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静默中的涟漪
    “静默守望”的日子仿佛被拉长,每一分每一秒都浸润在紧张与期待的粘稠空气中。前哨基地像一头收敛了所有气息、蜷缩起利爪的巨兽,在平衡界域的庇护下,默默舔舐伤口,磨砺爪牙。

    韩屿主导的防御升级计划稳步推进。加载了新型识别滤网的预警网络,其感知变得更加“敏锐”而“专注”,如同调整了焦距的透镜,能更清晰地分辨出环境中那些属于“凋零之眼”体系的、冰冷而规律的规则余韵。同时,他对“猎场边界周期性波动”的研究也初步成型,建立了一个粗糙的预测模型,虽然精度有待提高,但至少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时间框架。

    林浩和他的小组已经能将晶尘的“诱导生长”控制在一个稳定的小规模水平。一批批结构更加完美、传导性更佳的晶尘被生产出来,优先用于替换基地能量网络中几个关键的、老旧的节点。替换完成后,整个能量矩阵的“杂音”进一步降低,运转变得如同精密钟表般顺畅无声。雷栋甚至开始尝试,将少量晶尘粉末掺入日常饮用的能量水中,发现能极微弱地温养和提升饮用者对秩序规则的亲和力,这无疑是个意外之喜。

    蒲凝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与源点之种的深度沟通中。在绝对的“静默”要求下,她不再主动向外探求,而是向内挖掘。她仿佛在聆听界域本身的心跳,感受着规则脉络的每一次细微搏动。源点之种传递给她的,不再是具体的知识模型,而更多是一种“意境”,关于平衡的真谛,关于变量在绝对秩序与绝对混沌之间那微妙的、动态的舞步。她感觉自己对规则编织的理解,正在从“术”的层面,向着“道”的方向潜移默化地转变。

    赵猛和孙小胖的巡逻变成了近乎本能的活动。他们熟悉界域边缘每一寸土地的能量流动,能闭着眼睛分辨出哪一丝规则的涟漪是界域自然的“呼吸”,哪一丝又是需要警惕的“杂音”。那些由晶尘和混沌气息构筑的被动陷阱,如同无形的荆棘,悄然布设在最可能被渗透的节点周围。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平静得几乎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也许“凋零之眼”并未注意到他们,也许他们可以一直这样“静默”地发展下去。

    然而,猎场终究是猎场。

    一个根据韩屿模型预测的、边界波动相对平缓的周期内。

    孙小胖像往常一样,在界域东部边缘进行日常感知巡查。他的意识如同最精细的网,拂过屏障内外规则的每一寸“肌理”。突然,他猛地停下脚步,瞳孔微缩。

    “韩哥,”他通过内部通讯紧急呼叫,声音压得极低,“东偏南 37 度,距离屏障约……一点五公里处,规则背景有异常!不是攻击,也不是探测……像是……‘渗透’!”

    指挥中心内,韩屿立刻将监控焦点转向孙小胖报告的区域。光幕上,那片区域的能量读数一切正常,色彩与周围死寂的环境无异。但在韩屿加载了新型识别滤网的高敏模式下,一丝极其淡薄、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带着微弱“凋零”特征的规则痕迹,被清晰地标注出来。

    这痕迹并非静止,而是在以一种极其缓慢、近乎蠕动的方式,向着屏障靠近。它没有引发任何能量警报,仿佛只是一缕被风吹来的、无害的宇宙尘埃。

    “确认异常。”韩屿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意,“目标非实体,规则结构呈现‘拟态’特性,正在模拟界域外部的静滞规则背景。其核心携带微弱的‘凋零’印记。判断为新型侦察单位,暂命名为‘静滞拟态’。”

    “它能突破屏障吗?”雷栋立刻问道。

    “以目前强度,无法突破稳态能量矩阵。但其‘拟态’特性极高,预警网络标准模式几乎无法识别。若非小胖的感知和新型滤网,我们根本无法发现它。”韩屿回答,“它在收集数据,用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

    “能不能……捕捉它?”蒲凝的声音通过连接传来,“我们需要样本,需要了解这种新型单位。”

    “风险很高。”韩屿分析,“任何主动的捕捉行为都可能产生规则波动,暴露我们的技术和警惕性。而且,无法保证捕捉过程中不会触发其自毁或报警机制。”

    就在他们快速商讨对策时,那只“静滞拟态”已经蠕动到了距离屏障不足一公里的地方。它依旧如同死物,没有任何能量外泄。

    突然,赵猛粗犷的声音插了进来,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老子有个主意!不用咱们动手,让它自己‘碰壁’!”

    他解释了他的想法:利用他布设的那些被动式混沌陷阱。这些陷阱本身几乎不散发规则波动,只有在被特定类型的规则(如强烈的静滞或秩序冲击)触发时,才会爆发出小范围的混沌干扰。

    “我们可以……稍微调整一下靠近那玩意儿的几个陷阱的触发阈值,”赵猛嘿嘿一笑,“让它‘不小心’蹭到!不用抓住它,只要让它受点惊,露点马脚就行!看看它被混沌力量干扰时会有什么反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主意大胆而巧妙,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主动暴露的风险。

    “同意尝试。”雷栋当机立断,“韩屿,配合赵猛调整陷阱参数。小胖,持续监控目标反应。蒲凝,准备记录任何规则层面的异常数据。”

    命令迅速执行。赵猛通过远程连接,小心翼翼地微调了“静滞拟态”前进路径上的三个混沌陷阱的触发灵敏度,将其设定为对极其微弱的、带有“凋零”特征的拟态规则产生反应。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那只“静滞拟态”依旧无知无觉地向前蠕动着,如同一条在沙地上爬行的透明蠕虫。

    十米,五米,一米……

    它终于接触到了第一个被调整过的陷阱区域。

    没有爆炸,没有光芒。只有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局部的规则扰动,如同水面上被投入了一粒微小的石子。

    然而,就是这微不足道的扰动,却让那只“静滞拟态”如同被烙铁烫到一般,猛地一僵!其完美的拟态状态瞬间被打断,身体轮廓剧烈地闪烁了一下,显露出内部那更加深邃、冰冷的规则结构,虽然只有一刹那,便迅速恢复了拟态,但已经足够了!

    “捕捉到规则结构瞬间显影!”韩屿立刻记录并分析,“确认其核心编码与‘静滞猎犬’同源,但更加复杂,侧重于隐匿与信息窃取!”

    更令人心惊的是,在拟态被打断的瞬间,一股极其微弱、却带着明确指向性的信号,从它体内发出,瞬间消失在深空方向!

    “它发送了警报!”孙小胖尖声道。

    那只“静滞拟态”不再前进,而是如同受惊的含羞草,迅速收缩、淡化,几秒钟内,便彻底消失在众人的监控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指挥中心内,一片沉寂。

    他们成功逼退了新型的侦察单位,获取了宝贵的数据,但也无疑向黑暗中的猎手,暴露了他们具备发现并干扰这种隐匿侦察的能力。

    静默,被打破了第一道涟漪。

    猎场中的博弈,进入了更隐蔽、更危险的层面。他们知道,猎手很快就会调整策略,而下一波试探,或许不会再如此“温和”。

    平衡界域的灯光,在深邃的黑暗中,似乎也随着这次无声的交锋,微微闪烁了一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