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58章 援军抵达
    轰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由小到大,慢慢变成天崩地裂的声音。

    沐天波、吴三省、陈幕和一众明军将士,立马回头。

    所有人,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可是,那无数的、招展的大明军旗!那森森反光的铁甲!

    不是明军,又能是谁?

    特别是,那面杏黄色的大纛龙旗,让沐天波、吴三省、陈幕三名铁汉,全泪目了。

    “来了......”

    “终于来了......”

    “陛下来了......”

    沐天波、吴三省、陈幕三人同时大吼。

    一众浴血奋战的明军士兵,也高声大吼:

    “援军来了.......”

    “陛下来了......”

    他们等了好久,盼了好久,终于等到了,盼到了。

    按照塘报,崇祯大军,将在三日之后抵达。

    沐天波、吴三省、陈幕都没想到,崇祯大军居然提前三天到达。

    在这最危险的时刻,三天的时间,相当于救了所有人的命。

    一时之间,明军士兵,个个士气大涨!

    正想撤退的他们,一时间,竟然想反攻。

    “听我命令!”

    “全军反击!”

    “给我杀......”

    吴三省手提陌刀,大吼一声。

    一众明军,立马打开寨门,冲出营寨。

    个个如猛虎下山,潮水一般,冲向缅军。他们要在崇祯皇帝面前,在明军兄弟面前,拿出自己的血勇。

    一时之间,缅军也懵了。

    明军援军一到,缅军士气先泄了七分。

    就这么点明军,没枪、没炮的,就凭一座座凭空冒出来的简易营寨,就靠一万多人,在他们二十大万大军,以及火枪、大炮、象兵、弓弩兵......的猛烈攻击下,都退而不败。

    此时数不清的明军援军杀来,这仗,还打得赢么?

    缅军一泄气,就更挡不住不要命的、士气高涨的、志在复仇的明军。

    莽应里、狄哥美罗、明康、李定国四人压阵,也压不住慌乱后退的阵脚。

    高耸如山的大象,也敏锐感知到对面的怒火,也嗡呜......咆哮着,甩动着鼻子,摇动着长牙,吓得连连后退。

    塔台上的缅军弓箭手,被掀下来几个,摔个半死。

    粗壮如柱子的大象腿,一脚、一脚,将后撤的缅军,踩死踩伤无数。

    一众缅军步兵、火枪兵,个个慌不择路,人人你推我挤,摔倒、压死、闷死者,又无数。

    远处,骑在白象王身上的缅王莽应龙,看到明军援军抵达、缅军不断后撤,知道大势已去。

    叹息一声,下令道:“鸣金收兵!”

    “叮叮叮......”

    “叮叮叮......”

    “叮叮叮......”

    缅军惊慌后退之时,后阵,突然响起鸣镝之音。

    莽应里得到命令,立马率领众人,迅速撤回缅军大营,紧闭寨门,严防死守。

    缅军和明军,攻守之势,易也!

    缅军撤退之后,沐天波、吴三省、陈幕也急忙率军回营,去拜见崇祯皇帝。

    “臣沐天波,拜见陛下。”

    “臣陈幕,拜见陛下。”

    “末将吴三省,拜见陛下。”

    “黔国公、陈员外、吴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崇祯呵呵笑着,急忙上前,将沐天波、吴三省、陈幕扶起。

    “黔国公,诸位将军,”

    “黔国公,以两万兵马,对抗莽应龙二十万大将军,不简单呐!”崇祯感叹道。

    沐天波感慨道:“全仰仗陛下派来陈员外,采取三国东吴大都督陆逊的山寨连营战法,臣等才坚持到陛下大军到来。”

    “否则,末将早已穷途末路,不知计将安出。”

    王永吉、吴三桂、李忠、李性忠……一众猛将,也都大笑起来。

    “黔国公,目前,战局如何?”

    “回禀陛下,马宝将军,率一部骑兵,已深入敌后,联络木邦宣慰司、车里宣慰司的刀氏、孟养宣慰司的思氏,以及南甸、干崖、陇川一众土司,共同抵抗缅军,袭扰缅军粮道。”

    “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三位将军,也与臣取得联系。”

    “李定国、孙可望招降了一部缅军,和马宝合兵一处,正与缅军骑兵将领卓吉厮杀呢。”

    “李定国将军,还潜藏在缅军阵前,臣最担心的,就是他的安危。”

    崇祯点点头:“三位将军,着实辛苦。”

    “朕大军到来,明日开始,全线反攻。”

    “朕定要让莽应龙,尝尝大明军队的厉害。”

    “陛下威武!”沐天波立马吹捧一句。

    又提醒道:“陛下,缅军所依赖者,一是皮甲象兵。二是西洋火枪。三是葡萄牙红夷大炮。”

    “洋枪火炮,自然没有大明燧发枪和大明车炮厉害。”

    “只是那披甲战象,象皮坚实、象甲坚硬,是最强的盾牌。”

    “而且,缅军战象,数量庞大,不下五百头。”

    “这久,缅军攻寨,山路狭窄,施展不开,每次只有几头打头阵。”

    “若是全部摆开,铺天盖地而来,很难抵挡,还请陛下明察。”

    崇祯笑笑:“黔国公果然有心之人,探查如此仔细!”

    “朕早听说,缅军战象的厉害。”

    “呵呵......这次来,正好领教领教。”

    随即,看向神机营主将李忠:“李忠将军。”

    “末将在。”

    “大明车炮,跟上来多少辆?”

    李忠急忙出列:“回禀陛下,大明军器局,送来了两百门大明车炮,都跟了上来。”

    “加上末将带着的八十六门,一共两百八十六门。”

    “赶到营寨的,有七十五门。”

    “剩下的,跟在路上。最迟明日拂晓,便能抵达。”

    “两百八十六门大明车炮?”

    “这么多?”

    ......

    吴三桂、沐天波、李性忠.......一众文臣武将,都听得一愣一愣的,感叹不已!

    特别是吴三桂、胡心水、夏龙山三人,他们关宁军,才有十几门大明车炮,就已经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存在。

    若两百八十六门大明车炮一起上,那还不得把对方炸个稀巴烂?

    试问这天下,还有谁?还有谁挡得住?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