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间,4月23号凌晨5点。
三元重工。
朦胧细雨随风飘洒,打湿了大地,浸润了这座钢铁丛林般的建筑群,也令天地间多了一丝肃冷之意。
航天发射区。
迎着朦胧晨光,200名三系顶级建造师,身穿重达180公斤的银白色航天服,排着整齐方阵,踏着一致步伐,雄赳赳气昂昂的来到3号核动力空天飞机自动化登机梯入口。
现场五万多名三系职工,或挥舞鲜,或激烈鼓掌,或兴奋呐喊。
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飞快按动快门,记录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登月。
而在内场。
获得授权的东方总台记者,语调亢奋道:
“观众朋友们,观众朋友们,早上好,这里是东方总台…您现在收看的是东方三系载人登月特别栏目。”
“而眼前的这台庞然大物,便是东方第3艘核动力空天飞机。”
“其由三元高科独立设计、研发、制造…”
“在更远处,还有整装待发的第4艘…”
伴随报道,节目镜头切换成广角,持续拉高,不仅拍摄到第4艘,还拍摄到尚未涂装的第5艘、正在焊接机头的第6艘、已经初具规模的第7艘、刚刚进行到骨架的第8艘、即将动工的第9艘…
如此一幕,不仅体现了三系对航天工程的投资力度,还呈现了三元重工的强大建造能力。
5点15分。
咔呲···
伴随泄压阀开启声,首次亮相的3号核动力空天飞机,利用手动机械装置,将永不停息的机载反应堆,与自身动力系统对接。
嗡~~
刹那间。
机翼上由三元高科05年研发制造,07年投入使用的8台新一代超燃冲压喷气式发动机,8个推进口瞬间变蓝。
尾部两台同款‘亚燃/超燃双模态双燃烧室冲压式发动机’,则喷出两条五六米长的蓝橙色火焰。
高温袭来,湿漉漉的发射平台眨眼间被蒸干,并弥漫出笼罩整个场地的水雾。
5点20分。
等水雾散去。
“各就位,登机!”
伴随广播里的通知,200名工程师有序踏上自动化登机梯,逐一进入‘井’字布局的九座生活舱。
生活舱内竖着一台台类似医疗舱、游戏舱的透明单间。
身穿航天服的工程师们,来到单间门口,抬臂刷卡,抬头验证。
然后借助门口的自动化机械臂,佩戴航天头盔,再转身,倒退着走进单间。
等后背贴到后墙,单间的透明小门关闭,内部飞快涌出一种类似液体,又类似发泡胶的乳白色事物,瞬间将工程师们完全包裹。
‘这是什么技术?’
不止十数亿在线观众发出疑问,包括nasa、欧洲航天局、冰熊联邦航天系统,均满头问号。
小余董:“蠢货,这是类似安全气囊的防撞击吸能材料,你们以为是什么?营养液?睡眠舱?”
全球:“…”
[200名乘客已到位。]
[保障系统自检完成,全部合格。]
当机械电子音传遍全场的时候,第3号核动力空天飞机的机长、副机长、3名驾驶员、6名在校实习生、2名随行工程师,身穿深蓝色航天服,怀抱航天头盔,踏着泰坦双轮脚踏车,以品字形阵容,均速来到机头前。
机长抬臂,隔空刷卡。
毫秒之间,机头侧面弹出一个类似球形魔方的电子眼。
机组人员抬头,电子眼分裂成13个,同时一对一进行激光扫描、红外扫描、网络立体扫描…
[3号机组人员完成验证,获得授权。]
[机组人员开始登机。]
紧接着。
机头底部垂下一台升降梯,机长等人进入其中。
2分钟后。
机头内部亮起,透过东方总台的镜头,视野穿过全景挡风玻璃,依稀可以看到驾驶舱布局。
全包围座椅、简约风格操作台、全中文操作界面…
并每个驾驶位不仅配备了拥有磁悬浮形象的独立式ai,还十分贴心的设置了一些符合机长、驾驶员性格、兴趣爱好、个人理想之类的装饰品。
比如国旗、伟人语录、熊猫贴纸、趣味挂件…
5点30分。
第3号核动力空天飞机自检结束,获得三元重工授权,可以起飞。
现场的三系职工们,欢呼声更甚。
抓拍的海外记者们,更是将摁动相机快门的手指,化作了小马达。
5点32分。
造型粗暴浮夸的四轮大脚车,突突啦啦的跑到机头正前方。
旋即车尾翘起一根机械臂,轻轻勾住核动力空天飞机的下巴,将其牵引着进入发射平台待飞区。
5点40分。
发射平台的电磁推进系统蓄电完成,起飞区域竖起一块用于提示的电子屏。
5点46分。
第3号核动力空天飞机加大输出功率,发射平台的电磁推进系统开始做工,之前竖起的电子屏随之倒地。
下一刻。
嗡~~~
一阵刺耳沉闷,甚至令人头晕耳鸣、恶心干呕的持续声响,传遍全场。
无论现场观众,还是观看直播的亲三群体,无不脸色一变。
而反三群体,近乎兴奋的跳起来。
因为第1、第2号核动力空天飞机,从未出现过这种状况。
很快,弹幕解释了原因。
小余董:“是拉多了,有点超载,毕竟这次是去月球建基地,舱内装的全是沉重建材。就像百吨王、施泰尔,启动或爬坡的时候,哪个不憋足了劲,吐着黑烟往前排跑?”
观众们:“···”
5点48分。
第3号核动力空天飞机在电磁推进系统的托举下,缓缓向前移动。
相比1号机、2号机的起飞加速,此次慢了不止一点半点。
并且以往向前推送1500米,核动力空天飞机基本上都会昂头,到了2000米,差不多都可以自己飞。
此次到了2500米,3号机始终不见昂首的动作。
甚至3000米、4000米…
‘卧槽,该不会飞不起来吧?’
‘装太多了,一次运载200名工程师,还有不知多少吨的建材…冒险主义啊!’
‘完了,完了!’
反三群体:‘普天同庆!’
而3号机依旧在电磁推进系统的托举中,加速向前冲。
4000米、5000米、6000米…
‘等等,我记得发射平台的电磁轨道,最多5000米吧?’
‘是4500米,而现在不仅跑过了6000米,还在向8000米冲刺。’
‘再往前跑,就要到拳铺啦!’
‘你们没发现吗,过了5000米,电磁轨道有点往上翘,或者说,3号机在爬坡。’
‘是的,坡度6,现在已经上升50米。’
终于。
3号机越过9000米标识,开始昂头。
等越过1万米,前方猛地一空,不再有轨道,整机也猛地向下一坠…旋即两大八小,总计10台发动机,喷出更浓、更烈、更急促的尾焰,将脱离电磁轨道的3号机,推送向雨过天晴、朝阳初升的蓝天。
弹幕卡顿一秒。
紧接着被文字淹没。
[十里营街道办:热烈祝贺三元重工再创记录,将核动力空天飞机200吨运载能力,提升到800吨!]
[平东科技局:世界运输能力最强的飞机诞生,恭喜3号机!]
[东方民用航空系统:经工业信息、航天系统、巴蜀民用航天基地等多个部门、机构的联合调研、检测,基于三系核动力空天飞机长期以来保持的千次飞行0故障率、0事故率,现向三元重工-1型、2型、3型核动力空天飞机颁发‘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单机适航证’、‘运输许可证’、‘危险品运输许可证’,并向三元重工-航天部,颁发航空运营资质、航天运营资质。]
[三元重工:即日起,韩垓西国际机场新增星际服务专区,目前开通‘母星近地轨道观光’、‘月球近地轨道观光’、‘空间站三日游’、‘空间站七天乐’、‘登月一日游’、‘登月七天乐’,具体费用请通过ai咨询机场客服中心。]
[三元高科:想体验更高端的私人订制航天服务吗?想拥有独一无二的科幻时刻吗?联系我,圆你所有梦想!]
加大、加粗的超级vip广告弹幕,瞬间将网友们的发言遮掩住。
甚至彩色、爆闪的钻石vip广告弹幕,迫使你不得不注目。
‘万恶的余三元!’
···
当3号核动力空天飞机冲出大气层,进入母星轨道,开启蛤蟆跳的时候。
史密斯堡之战,有了新变化。
以北美为首的北约联军,停止火力输出。
等待半小时后。
以北美大兵为主的北约攻坚团,趴在紧急制作的木板上,借助烂泥巴冰封后的表层,滑过被炸烂的铁丝网,或架起重机枪,或支起迫击炮,或携带爆破装置,冲向史密斯堡。
仅剩的1500余名倭兵,当即冲出防御工事,或架起重机枪,或举起突突突盲扫。
短短不到十分钟,双方激战在一起。
论火力强度、战争残酷度,丝毫不次于墨西哥巷战。
但远道而来的北美大兵和北约士兵,显然不如倭兵准备齐全,一个团的上千兵力,越打越少,渐渐耗光。
然而北约联军指挥部似乎对此早有预料,并未下令撤退,甚至要求前线引诱更多倭兵离开防御工事。
终于。
双方激战两个小时后。
十架b52h轰炸机,自南方快速飞来,并投放一连串的航空炸弹。
这些航空炸弹在距离地面2000米处,凌空炸裂,犹如天女散,抛下数十万长约5厘米,粗约1厘米,尾部带有旋翼,整体类似小拇指的迷你炸弹。
迷你炸弹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急速下坠,并利用特殊结构的尾翼,高速旋转。
很快。
它们就像冰雹,密密麻麻的砸落到地面,几乎覆盖每平方米。
即便五六厘米厚的钢板,亦被洞穿。
猝不及防的倭兵,包括幸存的北美大兵,瞬间变成筛子,无一生存。
原本激烈如火的战场,也陡然安静下来。
北约联军指挥部迅速下达新的作战指令,“冲上去,拿下史密斯堡!”
很快。
北美使用违禁武备-懒狗炸弹的新闻,冲上热搜榜第二名。
但不到半小时。
北约联军全军覆没,北约联军总司令被俘虏的消息,又上升到热手榜第三名。
无它。
当北约联军冲进史密斯堡的时候,倭岛远征军45万主力,根据西海岸倭岛舰队提供的地图,耗时2个月,终于徒步穿过阿尔伯塔省北部的山林,抵达加拿达第五大城市-埃德蒙顿。
随后切断北约联军的补给线,并联合西海岸舰队的直升机、战斗机、轰炸机,以合围之势,围剿史密斯堡外面的北约联军。
北约联军本就兵力不多,进攻史密斯堡又折损十之八九,面对倭岛主力的进攻,毫无反抗之力。
这个时候。
需要南下的阿拉斯加舰队,在阿拉斯加湾遭到深海鱼雷的阻拦。
需要北上的第三舰队,依旧在洛杉矶补给。
至此,倭岛彻底掌控加拿达西部、西北部,并入驻温哥华、埃德蒙顿,开启1亿移民计划。
而加拿达担心倭岛一路向东,直达温哥华,于是当天炸毁了安大略省-五大湖区域的铁路,以及破坏了中部的所有桥梁。
北美也迅速切断西北角-华盛顿州通往温哥华的铁路,以及封闭北方边境州进入加拿达的一切通道。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
加拿达紧张了。
北方共和紧张了。
南方共和主导的五角楼,更紧张了。
加拿达开始征兵,数量高达百万,要求所有移民必须参与保卫战。
北美开始征兵,数量高达30万,开出‘移民参军两年,即可拿到绿卡’的优厚条件。
倭岛开始大范围征兵,没提数量,但征兵目标涵盖16岁~38岁的所有男性。
当天晚上。
三方又在母星联合会议吵吵起来。
史密斯堡之战,改善了倭岛在加拿达西部、西北部的处境,几乎相当于令倭岛远征军在加拿达站稳跟脚。
史密斯堡之战中,奔赴极地作战的北约联军,严格来说,作战能力远远比不上准备齐全的倭岛先遣队,再加上墨西哥战役,北美需要倭岛填线…这一切又令倭岛感觉到‘北美不过如此’。
因此在母星联合会议上,原本对北美唯唯诺诺,恨不得把北美当爹的倭岛代表,直接无视加拿达,用蔑视的目光,斜视北美代表。
意思很简单,也很明了:你打不过我!
北美代表何曾受过这鸟气,当场带着北约的小弟们,一拥而上。
倭岛代表孤立无援,当场被打折了四肢,被踩塌了胸膛,被一只高度疑似三系的大脚丫子踢折了脖子,若非以色国代表联系了急救车,怕不是要死在现场。
而三系代表,包括三系地区代表,一边高喊‘文明’,一边开直播看乐呵。
这便是热搜榜第4的新闻。
但很快,该新闻掉落到第5。
因为第1名被三系成功登月霸占。
···
4月26号。
经过3天的蛤蟆跳,3号核动力空天飞机终于抵达月球轨道发射平台。
短暂检修之后,又穿过月球外逸层,进入月球空间。
这个外逸层类似母星大气层,但月球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大气层,只有一层由气体分子组成的外大气层。
穿过后,便是月球真空环境。
因此3号核动力空天飞机关闭机翼4对发动机中的3对,又将尾部的两台‘亚燃/超燃双模态双燃烧室冲压式发动机’,转换成亚燃。
这两项操作,在ai系统和自动化设备的帮助下,切换的十分丝滑。
降落在月表的过程,通过直播呈现给观众,也就变成了一步到位,看起来十分流畅,却又令人感觉怪怪的,如同在地表。
并且直播间的信号,没有延迟!
‘卧槽,三系登月,该不会是造假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