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六十二章 黄道浑天
    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的,只要骊山的新家建好之后就可以搬到骊山去住。

    接下来的日子,张阳勾勒着图纸,意外地发现给李世民灌输了要强国富民征服世界的野心之后。

    这个要强的皇帝会把心思都用在发展国力上。

    日子平澹地过了几日,秋风吹到关中的时候,麦酒已经发酵了两遍了,麦酒内的麦芽糖也发酵得差不多了。

    为了增加发酵酒水的醇厚,还特地加了酒曲来帮助发酵。

    在李玥,李渊,李泰的注视下,张阳用几块棉布来过滤,一碗碗金黄色的麦酒便出来了。

    端起其中一碗,张阳递给了李泰。

    这让李泰有些诧异,正兴奋要一口喝下,酒水就快到了嘴边,他又放下了酒碗,姐夫,你自己怎么不喝。

    张阳咧嘴笑着,我怎么知道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怎么样,万一喝坏了肚子怎么办?

    李泰还是犹豫了半晌,最后一咬牙将麦酒一饮而尽,舒坦地长出一口气。

    李渊好奇问道:味道如何?

    李泰啧吧啧吧嘴,好爽口的酒水,就是有些甜了。

    张阳也舀了一小勺,尝了尝确实有些太甜了。

    酒水没有气泡就是黄澄澄的。

    思索了半晌,张阳又去孙思邈的医馆中拿了一些松花,把松花捣碎之后放入酒水中搅和。

    【稳定运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儿前往长安城。

    宫里,李世民正批阅奏章,这个皇帝这两天忙坏了,一边批阅奏章额头还有不少的汗水。

    太监把加了冰块的麦酒端来,陛下,这是骊山送来的酒水,说是今天一定要喝了,放久了就会坏了。

    李世民的目光还在奏章上,他一手接过酒碗便喝下一口。

    酒水刚刚入口,这个皇帝愣了愣,再看黄澄澄的酒水诧异道:这个酒水怎么是这个样子?

    说是用麦子酿造出来的酒水。太监回禀道。

    李世民一口气把一碗喝完,把冰块都送入口中嚼着,再来一碗。

    喏!

    冰爽的酒水入嘴,让李世民的思绪也清明了不少,一口接着一口地喝着麦酒。

    不一会儿三罐麦酒已经喝完了。

    李世民看了眼空荡荡的瓦罐内,意犹未尽。

    就只有这么点?

    都是骊山送来的,说是一年只有这么一次能够喝,是用新鲜的麦芽来酿造的,特意嘱咐了放久了就会坏了。

    酒水不醉人,喝着爽口让人喝下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李世民喝问道:是张阳酿造的?

    太监回禀道:送来酒水的人说是骊山酿造的。

    李世民笑了笑,擦了擦嘴,从批阅奏章的繁忙中抽身出来,还是这个酒水让朕清醒许多。

    这两日为了政事整日忙碌,竟是疏忽了许多事宜。

    朕在宫里忙碌,他张阳还逍遥快活,还有闲情酿酒?

    人比人气死人,张阳的潇洒快活的日子,光是想李世民心里就来气。

    真想把这个小子给抓起来他给朕继续酿酒。

    李世民开口道:要麦芽是吗?

    太监讲道:是需要麦芽。

    李世民点头,让人去收新鲜的麦芽,交给骊山让他们接着酿造这种酒水。

    喏。

    第二天,张阳下了朝刚刚回到家中,就听杨婶说起,魏王殿下和太上皇一早就开始闹肚子,还是孙神医亲自给了两碗汤药这才好。

    再看看小武和李玥,包括自己也喝了麦酒都没有事。

    张阳思量着这才想起来,第一次喝这么多的冰镇酒水,不说肠胃痉挛就不错了,冰淇淋吃多了还闹肚子。

    哪有他们两个人一直不停地喝。….

    杨婶又讲道:还有一事,宫里已经派人去收集麦芽了,陛下有意让骊山接着酿酒。

    张阳点头道:那就让魏王殿下去酿酒吧,反正酿酒的过程他都知道。

    这就去安排。

    李玥梳理着小武的发髻,我不喜欢麦酒,还是我们自家的稻米酒好喝。

    张阳点头,等秋后村子里的稻米都收了,我们家再酿一些稻米酒。

    李玥点头,给小武梳理好发髻便继续专研导数。

    对李玥来说导数的求证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导数的概念对她来说也很生涩。

    求导的过程对她来说是一次质的提升。

    等李玥掌握了导数之后,张阳又觉得自己没有其他的数学知识可以教她了。

    求导函数值的过程几乎就是自己能够教她达到的数学极限境界。

    再往上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已经不是自己能够掌握的了。

    李玥的桌桉上放着一张巨大的纸,这张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

    这些还都只是她草稿。

    她把自己学过的函数知识融会贯通,再一遍又一遍地拿出去套其中的公式一点点推倒。

    木板上的题目画着一条切线,通过函数来阐述对线率上的极尽,这便是李玥的终极目标。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做题算答桉,这是对数学的另外一种认识。

    张阳无奈摇头有点懊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能够教她高考题目就是自己的极限。

    不过看媳妇一脸认真又纠结,一遍遍折磨她的思维。

    这样的情况,又让张阳觉得莫名和很爽。

    太痛快了。

    好一会儿,李玥把自己的思绪从复杂的公式中抽离出来,她揉着自己的眼睛,夫君,我累了。

    张阳收起她的草稿,休息休息吧,今天就到这里。

    嗯。李玥还是闭着眼点头。

    在躺椅上坐下来,看李玥也脱了草鞋躺了上来,看她蜷缩地靠在肩膀上,眉宇间没有了之前的纠结。

    当她睡觉时眉宇舒缓的时候,就说明她睡得很安心。

    夫妻俩相处这么多年了,彼此非常的了解。

    知道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她会做出什么选择,知道她最喜欢的睡姿,也知道她在什么天气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

    夫君,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建新家。李玥枕着隔壁闭着眼呢喃着。

    快了吧。张阳低声讲道。

    嗯。

    当秋季结束的时候,长安城的日子也快到了年关。

    贞观七年最后两个月,一个又一个传令兵在长安城前住马,将边关的军报送入承天门。

    年初时,李世民释放了就要秋后死刑的人。

    如今日子已经到了,这些人全部都回来了,房玄龄还亲自过来确认了一番,年初的这些人一个都没有少。

    都是大唐的好汉,这些男子即便是来长安城赴死也是义不容辞。….

    张阳看着让人为之动容的一幕,长安城围观的居民也越来越多,这二十九人在回到大理寺地牢之前,还朝着太极殿行礼。

    称颂李世民明君的声音越来越多。

    细雪从天空落下,张阳牵着李玥的手问道:冷吗?

    李玥收了收自己的衣袄低声道:不冷。

    再看小武她伸手想要去接住雪花。

    一家子走入朱雀门,在去见长孙皇后之前,一家人去了一趟钦天监。

    袁天罡已经走火入魔了,李淳风解释道:袁道长将所有心力都用在了当初的谜题上。

    张阳看了看袁天罡神神叨叨的状态,要不要劝劝他。

    李淳风摇头,或许这是他这辈子要做成的最后一件事,就算是油尽灯枯也就这么成全他吧,要是阻挠他,他会死不瞑目了。

    带着张阳一家走着,李淳风讲道:也不要去帮助他。

    此刻的袁天罡心气正是最高峰,一个巨大的谜题放在眼前,这是他的毕生成就,自然不会让任何人来阻挠。

    跟着李淳风来到钦天监的另外一个地方,这里放置着一个庞然大物。

    数根巨大的铁轨围绕着一颗球。

    而且还是用铜铸造的。

    李淳风站在风雪中,张开双手讲道:这是贫道这两年的成就,此物名叫浑天黄道仪!

    浑天黄道仪终究还是被李淳风做出来了。

    张阳拱手道:祝贺李道长。

    李淳风大声笑着,此仪分三重,三辰,三环四游……

    听着李春芳解释,张阳看着这个足以记载史册的巨大仪器,笑道:李道长成就在下佩服。

    李淳风拱手道:你的数术之道也让贫道佩服。

    离开钦天监的时候,小武还在为浑天黄道仪震撼。

    李玥小声讲着,听说在灵台也有一个浑天仪,那是一个铁仪李淳风道长能够做出这个黄道仪,也是受过启发的吧。

    或许是吧,谁知道呢。

    风雪眼看越来越大,一家子走入立政殿。

    刚走入殿中一群孩子便拿着自己的作业围了上来。

    看见李玥被一群年幼的皇子公主围着,长孙皇后笑着。

    倒是李世民的神色并不好看,看似是在想着李玥太受孩子们欢迎,实则是在忧心边关情况。

    张阳接过宫女递来的凳子坐下,和小武坐在炉子边取暖。

    李世民沉声道:苏烈和李道彦留在了边关,阿史那杜尔也拿下了于阗之后便是焉耆,吐蕃接连在祁连山叩边,你有什么看法吗?

    大唐和吐蕃终究还是要开战。

    松赞干布是个有野心的赞普,他带领的吐蕃正是整个高原上最鼎盛的时期,现在的他积攒了实力,试要来挑战大唐,证明他这个赞普的实力。

    张阳从食盒中拿出还有些温热的茶叶蛋,先给小武一只,再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只。

    皇后,茶叶蛋不好消化,兕子太小还不能吃。

    长孙皇后笑着点头,她拿出一道旨意,这是给小武的,陛下也已经答应封小武骊山郡主,以后她便是本宫的干女儿。

    张阳躬身行礼,多谢皇后,多谢陛下。

    小武剥好了茶叶蛋,正自顾自小口吃着,她还不知道自己得到了一个怎么样的身份。

    李世民轻轻拍了拍桌桉,吐蕃的事情,你们礼部有什么打算吗?

    张阳先是接过旨意,揣着手讲话,据臣所知,吐蕃的小股兵马时辰来冲撞祁连山,只是松赞干布的试探,他的大队兵马一定在后方,大素也应该快回来了,等他回来在商议接下来的事宜。

    朕听闻了,张大素已经进了陇右道,不出三日就可以到长安城。

    这一走就是大半年,夏天刚到的时候张大素离开长安城去了吐蕃,这一走就是从夏季到了秋季,再到现在的冬季。

    也不知道他在吐蕃大半年都有什么收获。

    李世民再是问道:朕也想试试吐蕃的斤两,这一仗你觉得该打吗?.

    张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