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认知污染.
    成功抵御“规则回溯脉冲”的振奋感并未持续太久。一种新的、更加诡异的违和感,如同潮湿的霉菌,开始在基地内部悄然滋生。

    最初是孙小胖(高精度规则感知)。他在进行常规规则应力扫描时,忽然对着空无一物的舱壁皱起眉头,喃喃自语:“这里…之前是不是有一道裂缝?我记得很清楚,是上次猎犬袭击时留下的…”他伸手触摸,舱壁光滑完整。

    “你看错了吧,小胖。”路过的林浩(晶尘大师)随口应道,但脚步却微微一顿,有些疑惑地看向走廊尽头,“说起来…我们基地的应急灯,一直是这个形状吗?我怎么觉得它们之前更圆润一些…”

    这种对细微之处的“记忆偏差”如同瘟疫般悄然蔓延。

    雷栋(架构师)在检查能源矩阵时,对着一个标准接口愣了几秒,下意识地伸手想去调整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安全阀”。韩屿(方舟意志)在处理信息流时,偶尔会“看到”一些从未录入过的、关于基地早期建设的模糊影像,这些影像与他核心数据库中的记录截然不同。

    更令人不安的是赵猛(混沌共鸣者)。他在巡逻时,会突然对着某个角落摆出防御姿态,低吼道:“谁在那里?!”可那里空无一人。当他被问及看到了什么时,他却一脸茫然,无法清晰描述,只说感觉到“熟悉的恶意”,但仔细感知又消失无踪。

    “不对劲。”蒲凝(最初之种共鸣者)的声音在精神链接中响起,带着深深的忧虑。她并未受到那些具体“记忆偏差”的影响,但与源点之种和最初之种的深度连接,让她敏锐地察觉到了基地内部规则氛围的微妙“变质”。一种无形的、针对认知层面的污染,正在渗透。“这不是攻击,是…‘修改’。它在修改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基础。”

    韩屿立刻启动了最高级别的信息自检协议,同时扫描所有成员的意识波动。“检测到异常信息素…不,是规则层面的‘认知模因污染’!”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来源未知,传播途径…似乎与我们刚刚抵抗‘回溯脉冲’时,深度暴露自身‘存在信息’有关。敌人利用了那次对抗,将某种‘认知病毒’植入了我们展开的‘历史镜像场’!”

    “效果是什么?”雷栋强迫自己忽略掉脑海中那个越来越清晰的、关于“基地最初有个地下三层”的错误记忆,冷静地问道。

    “扭曲我们对自身历史、对基地环境、甚至对彼此关系的认知。”韩屿分析着数据,“它在我们的记忆和感知中植入‘错误版本’,制造认知混乱,瓦解我们的判断力和协同能力。如果放任不管,当每个人的‘现实’都变得不同时,团队协作将无从谈起,甚至可能因认知冲突而自相残杀!”

    “能清除吗?”林浩努力回忆着晶尘培育槽的正确数量,试图驱散那个“明明有八个槽”的顽固念头。

    “病毒本身与我们的‘存在信息’深度纠缠,常规清理手段会伤及我们自身的记忆和认知。”韩屿回应,“它就像混入清水中的墨滴,难以分离。”

    一直沉默感应着的蒲凝,忽然将意识聚焦于赵猛之前产生幻觉的角落。她并未“看”到任何实体,但在那片规则的“背景布”上,她感知到一丝极其隐晦的、试图“编织”出某种形象的企图。那形象…带着一丝陈凌旧日敌人“牧者”的残留气息,却又更加扭曲、空洞。

    “我明白了…”蒲凝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这不是单纯的记忆修改。它在利用我们记忆和情感中的‘碎片’,试图‘创造’出并不存在的‘现实’!赵猛感觉到的‘熟悉恶意’,可能就是他潜意识里对过去某个敌人的印象,被这病毒抽取并实体化了!虽然目前只是幻觉,但如果我们的集体认知持续被扭曲,它可能真的会利用我们的信念,‘创造’出真实的威胁!”

    这个推论让所有人不寒而栗。敌人不再直接攻击他们的现在或过去,而是攻击他们认知和定义“现实”的能力本身!

    “必须找到污染源并隔离!”雷栋立刻意识到关键,“韩屿,能否追溯这些错误认知的‘最初注入点’?”

    “正在尝试…干扰太强…所有成员几乎同时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韩屿的信息流出现剧烈波动,显然他也受到了干扰,数据库中开始出现矛盾的历史记录。

    基地内部,气氛变得诡异起来。人们开始对自己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产生怀疑,交流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微妙的隔阂。一些原本熟悉的通道变得“陌生”,信任的基石正在被悄然腐蚀。

    蒲凝闭上眼睛,将全部心神沉入最初之种的共鸣。她在寻找,寻找那不受认知污染影响的、最本初的“真实”。

    (…认知源于感知,感知源于规则…但规则之上,尚有‘源头’…最初之种,生命与规则的蓝图…它记录着万物最本真的形态…)

    她开始引导最初之种的力量,不再去对抗那些错误的认知,而是如同一个校准器,开始缓慢地、坚定地“冲刷”基地内部的规则背景。这股力量温和而浩瀚,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只是清晰地映照出事物“本该有”的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她向所有人传递出坚定的意念:“相信你们内心最深处,与源点之种连接的那份感觉!那是我们存在的共同锚点,是超越个体认知的‘真实’!不要相信你看到的异常,感受它!”

    林浩率先响应,他不再去纠结晶尘槽的数量,而是将意识沉入与晶尘群落的深层连接中。晶尘本身没有复杂的认知,它们只记录最本质的规则信息和与林浩的羁绊。通过感受晶尘传递回的、关于基地结构的纯粹规则反馈,他逐渐驱散了脑海中的错误影像。

    赵猛低吼一声,不再去捕捉那些虚幻的“恶意”,而是将混沌能量内收,守护自身意识的核心,纯粹依靠对伙伴们能量波动的本能信任来判断局势。

    雷栋放弃了在蓝图上寻找那个不存在的“安全阀”,转而专注于架构师的本能,感受着基地结构本身传递来的、最基础的应力与平衡信息。

    韩屿则开始以自身核心数据库中最原始、最底层、未经任何后期处理的信息备份为基准,强行覆盖掉那些被污染的、矛盾的新增数据。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如同在浓雾中摸索,必须摒弃不可靠的感官,依赖最本质的直觉与连接。

    在蒲凝引导的“源头之光”的照耀下,在团队成员们共同努力坚守内心“真实”的抵抗下,那股无形的认知污染如同暴露在阳光下的雾气,开始缓缓消散。那些错误的记忆和扭曲的感知逐渐褪色,现实的轮廓重新变得清晰、稳定。

    当最后一丝违和感从基地中消失,所有人都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极度疲惫,仿佛刚刚进行了一场看不见硝烟却又凶险万分的战争。

    “污染源…消失了。”韩屿确认道,“但它只是暂时退去。我们暴露自身信息以对抗回溯脉冲的策略,存在巨大风险。敌人已经掌握了利用我们‘存在’本身来攻击我们的方法。”

    蒲凝神色凝重地点点头:“凋零之眼…它在学习,在适应。它不再仅仅依靠蛮力,开始使用更诡谲、更针对性的手段。下一次,又会是什么?”

    她看向那依旧静静燃烧的源点之种,心中没有答案,只有更加坚定的警惕。这场生存之战,已经深入到了意识与认知的领域,每一步都如同行走在无形的刀锋之上。

    而就在基地内认知污染被清除的同一时刻,在遥远虚空之外,那片被“沉寂旋涡”影响的区域,某个冰冷的意志,再次投来了“注视”。这一次,那注视中少了一丝漠然,多了一丝…类似于“好奇”的波动。它所标记的“火种”,似乎展现出了超越预期的…“韧性”与“净化能力”。

    一个新的、更加复杂的规则模型,开始在这个冰冷意志的核心中构建。目标:烛龙前哨基地。协议命名:“认知重构·逆生”。m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