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15章 观水城:崇祯考教郑成功
    蓬莱军港,始建于宋,为防御契丹入侵而建,初称“刀鱼寨”,停泊大宋战船。

    大明洪武九年,为御倭寇,扩建水城,为“备倭城”。

    万历年间,增筑城墙、炮台,成军事要塞。

    水城规模宏大,设计精密,有水门、防波堤、平浪台、码头、敌台等军事设施。

    蓬莱水城统辖山东登州、文登、即墨三营及二十四卫所,最高兵力近六万,是大明北方最坚固海防线。

    海城内可停泊战船、操练水师,是名副其实的海军基地。

    同时,是沟通辽东、朝鲜、日本的海运枢纽。胶东、辽东粮运航道,也是从蓬莱水城出发。

    那个吟唱“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倭寇噩梦、大明战神、左都督左少保戚继光,就是登州蓬莱人。

    崇祯进入蓬莱,锦衣卫指挥同知徐缺,先入水城禀报。

    安南伯郑芝龙,立马率领大儿子郑森、二弟郑芝虎、四弟郑芝凤、以及大将施福、甘辉、李魁奇、杨六、钟斌八员水师大将,前来见驾。

    “末将郑芝龙,参见陛下!”

    “哈哈……安南伯,快快请起。诸位将军,快快请起。”

    “谢陛下圣恩!”郑芝龙急忙带八员大将,起身而立。

    崇祯一扫众将,个个龙马精神,虎背熊腰,心中甚喜。

    特别是为首的一个年轻猛将,生得剑眉星目,英姿飒爽,挺拔如松。

    不由得赞道:“好一位少年英雄!此乃……?”

    郑芝龙忙答道:“陛下,正是犬子郑森,自幼熟读经史,亦习武艺,自幼以戚继光为偶像,常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末将郑森,参见陛下!”

    崇祯的目光,牢牢锁在郑森身上,细看之下,郑森眉宇间,既有熬夜苦读的书卷清气,更不乏战场磨砺的英武锐气,更难得一种由内而外的赤诚、热忱。

    “好……好一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崇祯抚掌大笑,朕告诉你:“戚将军同宗后代,有两员猛将,已经做到了神机副将的位置。”

    “当前战事频发,正是少年英雄杀敌立功的好时机。”

    “朕得这么多少年英雄,如井喷般涌出,实乃大明之幸。”

    郑森依言抬头,目光清澈而坚定:“陛下谬赞,末将愧不敢当。”

    “戚少保功业彪炳,乃末将毕生仰望之星辰。”

    “末将唯愿追随父帅,效忠陛下,驱除鞑虏,荡平海寇,复我大明海疆!”

    “说得好!”崇祯心中激荡,这一趟蓬莱之行,千里驱驰,他终于走对了。

    “安南伯,你养了个好儿子!”

    “郑家满门忠勇,国之柱石也!”

    郑芝龙连忙躬身,脸上满是自豪:“陛下,天恩浩荡,犬子得蒙圣上垂青,乃郑氏之荣!”

    “臣等父子兄弟,愿为陛下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郑芝虎、郑芝凤立马齐声应和:“末将,愿为陛下效死!”

    崇祯连连点头:“郑森、郑森,枝繁叶茂,林木森森!”

    “这名字,好是好,就是不够霸气!”

    郑芝龙、郑森一怔,不知道崇祯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拿别人的名义开玩笑,这合适吗?

    除非,你是皇帝!

    “安南伯,不若,就叫郑成功吧!”

    “成功……”

    “马到功成!”

    “大功告成!”

    “功成名遂!”

    “我大明水师,荡平海波,船到功成!”

    郑芝龙、郑森大喜,急忙叩谢:“谢陛下赐名!谢陛下圣恩!”

    郑芝虎、郑芝凤及一众大将,也跟着大喜。

    半年前,才封父子俩为安南伯和山东总兵。这回,又亲自赐名,崇祯的恩宠,直接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众大将,急忙围住郑森道喜:“郑成功,祝你马到功成,歼灭贼寇!”

    “郑成功,祝你功成名遂,护卫大明!”

    “郑成功,祝你荡平海波,圆梦封侯。”

    ……

    蓬莱军港,一时洋溢在胜利的喜悦氛围之中。这赐名的“成功”二字,仿佛比受封安南伯、山东总兵,更加让人振奋。

    “陛下,臣请为陛下先导,视察水师。”郑芝龙急忙请命。

    “有劳安南伯。”

    “陛下,请……”郑芝龙急忙在前引路。

    一行人,快步登上蓬莱水城坚固的城垣。

    海风猎猎,吹动崇祯龙袍、诸将甲胄。

    俯瞰下去,整个蓬莱水城尽收眼底,其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精巧,远超崇祯想象。

    郑芝龙如数家珍,指点介绍:“陛下请看,此乃主水门,宽逾十丈,深可通巨舰,乃舰船出入之咽喉。”

    “两侧敌台,暗藏弓弩火器,纵有敌舰强行闯入,亦难逃覆灭。”

    “远处那道、延伸入海的石堤,是为防波堤。可御风浪,护港内舰船安稳。”

    “堤后那片宽阔石台,乃平浪台,风急浪高时,各路商船、舰船,可暂泊其下,躲避风涛。”

    崇祯极目远眺,港池之内,桅杆如林,帆樯蔽日!

    艨艟巨舰,如同海上堡垒,巍然不动。

    各式大小战船,整齐排列。水兵身影,穿梭甲板,井然有序。

    远处海面上,更有数十艘快船、火船,正在操演,进退有序,旌旗在阳光下猎猎招展,一派天国水师的气象。

    “好……”崇祯边看边喜。

    “以朕观之,这大海水师之雄壮,比之长江水师、内江水师,强大得多。”

    “有此水上雄城、有此虎狼水师,何愁海波不平?”

    “郑成功。”

    “末将在。”

    “你说说,这水师,如何才能百战百胜、荡平海波?”

    郑成功精神一振,他知道,这是崇祯皇帝,对他的亲自考教,可比考武状元重要多了。

    郑成功跨前一步,抱拳朗声道:

    “回禀陛下!末将以为,水战之道,首重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者,观风辨云,趋利避害,待时而动。””

    “地利者,依托水城要塞,控扼咽喉;或依水流、波涛,趁势而进。”

    “人和者,上下一心,号令如一,将士用命,不避炮矢!”

    “至于战法,当以我水师船坚炮利之长,击敌之短。巨舰重炮,列阵压上,以雷霆之势摧毁敌胆。”

    “快船轻舟,则穿插迂回,施放火器,焚其帆索,乱其阵脚!”

    “更可效法戚少保鸳鸯阵精髓于海战,大小船只互为犄角,攻守兼备,必能战而胜之、百战不殆!”

    郑成功思路清晰,言语铿锵,大有海神之将的风采,听得崇祯不住点头,眼中满是欣赏之色。

    郑芝龙捋须微笑,也暗自得意。

    “郑成功,朕就再考教考教你。”

    “朕已剿灭张献忠、剿灭李自成,原想专注内政,与民休养生息。”

    “谁知,辽东巡抚祖泽润、辽东总兵高第来报:说多尔衮那厮,竟然勾结十万倭寇,强征十万朝鲜奴,又征十万建奴,十万辽东汉人,组四十万大军,欲犯辽西、侵我大明。”

    “朕已组建远征大军,已发进军令,出山海关、出辽西,与贼军决一死战。绝不使战火烧至大明境内,祸及大明任一百姓。”

    “你说说,朕平辽东,灭建奴,杀倭寇,当以何方略,一战灭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