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农业狂魔》正文 第623章 史密斯堡
    4月22号上午。

    史密斯堡。

    晴空万里的蓝天下,回荡着凄厉的防空警报声。

    白雪皑皑的大地上,遍布爆破残留的烂泥坑。

    昔日萧瑟的小镇,经过小半年的紧急建设,刚刚升级为钢铁堡垒,又在昨晚的狂轰乱炸中变得满目疮痍。

    北约联军饱和式打击结束后。

    倭岛远征军第1先遣队,怀抱各自武备,蛰伏在钢混结构防御工事内,静静等待即将冲上来的北约联军。

    工事内漆黑一片,空气浑浊,仅有手腕上的单兵显示设备散发出淡淡荧光。

    工事外,北美第10山地师的54门105毫米榴炮,与8门155毫米榴炮,开始轮番咆哮。

    而伴随螺旋桨划破气流声,时不时冒出几架北美无人机,猛地撞在防御工事外面的钢混掩体上,发出阵阵巨响。

    但这只是一种饱和式打击过后的探测。

    类似手指敲击墙体,瞧瞧哪个地方存在空腔。

    如果北美无人机在殉爆之前传回去的数据,没有被倭岛干扰,并被北美信息作战部队接收。

    被探测的地方一旦被北美作战系统标记,很快就会迎来钻地导弹的攻击。

    然后该区域内,所有蛰伏的倭岛士兵集体板载。

    当然,倭岛并非只有挨打,没有反击能力。

    在后方大奴湖区域,一枚枚超强抗干扰导弹,拖着类似钓鱼线的导线,迅疾且精准的飞向北美榴炮阵地,以及北美无人机释放点。

    或重创目标,或被北美反导系统拦截,或因导线断裂变成哑弹。

    如果说。

    海湾战役、阿富战役、伊拉氪战役,是现代化战争的起点。

    非洲S1、S2赛季,是现代化战争的调整阶段。

    那么,墨西哥战役,则是现代化战争的巅峰时刻。

    而吸纳以上战役经验,以及亲身经历过墨西哥战役的美倭,现如今为了胜利,又用各种全新的战争工具,将现代化战争推向了更高层次。

    比如倭岛采用三系建材打造的防御工事。

    其又叫蜂窝式防御网,每个单元设有30人,配备电磁脉冲屏蔽层、热信号分散系统、震动缓冲地基。

    比如北美采用三系电动牙刷、电动成人玩具组装的无人机。

    其又叫自主式作战飞行器,装备了防积雪静电干扰系统、反拦截动力装置、自主分析识别作战平台。

    可以说,双方任何一个,只要后勤不出问题,都可以吊打现在的欧洲和冰熊。

    所以利用各自AI解析西塔星连,又通过西塔卫星目睹战争过程的欧洲和冰熊,对北美没什么感觉,毕竟是世界霸主。

    但对倭岛却产生了戒备。

    尤其最近几个月,随着东方教育系统与百校联盟全面接轨,三系教育内部普及的北冰洋视角世界地图,顿时成为全网最热门话题。

    按照全球网友的分析,如果将北冰洋作为世界中心,北极圈向外2000公里内的国家,都会因北极航线带来的便捷,加快发展。

    这种发展,不只是自我提升,还包括世界中心转移后,新一轮虹吸效应从赤道、南半球等地区,席卷过来的财富。

    包括贸易、投资、移民。

    只不过,犹如大航海时代发现美洲,全新的世界中心也肯定会爆发战争。

    倭岛进入加拿达西北部,就是很好的例子之一。

    说白了,无非是抢占有限的‘北极圈席位’。

    那么,其它囯家和势力为了财富,必然也会大打出手。

    这就会导致母星开启新一轮洗牌。

    进入北极圈2000公里的囯家,未来注定成为发达囯家。

    进不去北极圈2000公里的囯家,未来注定走向衰败,直至破产。

    基于此。

    目前处于圈内的囯家,比如冰熊、北欧,怎能不紧张?

    而敢于挑战圈内囯家的倭岛,也就成为众人眼中的刺头。

    所以干掉刺头,杀鸡儆猴,震慑全球,有利于圈内国家的生存。

    也因此,北欧原本声称‘永久中立’,由国际犹资掌控的瑞典、芬兰,趁机宣布申请加入北约。

    北美在这个节骨眼上,眼看有人来投,哪会拒绝。

    于是。

    4月22号中午,瑞典、芬兰,先后成为北约第32、33个成员。

    这令一心想要加入北约和欧盟的乌熊,心中格外酸涩,却又不得不在国际上鼓掌祝贺。

    …

    另一边。

    北约联军聚集点-埃德蒙顿。

    受‘墨卡托投影法’影响,世界地图中的加拿达,看起来比北美大得多。

    但实际上,加拿达的南北长度,远比北美小得多。

    就像西部。

    北端为‘与北冰洋接壤的育空高原’,南端为与‘北美接壤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又像中部。

    北端为‘与北冰洋接壤的西北地区’,南段为‘与北美接壤的艾伯塔省’。

    之所以如此划分地区,无非是极地环境,人烟稀少。

    也所以,加拿达除了邻近北美的区域,北方没有任何道路。

    而史密斯堡坐落在西北地区与艾伯塔省交界处。

    距离其最近的交通要地,是南方800公里外,艾伯塔省南部的首府-埃德蒙顿。

    由于北美尚未从倭岛手中夺到制空权,又不敢令士兵们抬着各类武器,徒步走过化冻期的山林、冰原,跨越800公里奔赴史密斯堡作战。

    于是北美安排了大量直升机,冒着被击落的风险,将聚集到这里的北约联军、安保公司、国际佣兵等等,输送向史密斯堡。

    这个过程,犹如北美用无人机敲墙,试探倭岛防御工事,再用钻地导弹干掉躲藏在掩体内的倭兵。

    倭岛为了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也从加拿达西海岸的舰队中,抽调大量倭兵,携带单兵导弹、专用无人机,躲藏在深山老林里,暗中袭击北美运输兵力的直升机。

    如此背景下。

    倭岛设置在史密斯堡的1.5万先遣队,十不存一。

    北美送向史密斯堡的直升机,平均10架里面幸存1.5架。

    因此。

    4月22号下午3点。

    当双方地面部队在冰原上接触的时候。

    倭岛部署在史密斯堡的兵力,仅剩不到1300。

    北美能拿出手的战斗人员,也不超过1万。

    不过,对北美来说,北约联军优势依旧很大。

    于是发起攻坚战。

    然而,当北约联军的步兵们,在北美榴炮的掩护下,进入史密斯堡前先后,直接傻眼。

    化冻期的冰原本就不怎么坚固,被榴炮和无人机轮番轰炸后,遍地都是松软冰渣,以及一洼洼尚未上冻的冰水。

    若想躲避堡垒内的倭岛火力,北约联军必须从冰渣、冰水里匍匐过去。

    问题是,匍匐过去之后,枪械内部的子弹和零部件,必然被冻住。

    到时候还怎么打?

    直接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