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43章 崇祯兵不血刃,尚可喜进驻开城
    金迪咬咬牙,想想崇祯皇帝的承诺,心中立马有了莫大的勇气。

    甚至,瞬间将生死置之度外。

    突然,一把拉开衣服,露出左臂上的箭伤。

    巨大的伤疤,让金大中和一众朝鲜兵,都啧啧不已。

    金迪压着牙道:“不瞒将军,在宁边大都护府,末将身受重伤,情知必死。”

    “明军抓住我之后,知我是将。便欲用末将之头,在平壤城下祭旗。看我受伤,还找郎中,专门治疗。”

    “到平壤之后,谁知大明的皇帝,竟然来了。承诺,给我们兵,给我们田,给我们粮,让弟兄们活命。”

    “不是我吹嘘,一个天朝上国的皇帝,竟然如此仁慈、如此坦荡、如此宽容,是兄弟万万不敢相信的。”

    “这是大明皇帝给将军写的信,还请将军过目。天朝上国皇帝说了,他们的目的,是讨伐金大王,为李大王、李世子报仇。”

    “将军若投降,为平壤主将,仍可统领一众兄弟。一众兄弟,人人都有恩田。而且,以后抓到朝鲜兵,也全部交给将军统领。”

    金迪把前因后果,全说一遍。投降后的好处,也娓娓道来。

    还特别表明,他不是一开始就投降的,是要被拿来砍头祭旗的,始终与金大中站在一起。

    他之所以投降,也是为了兄弟们好,是来送信的,不是来当奸细的。

    说完,竟直接递上崇祯的征伐檄文。

    趁着金大中看檄文,又大义凛然地道:“实话告诉将军,兄弟我已经答应大明皇帝,投降大明。”

    “此番入城,正是受天朝上国皇帝所托,把好消息带给将军和兄弟们,让将军和兄弟们作主。”

    “末将人头,也一并交由将军处置。是杀是剐,末将绝无怨言。”

    肚子里、脑子里的话说完,金迪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畅快。

    他也完全没想到,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变得这么大义凛然、能把生死置之度外、句句说的都是情真意切的心里话。

    或许,他已经完全被崇祯皇帝折服,就连思想都已改变。

    “看着,条件还不错!”金大中看完檄文,淡淡说了一句。

    随后,又忧虑道:“可是,怎么才能保证,他们遵守誓言,不会反悔呢?”

    金迪冷冷一笑:“将军,咱就五千兄弟,城外,可是有二十几万精锐明军。”

    “他们一百门大炮,可是对准了七星门。”

    “将军也知道,这七星门城墙,五十年前,就被李如松轰塌过。”

    “五十年之后,天朝上国的大炮,更厉害,火力更猛。这七星门,还保得住吗?”

    “况且,金大王、尚王爷、大老他们几个,都是天朝上国皇帝的手下败将,是被赶回来的。”

    “大清的摄政王、豫亲王、肃亲王,个个杀神,牛得不行。那又怎样?还不是被天朝上国皇帝全部灭了。”

    “你以为,他们在朝鲜,能挡得住吗?”

    “兄弟觉得,他们这会儿,全吓尿了。要不然,将军被围这么久,他们为何不救?”

    “这可是平壤啊,平壤不存,汉城焉能存?”

    “兄弟们若是死战,岂不是自己拎着脑袋,冲上去当炮灰么?”

    金大中眨着眼睛,有点不认识眼前人的感觉。

    笑道:“金迪,你小子,啥时候变得这么能说会道了?”

    “啊……”金迪也有点懵:“将军,你是同意啦?”

    金大中扫一圈,看着周围一众期盼的眼睛,笑道:“你都说了那么多,老子再不同意,还不得被兄弟们给扔下城?”

    “将军,真神人也!”金迪也立马送上彩虹屁。

    崇祯和一众将士,在七星门外等待,李忠等得有些不耐烦了:“陛下,不开几炮,这些朝鲜狗,不会知道明军的厉害。”

    “末将请命,轰它几炮,给金迪将军助助威。”

    崇祯摇摇头:“不急,城内守军不多,粮草估计也不多。轰塌了,还得咱们修,得不偿失。”

    正说话间,城头朝军的旗帜,被纷纷丢下城来。

    很快,七星门打开了,金大中自缚双臂,跟着金迪,走了出来。

    金大中看穿黄金叶明甲的崇祯,扑通一声跪地:“罪将金大中,愿携平壤五千兵马,归降陛下,唯陛下之命是从。”

    “好……”崇祯大喜,急忙一把扶起,亲自解开绳索:“金将军,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朕今日,特封金将军为平壤总兵、金迪将军为平壤副总兵。”

    “所有归顺将士,均赏恩田十亩,赏赐银票十元。”

    “谢陛下圣恩!”金大中、金迪大喜,急忙谢恩。

    果然,大明皇帝不欺人也。

    “陛下,末将请命,率平壤兵马,为陛下当前锋、打头阵,去打黄州、海州、开原,为天朝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金大中的算盘打得响亮,他要拿着崇祯皇帝的檄文,一路劝降下去。

    他相信,这么丰厚的条件,一定会吸引很多人来归顺,一定会劝降很多城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时候,所有的朝鲜兵,都将归于他的麾下,这不是,赚大发了。

    呵呵……等明军撤了,朝鲜他最大,说不定,新的朝鲜王,就是他金大中。

    金大中这么一说,崇祯突然有了主意。

    “金将军才刚刚归顺,就想着为朕立大功,其心赤诚,苍天可鉴呐。”

    “不过,金将军五千兵马,去打头阵,朕于心不忍。”

    “这样,朕先前,派了唐王、平辽伯,去收平安东道、咸镜北道、咸镜南道各城池。”

    “金将军正好引兵前去,劝降一城,就算一功。”

    “劝降兵马,全归金将军指挥。朕估计,三道各府走完,金将军麾下,至少三万雄兵。”

    “三万!”金大中大喜。

    他最多就是统领五千兵马,大多还是抓来的。

    金自点两万兵马,就当了朝鲜王。他的三万兵马,岂不是王位非他莫属。

    而且,平安道是他管辖,一句话就能开城门。咸镜南道、咸镜北道已被隔绝,劝降也非常容易。

    而且,这一路,不用打仗,可以保存实力。

    到时候,这三万兵,就是他金大中争夺朝鲜王,最大的资本。

    “臣遵旨!”金大中急忙大声领旨。

    崇祯立马下一道旨,交给金大中、带给唐王和平辽伯。又派锦衣卫指挥同知徐缺,跟着金大中前去,说明情况,协助收城。

    金大中大喜,立马和金迪、徐缺,率领五千兄弟和一众锦衣卫,去追唐王和平辽伯。

    崇祯则率领一众文臣武将,浩浩荡荡开进平壤城。

    几乎就在同一天,尚可喜也率领忍潘藩主阿部忠秋、萨摩藩主岛津光久、京畿防御使申景禛,统帅六万大军,进了开城。

    同时,尚可喜也接到了平壤城破的坏消息。

    他终于,又要和老对手,见面重逢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