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的视线在监控屏幕上停留了片刻,那道陌生的能量波动已消失在探测范围之外,仿佛从未出现。他没有多言,转身走向测试场方向,脚步坚定而沉稳。
“将军,干扰器刚刚完成最终优化。”伊莎贝拉跟在他身后,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如果现在进行武器测试,它将是最好的辅助设备。”
“那就安排一次实战模拟。”星耀点头,“让所有人都看看,我们不是靠运气赢下这场战争。”
测试场位于遗迹外围的一处荒原,地势开阔,适合能量武器的最大效能展示。技术人员已经连夜布置好目标靶体和数据采集装置,数十名来自各势力的观察员也陆续抵达现场。
烈风站在场地边缘,检查着一排新型能量炮的安装情况,看到星耀走近,咧嘴一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别高兴得太早。”星耀拍拍他的肩膀,“等他们亲眼看到威力再说。”
烈风耸耸肩:“反正我早就信你了。”
测试正式开始前,技术官对所有设备进行了最后一次全面检测。新型能量炮采用的是赫尔墨斯文明遗留下来的核心架构,结合人类工程师的改良设计,能够在短时间内释放极高密度的能量束,理论上足以击穿敌方主力舰的主装甲。
然而,就在启动测试前的最后一刻,负责操作系统的工程师突然皱起眉头:“能量回路有些异常,输出不稳定。”
“多久能修好?”星耀问得直接。
“最多十分钟。”工程师迅速回应,“可能是冷却系统还没完全适应新模块。”
星耀扫了一眼时间,又看向远处等待的观察员们,沉声道:“给他们一个交代。”
十分钟很快过去,系统恢复正常。测试正式启动。
第一轮射击的目标是一座模拟敌军前哨站的高强度合金结构体,厚重的装甲板层层叠加,足以承受传统武器的连续轰击。
随着指令下达,第一道能量束划破天际,精准命中目标。强烈的冲击波震碎了周围岩石,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金属气味。
但结果并不理想——目标表面虽有明显损毁,却并未彻底摧毁。
“参数偏差。”操作员立刻分析数据,“能量束的频率与目标共振频率略有错位,导致部分能量被反射。”
星耀微微颔首,随即下令调整输出模式。
第二轮测试开始,技术人员迅速修正参数,将能量输出提升至极限值。这一次,能量束穿透力更强,几乎瞬间撕裂了目标的外层装甲,在内部引发连锁爆炸。
观测区爆发出一阵惊呼。
“这……这是什么级别的破坏力?”一名来自边境军团的代表难以置信地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比我们的重型轨道炮还要强!”
“这只是初步成果。”星耀平静地说,“接下来,我们要确保它能在各种环境下稳定发挥。”
测试结束后,各方代表纷纷上前询问细节。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种武器可能在实战中存在不稳定性;也有人表示支持,认为这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面对质疑,星耀没有急于反驳,而是让技术人员当场演示能量炮的操作流程,并用实际数据说明其可靠性。
“这不是偶然的成功。”研究员指着全息投影中的测试记录,“我们在七十二小时内完成了超过两百次模拟射击,每次都有详细的数据反馈。这套系统不仅能适应不同战场环境,还能根据敌方防御强度自动调整输出模式。”
一位年长的军事顾问沉默许久,最后缓缓开口:“如果你们真的能做到这一点,那么银河局势或许将迎来真正的转折。”
星耀看着他,眼神坚定:“这不是假设,而是即将发生的现实。”
当天晚上,星耀召集核心军官开会,正式决定大规模装备新型能量炮。尽管有人担忧资源调配问题,但他一一解答,并强调这次升级的重要性。
“我们不能等着敌人来打我们。”星耀环视众人,“我们必须让他们知道,一旦发动进攻,迎接他们的将是毁灭性的反击。”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第二天清晨,第一批能量炮便开始运往前线阵地。
与此同时,科研团队也没有停下脚步。干扰器的成功只是第一步,他们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将其小型化,以便搭载在星际战舰上。
星耀站在指挥台上,望着远方正在部署的武器阵列,心中清楚,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是整个遗迹战力体系的一次跃升。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时,通讯终端忽然响起急促的警报声。
“将军!”一名情报官快步跑来,“边境巡逻队发现一支不明舰队正向我们靠近,数量庞大,且未开启识别信号。”
星耀眉头微皱,立刻调出战术地图。
画面中,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快速接近,舰型陌生,不属于任何已知势力。
“不是摩罗的人。”伊莎贝拉低声说,“也不是其他割据势力。”
星耀盯着屏幕,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看来,真正的对手要来了。”
他没有犹豫,立即下令进入战备状态。
“通知所有防御节点,启动新型能量炮系统。”
“是!”
夜色渐深,荒原上的测试场已空无一人,只剩下几座残破的靶体静静矗立,仿佛见证了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