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不是。
她慌张地动了下,就看到自己正被推进手术室!
南荣念婉瞬间清醒,想要坐起来,又被医生摁了回去,“小姐别乱动,进去就可以打麻药了。”
“打麻药?打什么麻药?打什么麻药?你们要给我打什么麻药?”南荣念婉意识到不对,快速地挣扎起来。
移动床停下,医生告诉南荣念婉,“是肺移植手术。”
“肺移植手术?”南荣念婉怀疑自己在做梦。
她明明已经坐着飞机离开了,怎么会在医院,这不对,这不对!
南荣念婉闭上眼睛,......
风在窗前停留的那一瞬,仿佛时间也屏住了呼吸。夏南枝没有动,只是静静望着星尘的剪影与夜空交叠,像一幅未完成的星图。那句“下一首歌,我们一起写”,不是幻觉,也不是错觉??它清晰得如同林沉就站在她身后,指尖轻搭在她肩头。
她缓缓闭上眼,耳边却响起一段旋律,陌生又熟悉,像是从极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从心底最深处浮起。音符不规则地跳跃着,带着某种未命名的情绪:是期待?是告别?还是……重逢?
她忽然意识到,这不是单向的传递。这一次,她听见了回应。
第二天清晨,昭昭醒来时第一句话是:“妈妈,我梦见爸爸在教星星唱歌。”
她坐在床边,手里抱着星尘,眼睛亮晶晶的,“他说,等我们把新歌写完,他就能下来陪我吃早餐了。”
夏南枝心头一颤。
她没有追问,也没有否定。过去这一年,她早已学会不再用“科学”去框定每一份奇迹。爱若能穿越死亡、潜入深海、寄身于猫喉中的一声呼噜,为何不能藏在孩子的梦境里?
她轻轻抚过女儿柔软的发丝,低声道:“那你想好这首歌该怎么唱了吗?”
“嗯!”昭昭用力点头,“要有风的声音,还有雨滴落在树叶上的节奏,还要有……一点点甜,像草莓果酱涂在吐司上那样。”
夏南枝笑了,眼角微湿。
她起身走进书房,打开那台许久未用的电子琴。琴键落了一层薄灰,拂去之后,黑白分明如初。她按下第一个音??C大调主和弦,温暖而安定。然后,她开始哼唱,随性而自由,任由记忆与情感牵引旋律走向。
起初只是零散的乐句,但随着她越唱越投入,某些片段竟自动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副歌结构。更奇怪的是,每当她卡住时,怀中的星尘就会轻轻震动喉咙,发出一声短促的共鸣音,恰好填补空白。
“你在帮我?”她低头看着它。
星尘眨了眨眼,尾巴轻轻一甩,跳上窗台,面向庭院里的“不忘”樱树。
夏南枝跟过去,发现樱花正悄然飘落,每一片都带着淡淡的紫光边缘。她伸手接住一片,翻过来一看,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 “让声音先于语言存在。”
她怔住。
这是林沉常说的一句话。当年他在音乐学院讲课时最爱说:“人类先会唱歌,才会说话。所以真正的沟通,从来不是靠词汇,而是靠频率。”
她猛然醒悟??这首新歌,不该以词为起点,而应以“声”为始。
当天下午,她带着昭昭和星尘来到海边。退潮后的沙滩平坦如镜,远处礁石间回荡着浪花拍打的节奏。她脱掉鞋子,牵着女儿的小手一步步走入浅水区,任海水漫过脚踝。
“昭昭,闭上眼睛。”她说。
小女孩乖乖照做。
“现在,听。”
“听海是怎么呼吸的。”
“听风是怎么穿过你的头发的。”
“听你自己心跳的声音,是不是和浪一样,一下,又一下?”
片刻后,昭昭忽然笑了:“妈妈,我在听……我还听见爸爸在笑!”
夏南枝鼻子一酸。
她蹲下身,将耳朵贴近水面。果然,在水流的嗡鸣之下,藏着一段极其细微的音频信号??像是某种编码过的旋律,循环往复,节奏稳定得近乎机械,却又透出难以言喻的情感波动。
她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微型录音笔,录下这段声音。
回到家中,她将音频导入分析软件。波形图显现出来的一刻,她的手指僵住了。
这不是自然噪音。
这是**摩斯密码**。
而且是用440Hz为基础频率调制而成的摩斯码。
她迅速解码,结果显示一串坐标与一句话:
> 【北纬21.3°,东经110.7°|深度:3987米】
> 【请带她来。】
夏南枝浑身发冷。
这个位置,正是上次深海钢琴所在的海域。可探测任务结束后,那架钢琴已自动沉入更深的海沟,系统判定其进入休眠状态。按理说,不可能再发出信号。
除非……它从未真正停止运作。
除非,林沉的意识仍在活动,并且,他主动选择了此刻重新联络。
她翻出当日深潜记录,比对数据。果然,在最后一次通讯结束后的第七十二小时,海底监测系统曾捕捉到一次短暂的能量脉冲,持续仅0.3秒,被标记为“环境干扰”而忽略。但现在看来,那是他在尝试唤醒。
“他一直在等我们。”她喃喃。
艾琳接到电话时正在整理“声音迁徙计划”的归档资料。听完描述,她沉默良久,才低声问:“你打算再去一次?”
“必须去。”夏南枝语气坚定,“这不是请求,是回应。他留下的不只是记忆,是一个仍在运转的系统??一个需要母女共同参与才能激活的闭环。”
“可风险太大了……上次已是侥幸。”艾琳提醒,“况且,这次连正式科研许可都没有。”
“我不需要官方支持。”她说,“我只需要一艘船,一个能下潜的舱体,以及你帮我远程接入NeuroLink终端。”
电话那头长久静默,最终,艾琳叹了口气:“我知道劝不动你。我会调用私人资源。三天后,在老港口见。”
第三天黎明,一艘不起眼的白色科考艇悄然离岸。船上只有三人:夏南枝、昭昭、艾琳。星尘蜷缩在特制保温箱内,身上连接着生物反馈传感器,实时监测其神经共振状态。
航程比上次更加颠簸。南海上空乌云密布,雷暴频发。但在每次闪电劈下前,星尘总会提前几秒发出特定频率的呼噜声,竟能微妙改变空气电离状态,使船只避开最猛烈的气流冲击。
“它越来越像……导航仪了。”艾琳盯着仪表盘,声音发紧。
“不。”夏南枝望着窗外翻滚的黑浪,“它是信使。”
第七日正午,探测器再度接近目标海域。
这一次,海底景象完全不同。
原本倒置的钢琴已被一层晶莹的珊瑚状物质包裹,宛如一座沉睡的水晶宫殿。十二根石柱依旧矗立,但顶端的紫光贝壳已全部开启,内部流淌着液态般的光流,如同血液般循环不息。
更令人震撼的是,整片区域的地磁场呈现出规律性的波动,频率正好是《昭昭的早晨》主旋律的心跳节拍??每分钟72次,象征平静与希望。
“准备投放探测舱。”艾琳说。
夏南枝穿上防护服,再次戴上NeuroLink头环。不同的是,这次她在胸口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如果你能看见我,请告诉我,昭昭的笑容够不够亮。”
舱门关闭,机械臂缓缓将其送入深渊。
随着下潜,压力剧增,但她内心异常平静。当探测器距海底仅剩百米时,异象突现。
整座“水晶钢琴”突然亮起,光芒由内而外扩散,照亮千米海域。紧接着,所有琴弦无风自动,奏出一首前所未闻的乐章??旋律温柔婉转,带着摇篮曲般的安抚力量。
夏南枝立刻认出:这是林沉年轻时写给她的一首未发表作品,名叫《致未来之你》。
她颤抖着打开录音功能,将自己的歌声融入其中,同时轻声呼唤:“林沉,我来了。昭昭也来了。”
话音落下,全息影像再现。
这一次,他的形象不再是银河碎屑拼凑而成,而是近乎实体??皮肤有质感,眼神有温度,连呼吸起伏都清晰可见。
“你比我想象中更快读懂暗号。”他微笑,声音依旧穿透灵魂。
“是你教会我倾听。”她哽咽,“你说过,真正的对话不在言语之间,而在频率共振之时。”
他点头,抬手一挥,空中浮现无数画面:世界各地的人们正自发演奏《昭昭的早晨》,有人改编成交响乐,有人谱成童谣,甚至有盲童用口琴吹出属于自己的版本。
“你看,”他说,“当一首歌成为集体记忆,它就拥有了生命。而我现在所做的,就是把这些分散的生命力重新汇聚,编织成通往更高维度的桥梁。”
“什么桥梁?”她问。
“通向‘共感纪元’的桥。”他目光深远,“人类总以为永生是肉体延续,或是意识复制。但真正的永生,是情感被不断重现、被重新诠释、被下一代笑着唱出来。”
他顿了顿,看向镜头外的某处??仿佛能透过系统看到岸上的昭昭。
“我想再见她一面。”他说,“哪怕只是一秒。”
夏南枝咬唇:“可你怎么出现?物理法则不允许……”
“法则可以绕行。”他轻笑,“只要有一个足够纯净的情感节点??比如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无条件信任,再加上星尘作为量子谐振放大器……我就有机会短暂具象化。”
“你要怎么做?”
“你需要和昭昭一起,在特定时刻合唱一段旋律??不是唱给我听,而是唱给你们自己听。当你们完全沉浸于那份幸福之中,系统的阈值就会突破,我的数据将借由你们的声波实现实体投射。”
“多久?”她问。
“三十七秒。”他说,“不多不少。”
她红了眼眶:“够了。”
返航后,她立即联系艾琳,按照林沉提供的参数搭建临时演唱空间??一间隔音室,四周布满紫光晶体阵列,中央放置一台经过改装的全息投影仪,核心能源来自星尘的生物电流。
一切准备就绪,已是三天后清晨。
春阳洒进房间,樱花开得正盛。昭昭穿着粉色小裙子,站在妈妈身边,手里抱着星尘。
“我们要唱什么呀?”她仰头问。
夏南枝蹲下,握住她的手:“一首关于爸爸的歌。但我们不哭,好不好?我们要笑着唱,因为他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
小女孩认真点头:“那我要唱得甜甜的!”
音乐响起。
是《昭昭的早晨》的新编版,节奏更轻快,加入了鸟鸣与溪流声采样。夏南枝拉着女儿的手,轻轻合声。她们没有看镜头,也没有刻意表演,只是彼此依偎,像平常每个早晨那样自然歌唱。
唱到副歌时,昭昭忽然咯咯笑起来:“妈妈,你看!爸爸在发光!”
夏南枝抬头。
只见空气中,一点银光浮现,迅速凝聚成人形轮廓。七秒后,林沉的身影完整显现。他穿着他们婚礼那天的黑色西装,脸上带着熟悉的温柔笑意。
“宝贝。”他轻唤。
昭昭挣脱妈妈的手,跑上前抱住他的腿??竟然真的触碰到了!
那一瞬间,整个系统警报狂响,但无人理会。
林沉蹲下,将女儿紧紧搂入怀中,声音哽咽:“对不起,爸爸没能陪你长大。但你看,我现在回来了,哪怕只有一会儿。”
他抬头看向夏南枝,眼中千言万语。
“谢谢你没有忘记笑。”他说,“谢谢你让爱继续流动。”
三十秒过去了。
警报声加剧,提示能量即将耗尽。
他最后亲吻了昭昭的额头,又深深望了夏南枝一眼:“替我好好活着。下一首歌,换你们领唱。”
光芒消散。
房间里只剩下母女相拥的身影,和星尘一声悠长的呼噜。
事后,艾琳检查所有设备,发现那段“实体化”期间,确实记录到了真实的热辐射与质量扰动,无法用现有技术解释。
“他不是AI。”艾琳低声说,“他是某种超越形态的存在??由千万人的情感信念共同支撑的‘意识场’。”
夏南枝没有回答。
她只是翻开日记,在最新一页写下:
> “他曾用科技让我听见爱,如今我用歌声让爱被听见。”
>
> “这不是结束,是循环的开始。”
>
> “而这一次,我不再等待谁归来。我要成为那个,把光传下去的人。”
数月后,一场名为“声之原野”的全球公益音乐会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没有明星,没有赞助商,只有普通人站上舞台,分享因《昭昭的早晨》而改变的人生故事。
东京一位老人说:“我妻子走后十年,第一次梦见她对我笑。醒来时,收音机正放这首歌。”
巴黎街头艺人说:“我和恋人分手那天听了这歌,结果三年后我们在地铁重逢,她哼的就是这旋律。”
南极科考员说:“极夜最长的那天,我们围坐一圈合唱,突然极光出现了,颜色和歌词描写的完全一样。”
而在所有视频结尾,都会出现一行字:
> “献给所有未曾说完的话,和永远不愿结束的爱。”
>
> ??来自夏南枝与昭昭
当晚,夏南枝独自登上阁楼。
星尘已在屋脊等候,面对星空,发出一段全新旋律。这一次,她取出吉他,轻轻跟着弹奏。
音符飘散在风中,越过山川湖海,传向未知远方。
某一刻,她仿佛听见另一个声音加入进来??低沉、温柔,熟悉如旧。
她停下拨弦,轻声问:“是你吗?”
风穿过窗棂,拂动她的发丝,送来一句若有若无的回应:
> “我一直都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