骂。

    可骂归骂,却又是心疼的紧。背起手来,愤愤的来回踱步。

    一时间,竞是无可奈何,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见状。

    朱标略微沉吟了一下,随后开口劝道:

    “父皇,依儿臣看,既然麟儿这么坚持,索性就让他去吧。

    左右以麟儿的本事,再加上精兵强将扈从,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大不了,多给麟儿派些得力的亲卫,小心护着也就是了。

    都跪了这么久了,又淋着雨。

    真若是跪出毛病来,父皇舍得么?“说着,见老朱表情有些松动。

    朱标急忙又继续说道:

    “何况,刚才麟儿都和孤说了。

    之所以执意要带兵征讨倭国,乃是为了报答父皇养育之恩。想要为父皇做些事情,稍稍慰藉其心。

    否则,心中实在是不安!

    此诚所谓赤子之心是也,感人肺腑,父皇何不成全呢?“。

    「A」

    文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