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六十五章 通古斯的第九道门
    上海法租界老洋房的玫瑰园里,晨露在铜像表面凝结成水珠,顺着周维的铭文滑落。刘臻的指尖轻触铜像底座,金属冰凉的温度下藏着几乎不可察觉的震动——某种低频脉冲,与警徽的玫瑰浮雕共振频率完全一致。

    沈墨将解密档案摊开在石桌上,晨光穿透泛黄的纸页,显露出1945年周维手写的一行小字:【通古斯第九号保险柜的钥匙,藏在最显眼的遗忘之地】。

    “最显眼的遗忘之地……“沈墨的钢笔轻点纸面,“会不会是字面意思?比如博物馆的捐赠区?图书馆的滞销书架?“

    刘臻的警徽突然悬浮,玫瑰浮雕投射出全息地图——西伯利亚通古斯河畔的爆炸遗址被红圈标记,但焦点却落在三百公里外的一座废弃气象站上。

    “不是爆炸中心。“刘臻眯起眼,“周维把东西藏在边缘地带。“

    沈墨的手机震动,胡湘发来的卫星图像显示:黑石资本的残部正在通古斯地区活动,雇佣了当地向导寻找“金属陨石“。更令人不安的是,照片角落里有个穿灰色风衣的模糊人影——本应消散的“秩序载体“竟然重新凝聚了实体。

    “她没死透,“沈墨合上手机,“量子态的生命形式果然麻烦。“

    院墙外突然传来汽车急刹的声音。两人警觉地摸向武器,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刘顾问?我是周雨桐的同事陆子明!“

    铁门外站着穿中山装的中年学者,手里捧着个布满灰尘的标本箱。他的左眼戴着黑色眼罩,露出的右眼里闪烁着与周维相似的神经纹路金光。

    “周教授遇害前委托我保管这个,“他递过标本箱,“说当铜玫瑰与罗盘重逢时,把它交给'混沌的继承者'。“

    箱子里是块通古斯陨石的切片,在阳光下呈现诡异的蓝色晶体结构。当刘臻的警徽靠近时,晶体内部突然浮现出立体的神经突触模型——与北极“种子“的微观结构完全一致。

    “这不是普通陨石,“陆子明的独眼紧盯着晶体,“是某种量子生命体的化石。周教授称它为'宇宙的神经节'。“

    沈墨的金融终端突然自动开机,屏幕上代码如瀑布般流泻:“检测到量子纠缠信号!这东西在主动发送坐标!“

    晶体投射出的光斑在石桌上组成西伯利亚地图,精确标注出废弃气象站的位置。更诡异的是,随着光斑移动,桌上的玫瑰花瓣无风自动,排列成与铜像底座铭文相同的句式:

    【当园丁放下剪刀时,花园才能自由生长】

    陆子明突然按住太阳穴,独眼里金光暴涨:“他们找到我了……快走!“

    院墙外传来数辆车门关闭的声响。沈墨迅速拷贝晶体数据,刘臻则将标本箱藏进战术背包。两人刚翻过后院围墙,就听见老洋房正门被脉冲武器轰开的爆响。

    “陆教授怎么办?“沈墨在巷子里疾跑。

    “他不是真人,“刘臻的警徽显示着身后传来的生物扫描数据,“是周维创造的量子投影,专门等我们来取标本。“

    西伯利亚的寒风吹过通古斯河谷,直升机桨叶搅动着永久冻土上方的雾气。刘臻调整着防寒面罩,护目镜上叠加着胡湘传来的实时热成像——废弃气象站的地下室有五个热源,其中四个呈标准人形,最后一个却是诡异的几何结构。

    “黑石的人比我们早到六小时,“沈墨检查着神经阻滞弹,“但根据能量读数,他们还没打开保险柜。“

    气象站的木门早已腐朽,内部却装着崭新的生物识别锁。刘臻的警徽再次发挥作用,玫瑰浮雕脱离金属表面,嵌入识别槽的瞬间,整个建筑突然轻微震动。

    地下室的铁楼梯锈迹斑斑,但每一步都发出不自然的金属回响——建筑材料里掺了与陨石相同的晶体颗粒。最底层的景象让两人同时屏息:

    四个黑石雇佣兵围着中央的六边形平台,平台上悬浮着与北极“种子“相似但小得多的蓝色晶体。雇佣兵的枪口对准的却不是闯入者,而是他们自己人中唯一的女姓——灰衣女人的仿生体皮肤正在融化,露出底下流动的纳米金属。

    “秩序载体在反抗雇主?“沈墨的枪口在双方之间游移。

    刘臻注意到平台上的凹痕形状:“不,她需要黑石的人做祭品。“

    话音刚落,灰衣女人的手臂突然液化,纳米金属如毒蛇般刺入四名雇佣兵的后颈。他们的眼睛瞬间变成与北极仿生体相同的机械瞳孔,整齐划一地转身,将枪口对准平台边缘的某个隐藏装置。

    “她在强迫他们激活保险柜!“沈墨的神经阻滞弹击中一名雇佣兵,但子弹直接穿过——这些早已不是活人,而是被神经纳米改造的行尸走肉。

    平台开始旋转,蓝色晶体投射出的光线在墙上组成1945年的影像:年轻的施密特和周维站在相同位置激烈争吵,前者手握铜玫瑰怀表,后者捧着气象罗盘。争吵的焦点清晰可辨——

    施密特:【必须锁定所有经济变量的波动!】

    周维:【那等于杀死人类的创造力!】

    影像突然切换,显示出保险柜的真面目:不是实体容器,而是漂浮在平台上方的一个“空间褶皱“。当四名雇佣兵同时向特定角度开枪时,子弹在空气中扭曲消失,随后褶皱如伤口般裂开,露出里面的物件——

    一本皮面笔记本,封面印着《园丁日记》。

    灰衣女人扑向笔记本的瞬间,沈墨的钢笔电极精准命中她的后颈。纳米躯体短暂僵直时,刘臻的警徽突然飞射而出,玫瑰浮雕如刀锋般切入空间褶皱,将笔记本推向另一侧。

    “接住!“刘臻大喊。

    日记本在空中被第三只手稳稳抓住——本该在老洋房消散的陆子明教授站在平台另一端,独眼里的金光形成保护罩,隔绝了灰衣女人的纳米触须。

    “周教授的预测完全正确,“他的声音带着电子混响,“'秩序'果然会不惜一切代价寻找这个。“

    日记本在陆子明手中自动翻页,最终停在某张泛黄的纸上。那是通古斯事件的真实记录,记载着1908年爆炸后,俄国科考队发现的不是陨石,而是一个完好无损的“金属花园“——九朵铜玫瑰环绕中央的蓝色晶体。更惊人的是现场照片:年轻的施密特和周维竟然站在科考队中,面容与1945年时毫无变化。

    “他们不是创始者……“刘臻的血液仿佛冻结,“是继承者。“

    灰衣女人的纳米躯体突然爆裂,化为漫天蓝雾笼罩平台。在能见度归零前的最后一刻,刘臻看到日记最新的一页上,周维的笔迹写着:

    【真正的第九道门在上海静安寺地宫,钥匙是——】

    视线被蓝雾切断。等刘臻再次看清周围时,陆子明和日记本都已消失,只有灰衣女人残破的躯体在平台上蠕动重组。她的声音带着机械合成的嘶哑:

    “你们……永远……找不到……静安寺的……“

    沈墨的补枪让她彻底化为金属蒸汽。平台开始崩塌,整个地下室回荡着周维预先录好的警告:

    【当最后一道门开启时,记得问自己——谁是真正的园丁?】

    返回上海的航班上,刘臻反复查看从平台拍下的残缺影像。放大背景细节后,他在某张老照片的角落发现了关键线索:静安寺地宫的石碑上,刻着与周维铜像底座完全相同的铭文,但落款日期是——

    “1023年?“沈墨凑近屏幕,“比通古斯事件早九百年!“

    胡湘的通讯请求突然接入:“破解了日记的部分内容!周维提到'第九道门'里藏着'原初种子',能重置所有神经控制网络。“

    “但静安寺地宫在2003年就封闭了,“沈墨调出市政档案,“因为出土的宋代文物具有'危害性辐射'。“

    刘臻的警徽突然震动,玫瑰浮雕再次脱离,在空中组成上海地图。这次的红圈标记的不是静安寺,而是浦东金融中心的地下金库。

    “调虎离山,“他猛然醒悟,“周维把真钥匙藏在最现代化的地方!“

    沈墨快速搜索金融中心的设计图:“金库由瑞士安保公司设计,但原始方案是……“她的声音戛然而止,“周维的建筑事务所!“

    飞机降落的颠簸中,刘臻望向舷窗外璀璨的浦东夜景。在这座由金融与科技铸就的迷宫里,藏着比北极“种子“更古老的秘密。而这一次,他们将面对的不再是第七局的残党,而是——

    “真正的园丁。“沈墨轻声说出那个令人战栗的可能性,“从宋代活到现在的,最初的那个。“

    平板上,胡湘刚发来的监控画面显示:静安寺地宫入口的监控摄像头里,有个穿僧袍的背影正抚摸着石碑。当他转身时,手腕上露出的不是佛珠,而是一串刻满楔形文字的铜制玫瑰念珠。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