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亿万网友对‘三系指令没有延迟’争论不休的时候。
当世界各囯对‘三系即时通信’震惊莫名的时候。
抵达月表的3号核动力空天飞机,经过十分钟的飞行姿态调整,终于悬停在距离月面约30米的半空中。
3号机运载了史无前例的800吨物资和建材,该悬停对ai控制系统要求极高。
并且核反应堆可以使用五六十年,3号机机翼引擎,包括尾部双模态发动机,却以小时为单位计算使用寿命。
这也是待飞之前,核反应堆与飞机引擎断开连接,进入待飞机阶段,两者再进行对接的原因。
现在多台动力系统同步操作,对飞机引擎的质量、性能,也极其考验。
万幸三系造物以高品质、高质量、高性能闻名于世,自身还是同步并行处理ai的缔造者。
因此短暂适应后,3号机悬停姿态越来越稳定,最终与月表相对静止。
随后。
3号机开启腹部舱门,将竖立在生活舱的200台小房间,直接从30米高空丢了下去。
简单粗暴的登月手段,令全球亿万观众瞠目结舌,就连弹幕都出现了空白。
旋即。
‘卧槽!’
‘卧槽!’
‘建造师也是人啊,这就直接丢下去了?’
‘虽然待飞阶段向小房间填充防冲撞泡沫,让我意识到登月可能有点粗暴,但万万没想到,竟然粗暴到这般地步,不愧是喜欢大力飞砖的三系!’
‘怎么着也要给个翼装,或者降落伞啊!’
‘月球能用降落伞?’
小余董(该账号由ai控制,余阳基本不用):“这是为了确保月表发射平台建造失败后,3号机依旧可以返航。否则没有发射平台,3号机将会搁浅在月球,等待下一次登月。”
与此同时。
砸落在月面的200台小房间,也就是登月舱,经过三系ai评估之后,齐刷刷开启半透明的小门,从中走出一个个身穿银白色航天服的建造师。
他们身形一致,动作一致,步伐跨度一致,像极了矩阵机器人。
‘这画面,看的我头皮发麻!’
‘忽然有种外星文明入侵的感觉!’
‘这是怎么做到的?’
‘爱了,爱了,今后我黒转粉,无脑支持三系!’
这时。
满屏的弹幕,忽然被直播系统清空。
而落地的建造师们,则借助空投下来的物资,在极短的时间内,打造了一座简易旗杆,并量亮出一面红旗。
紧接着,直播系统响起东方人刻骨铭心的曲调。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200名建造师头戴航天盔,排着四方阵,齐刷刷昂首,看向渐渐升起的红旗。
等到结束。
刹那间,密密麻麻的弹幕直接挤满整个直播画面。
‘红旗.jpg’
‘红旗.jpg’
‘红旗.jpg’
许久。
‘此时此刻,忽然哽咽,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仿佛听到了冲锋号的声音。’
‘东方,崛起!’
‘由衷的感到自豪。’
‘从今天起,我一定要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现在是凌晨3点半,明天还要早起上班,老板组织观看直播,要求全都露脸,我原本心中还有些怨言,但看到这一幕···忽然斗志昂扬,干劲十足!’
‘+1’
‘+1’
‘我再也不骂三系了。’
‘+1’
‘+1’
但很快,满屏震惊表情包。
‘快看月表!’
‘我的天,好快的建造速度!’
‘这、这、这…这是人能做到的吗?三系该不会开挂了吧?’
画面中。
200名建造师分成6支队伍。
一支负责打桩。由于月壤松散、尖锐、干燥,犹如松散的粉末或沙子,月球昼夜温差又极大,约-173c~127c,再加上偶尔会出现微型陨石、剧烈月震,该环节采用大功率电磁感应烧结炉,对现场月面进行烧结、熔融固化,并与三系绕月投放的,已经深入月表5~10米的勘探无人机进行连接,构成‘锚杆→平台←锚杆’的大型平台网络。
第二支负责烧砖。也就是利用大功率电磁感应烧结炉,针对月壤的特性,进行压铸、煅烧,得出类似红砖的‘青砖’。
第三支负责砌筑。建造师们借助三系空间站研发的太空粘结剂,在第一支队伍打造的平台上,将第二支队伍现场制造的砖瓦,采用最传统的砌筑工艺,一块一块的砌在一起,构成墙体。
第三支负责整理内部气囊。房屋修建好,不代表可以居住,必须犹如足球内胆、水壶内胆一样,在内部填充一层十分坚固的‘软装’,用于隔绝外界要素和维持生命系统。
第四支负责搬运建筑保温层。所谓的‘保温层’,其实跟宇宙飞船外壳类似,每块长约3米,宽约2米,需要先将其拼接在建筑外面,再采用三系空间站研究的焊接工艺,逐一完成密封,最终构成可以硬扛导弹、陨石等撞击的王八壳。
所以三系在月球的第一座永久基地,像极了一只趴伏在地的平东大王八。
第五支队伍负责操作施工设备,将各类建材、仪器,运送给前几个分组。
第六支队伍则负责安装开采设备、精炼设备。
如果说,前五支队伍的操作,行云流水,犹如开了加速器。
第六支队伍的操作,则像极了‘糊弄人’。
他们将零散的设备往地上一丢,无需拧螺丝,也无需特意组装,直接一个接一个的怼在一起,一台可以破碎月壤、精炼月壤的装置就完成了。
虽然三系还未宣布可以提炼氦3,但根据整套装置的规模,以及开始挖掘月壤的三推挖机、三推推土机···一天怎么也能处理1000吨月壤。
‘大哥大姐们,为什么我总感觉这个画面非常熟悉?’
‘开局一辆基地车,挖矿、暴兵、造坦克、造战机,横推全球!’
‘卧槽,现实版红色警戒!’
‘不不不,明明是太空版,3号核动力空天飞机降落月球,建造分基地、建造矿石精炼中心,然后反攻母星!’
‘666!’
‘放屁,明明是星际争霸人族剧本!’
‘别闹,谁懂啊,谁能解释一下?’
平东科技局:“月壤烧砖没什么技术难点,砌筑使用的粘结剂也没什么奇特之处,精炼装置的拼接技术又叫铆接,并且是冷铆,或者说,是建造师徒手把钉子捏扁···都很平平无奇。”
‘…’
平东科技局:‘哦,忘了,不是徒手把钉子捏扁,是徒手用特制工具把钉子捏扁。’
‘···’
‘那啥,我比较好奇,为什么要把精炼装置设在月坑边缘?’
‘可能为了方便把废料丢进月坑里,避免环境污染吧。’
而在亿万网友的目睹下。
三系第一座永久基地-一座占地300平方米,造型酷似大王八的房屋,仅用两个小时便拔地而起。
并且设置在旁边的精炼装置,短短两个小时就处理了上百吨月壤···
‘100吨月壤,有多少氦3?’
‘大约2克~3克吧。’
‘这么少?’
‘不少了,整个母星的氦3矿藏量不足50公斤,月球却有100万吨。’
‘100万吨氦3?我还以为几亿吨呢。’
‘想嘛呢,100吨氦3可以满足整个母星的一年能源需求,注意,是能源需求,覆盖电能、燃油、天然气等等,也就是说,月球上的氦3,足够母星用上一万年。’
‘卧槽!’
‘问题是,用2个小时处理100吨月壤,最终得到2~3克氦3,这什么时候才能凑齐100吨氦3?况且这台精炼装置,不一定可以提取氦3。’
‘初次登月,肯定以考查、实验、发展能源为主,等相关研究成熟,等配套能源完善,凭三系的运载能力,或许很快就可以一天处理几千万吨月壤,得到数吨,甚至数十吨氦3。’
‘别吹了,月球环境恶劣,温差大、低重力、强辐射,月尘还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带电吸附性,三系每个十年八载,很难搞出批量提取氦3的生产线。’
‘楼上的,有时间发弹幕,没时间看直播吗?快睁大你的狗眼看看!’
直播画面中。
原本设置在月坑边缘的精炼装置,不知何时多了一个遮阳棚。
并且棚子门口还刻着俩字:船坞。
最离谱的是。
随着建造师源源不断的把建材送过来,棚子很快变成类似木头房的结构。
进而变成采用月壤烧结砖砌筑的钢混结构。
然后船坞俩字也随之变成了‘造船厂’。
这一刻,全球沉默了。
‘不装了,摊牌了,我们三系开挂了!’
‘卧槽,666,帝国时代游戏里的建筑升级!’
‘我看懂了,棚子是一级,木头房是二级,钢混结构是三级!’
‘重点!划重点!前面有人问,为什么要把精炼装置设置在月坑旁边,有人回答说是为了方便处理废料,现在看来,这哪是保护环境啊,这是船坞or造船厂,必须按照地形,设置在海边啊!三系确实开挂了,这是实锤证据之一!’
‘建议把余三元,或者小余董抓起来,切片研究!’
‘楼上的省省吧,现在全世界谁还敢抓他俩啊?他俩不抓你已经是万幸了!’
‘@小余董,出来解释解释?’
‘你@小余董有个卵用,它是ai!’
‘啥?小余董是ai?’
‘我说账号,小余董的账号叫余阳,这个是ai代管。’
‘擦,我还以为小余董很闲,天天刷论坛,发心情···’
‘他闲?他很忙啊,三系那么大,不仅需要处处盯着,还要时不时到现场瞧瞧,避免有人弄虚作假。并且国际上的事、外资涌入的事、意识形态上的事、跟上级对接的事、三系航天的事···据说小余董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我的天!’
‘他还是人吗?’
余阳:‘···’
‘哇,小余董!’
余阳:‘同志们,全新时代即将到来,希望我们一起缔造全新的未来!’
‘加油!’
在无数弹幕的衬托下,三系登月直播正式结束,三系航天计划也告一段落。
但这对全世界的冲击,却远远超过阿波罗计划。
···
东山府。
百校联盟-西江英雄城职工大学02级在校生-张磊,背着双肩背,走出市中高铁站。
其原本是江城大学在校生,为了考进厂内,也为了避免被江城大学开除,每天乘车前往英雄城大学旁听,再乘车返回江城大学宿舍,为了多听点厂内课程,每天吃馒头就咸菜,最终考进集体,被分配到三元通信网络-南河分公司(详见347章、348章、498章)。
而进了三系企业,张磊依旧刻苦上进,并在05年参与西塔星链升级项目、在06年参与‘基于太空发射平台构建卫星中继项目’、在今年全权负责‘地月数据互通-东山府项目’。
今年的这个项目,说简单很简单,无非是推广月球产业。
说难也很难,因为目前月球没什么产业,一切全是概念。
所以这个项目在现阶段的底层逻辑是‘拉投资→创办企业→以概念股的身份登录a股、h股、美股等等→利用金融获得收益→继续拉投资→继续利用金融获得收益→等做大做强,再把总盈利砸进真实的航天工程中’。
到时候会出现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项目失败,全军覆没,所有资金打了水漂。
第二种是项目成功,所有投资者雨露均沾,人人暴富,并缔造几家太空资源开发公司。
张磊作为通信领域的技术研究员,原本并不想承揽该项目。
但厂内高管职位有限,其要么待在三元通信网-南河分公司,等待相同产业出现空缺主管岗,要么承揽该项目,直接跨产业晋级为新主管。
张磊考虑再三,最终在三元通信网负责人-窦老三的强烈建议下,选择了后者。
因为三系发展太快了,现在又侧重航天工程,跑过来肯定比待在三元通信网更有前途。
不过,作为通信领域的科研人员,张磊对‘推广月球产业’倒是有了些许不一样的思路。
比如利用模拟游戏的引擎,搞一款挖矿游戏,玩家在母星玩,后台连接月球基地,矿机在月球挖···
这不仅可以节约ai资源,还可以无偿借助玩家们的大脑,更快更有效的开采月壤等等。
只是这需要仔细筹划,并制定详细的方案。
张磊思索着,拿出职工卡,拒绝了ai推荐给自己的专车服务,徒步走上大街。
他要了解了解全新的东山府。
而此时此刻,大街上遍布三系载人登月的庆祝元素。
3号核动力空天飞机模型、
机组脚踏双轮车登场的场景、
身穿银白色航天服的建造师玩偶、
200台登月舱落在月表的迷你矩阵、
东方总行发行的三系永久基地纪念币···
包括车来人往夹杂的交谈声,也全都与登月有关。
“北美阿波罗计划实施后,北美进入了科技大爆炸时期,现在三系载人登月成功,我们会不会迎来科技大爆炸?”
“我猜肯定会,所以电子产品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降价,又叫去库存,否则新品上市后,就没人买老款了。”
“这么说,我买手机的计划,再推推?”
“肯定推啊,你现在买了,等新款上市,你不就亏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