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天子的危险!
萧宸随后看向跪在城门口两侧附近密密麻麻的百姓,他一只手背负于身后,另一只手摊开手掌,指着这些百姓,对赵祯笑道:“兄长,他们都是大宋的百姓,朕不方便僭越!”
赵祯闻言,对萧宸的好感更是增加了几分,他随即转身面向跪在两侧的开封百姓,高声道;“我大宋与大梁乃兄弟之国,两国互为盟友,彼此又都是汉人正统,今日大梁天子入我开封求学,实乃我大宋之福。”
“也更加体现了梁宋一家,传朕旨意,自今日起,见大梁天子如见朕,除军国大事,大梁天子旨意就是朕的旨意。”
梁宋两国如今的形式,两国百姓都有所了解,尤其是今日亲眼见到萧宸毫无顾忌的仿佛在自己国家一般进入大宋境内,更是让大宋臣民感动不已。
而赵祯的这番话也是因为对萧宸好感大增才说的。
“臣等,遵旨!”
文武百官们纷纷弯腰拱手施礼。
“草民,遵旨……!”
百姓们也纷纷乱哄哄的叩首说道。
赵祯见状,满意的笑着点点头,双手虚扶道:“诸位臣民,请起吧!”
“谢陛下……!”
文武百官和百姓们再次道谢之后,才站起来。
赵祯随后看向萧宸,笑道:“朕已经命人在宫内宴殿之一的升平楼为贤弟准备了宴席,另外贤弟的行宫也准备好了,朕让人将延福宫重新整修,11可以供贤弟居住!”
这个世界,别的不说,单就皇宫而言,和历史上的北宋没有什么区别。
延福宫是位于宫城之外,却又和宫城紧密相连的一处宫殿,面积规模极大,几乎有整个北宋大内皇宫的二分之一大小。
不过,历史上这个时候的延福宫应该面积不大,是后来宋徽宗时期才扩建的,而这个世界的延福宫因为是平时皇帝和后妃游玩的地方,所以面积非常大。
延福宫内宫殿、亭台楼阁、鱼池、假山、竹林各种奇花异草和新奇的风景应有尽有。
所有的宫殿和楼阁可以供主人居住的地方足有十余座,其它可以住人的地方也足够萧宸带来的大内侍卫和绣衣卫以及宫帐军和狼军居住。
升平楼和集英殿都是宋朝皇宫中的宴殿之一,集英殿是为了招待文武大臣或者大宋的文人士子准备的。
而升平楼一般则用来准备家宴的地方,所以以楼命名而非用殿,升平二字,顾名思义,也就是歌舞升平之意。
从这些安排上来看,足以看的出赵祯的用心之处了。
萧宸惊讶中带着几分感动之色,用大梁礼节对赵祯拱手道;“劳累兄长费心了。”
大梁礼节中的拱手其实就是揖礼。
大梁按照古揖礼分了三个种揖礼,第一种是天揖,只有正式场合比如萧宸的登基大典,或者官宦,文雅之家成年礼这等正式场合才会使用,还要配礼服正装。
萧宸最常用的是第二种时揖和第三种下揖,第三种是对臣民的时候才会用到的。
现在萧宸对赵祯用的就是用于平辈或者平级之间的时揖,也就是左手在上,手心朝下,从胸前往外平推,微微弯腰三十度左右,起身!
无论哪一种揖礼,都可以用拱手和抱拳来表示,这里就不多细表。
大宋虽然也有揖礼,但无论是哪一种揖礼都只有正式场合或者面对重要的长辈或者上司,才会使用,而且只有士大夫和门阀大族才可以使用。
普通百姓或许都不知道揖礼的规矩,即便如此,士大夫和门阀之间大多也都是平常的抱拳。
或者随着数百年的发展,使用已经改的面目全非的新的揖礼,也就是电视剧中常见的,右手在外,左手在内,手心朝内,拇指藏起,弯腰越四十度左右,起身!
见萧宸的礼节正式,赵祯连忙用相同的礼节回了一礼,起身后,赵祯看了看天色,对萧宸说道:“贤弟,时辰不早了,咱们也别耽误百姓出入城池,先入宫吧!”
萧宸笑道:“也好!”
说着,萧宸看了看赵祯只有一丈宽,两丈长左右的御撵,对赵祯笑道;“兄长,不如上我的御撵吧,毕竟长途行走,比较宽大一些。”
萧宸的这辆御撵马车不是当初那辆宽大的仿佛将一整座皇宫都搬到马车上的御撵了。
而是后来匠作司又重新做的,寝帐也并非是圆形如同蒙古包样式的毡帐,而是用实木做成的可以拼接的一座木制宫殿,四方
四角。
上面还有实木制成的仿佛真实的瓦片一般的屋顶。
赵祯闻言,看向萧宸那辆华贵至极,宽大非常,红墙金瓦的御撵,再看看他自己的顿时有些惭愧。
不过,羡慕归羡慕,他却没有嫉妒,毕竟他也知道大梁的国力在大宋之上,大梁的国情和大宋也不同。
“那朕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赵祯笑着对萧宸说道。
随后,赵祯便带着随行的宫女和太监一起跟萧宸和赵祯上了萧宸的御撵,大军在文武百官和侍卫司亲军的开路下,往皇宫而去。
迭剌括禄这次没有被萧宸带来,随他而来的是四名女官和四名品级在从五品的官宦,以及数百名宫女和小太监。
当初和李映他们差点起冲突的时候,用身体保护萧宸左右的,就是他们八人之一,他们一直轮换守护萧宸左右,日夜不休。
这八人看起来只有十几岁最多二十岁左右,实际上他们都跟随萧宸数十年了,是大梁从小培养保护萧宸的。
这些人个个武功高强,忠心耿耿,就算是萧宸都舍不得让他们老死,加上大梁人口越来越多,统御值也是不断的增长,所以,萧宸也给他们延续了寿命。
萧宸他们是绕到开封北门的景龙门通过宫外街,直接先路过延福宫,萧宸让展昭等人在宋朝皇宫中的大太监的安排下,入驻进延福宫。
宫帐军和狼军在延福宫外东边,和马行街之间的空草地上扎营,每日轮番守护延福宫。
大内侍卫、绣衣卫护军营和宫女太监则是在延福宫内居住,方便伺候萧宸的生活起居。
萧宸自己则在两名女官和两名宦官的保护下,直接往皇宫里的升平楼而去。
文武百官自然也是全程随行。
萧宸的御撵也是从延福宫直通皇宫的拱辰门进入的宫城内。
本来萧宸的御撵这么大,赵祯等人和大宋的文武百官以为要换乘御撵才能进入延福宫通往宫外开封城的晨晖门和延福宫内直通皇宫的宫城城门拱辰门。
却没想到,随行的时候,只是稍作停留,萧宸和赵祯连御撵都没下,只是换到罗汉床上落座喝茶说话。
而外面的狼军将士随意摆弄几下,就见到御撵的车底下放下数根巨大的木桩,支撑着地面,将马车的车轮微微抬起。
随后,狼军将士在外面不知怎么扳动了几个机括,从御撵的左右两侧往里一推,便见到御撵的马车连同马车上的宫殿往中间收缩了一大截。
看的宋朝文武百官眼花缭乱。
原来,这个御撵的马车车板和宫殿都是由两层夹板做成的,可以拼接,也可以跟随要过的地方的大小,随意收缩控制长宽和高度。
赵祯虽然身为大宋皇帝,见多识广,大宋也是以器械制造而成名,但见到萧宸的宫殿缓缓收缩也是惊得目瞪口呆。
萧宸放下茶杯,对赵祯笑道;“兄长,我知道大宋以研发各种器械尤其是弓弩而闻名,兄长不知道的是,我大梁跟大宋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器械的研发使用,和对商贸的重视,847所以,兄长不必惊慌!”
这个世界的赵祯也不过才三十三岁,非常年轻,他闻言,对萧宸说道:“大梁工艺之强,着实令朕叹为观止。”
萧宸闻言,突然想起什么,对赵祯笑道;“这里只有你我兄弟二人,何必还以朕相称?天下至尊不过各国天子,你我乃兄弟
,彼此都知道天子的苦处,现在不轻松一些,难不成在文武百官面前放松不成?”
赵祯听到萧宸的话,感觉言之有理,他对萧宸笑道:“朕…为兄若没猜错的话,贤弟来我大宋是以求学为名,想在亲政之前好好轻松一番吧?”
“大梁人多眼杂,即便微服私访也多有不便,所以才前往大宋,一边增长见识,还可以求学,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游玩吧?”
“竟然被兄长给看穿了,哈哈哈哈……!”
萧宸大笑着玩笑了一句,然后正色的对赵祯说道;“这是其一,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天子稳坐宫中,看似安全,但最怕的就是有刺客行刺,荆轲刺秦就是其中的典范。”
“小弟在离开天京之前,姑母嘱咐,天下最能锻炼人的方式就是密探之间的彼此暗中争斗。”
“这种争斗最能锻炼一个人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还能让人时刻处于警惕中,推理、反推理、观察、跟踪、反跟踪、设陷阱埋伏、看穿陷阱埋伏等等都是密探所必备的手段,而这些也恰恰是最能威胁到我们做为一国之君的安全的手段和方式。”
赵祯闻言,顿时认同的点点头,萧宸说的也确实是真的。
萧宸接着说道:“大梁天京城中,我的身份不方便印象,所以,小弟希望能加入大宋的密探组织,以达到锻炼小弟的作用,这是姑母亲笔手书,兄长请看!”
萧宸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蜡封的书信递给赵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