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47回忆录7
    十九、永熙新政与暗流再涌

    永熙元年,春和景明。慕容瑾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书,便是推行“永熙新政”。新政以“宽民、整吏、强军、兴商”为纲,既延续了慕容冷越时期的稳健基调,又添了几分年轻帝王的锐意进取。

    风染霜坐在坤宁宫的暖阁里,听秋枫念着新政的条陈,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枚刻着“慎独”二字的玉佩——这枚她当年赠予儿子的玉佩,如今慕容瑾每日佩戴,从未离身。

    “减徭役、薄赋税,鼓励垦荒,还允许商户参与漕运经营……”秋枫念到此处,忍不住赞叹,“太子殿下此举,怕是要让天下百姓都感念圣恩了。”

    风染霜微微一笑,眼中带着了然:“瑾儿深知百姓疾苦,这些举措,都是对症下药。只是,新政触及的利益太多,朝堂上怕是不会太平。”

    话音刚落,就有内侍来报,说御史台御史联名上奏,反对新政中“商户参与漕运”的条款,言称“商贾逐利,恐坏漕运根基,引民怨沸腾”。

    风染霜并不意外:“领头的是谁?”

    “是御史大夫周明轩,还有几位都是前朝遗留的保守派官员。”内侍回道。

    秋枫撇了撇嘴:“这些人,当年太子整顿漕运时就处处阻挠,如今还是死性不改。他们分明是怕商户分了漕运的利益,断了他们的财路!”

    “别急。”风染霜抬手示意秋枫稍安勿躁,“瑾儿既然敢推出新政,就必定有应对之法。我们不必插手,只需看着便是。”

    正如风染霜所言,慕容瑾在朝堂上面对御史们的质疑,从容不迫。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让人呈上了一份详细的漕运改革方案,其中明确规定了商户参与漕运的准入门槛、收费标准,以及监督机制。

    “诸位爱卿,”慕容瑾的声音沉稳有力,“漕运之弊,不在于是否有商户参与,而在于监管缺失、官员贪腐。朕的新政,不是要让商户垄断漕运,而是要引入竞争,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而且,商户参与漕运后,需向朝廷缴纳足额赋税,这笔钱,朕会全部用于改善漕运设施、补贴沿途百姓,何乐而不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大臣:“若是有人担心商户作恶,朕可以明诏天下,凡参与漕运的商户,一旦出现克扣粮草、延误运输等行为,除了没收全部财产,还要株连九族。不知这样,诸位爱卿是否还放心?”

    御史们被怼得哑口无言,周明轩脸色铁青,却再也说不出反对的话。其他大臣见状,纷纷附和,新政中的漕运条款,就此顺利通过。

    然而,风染霜知道,这只是开始。保守派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必定会在暗中寻找机会,阻挠新政的推行。更让她忧心的是,李林甫的残余势力虽然被清除了大半,但仍有漏网之鱼,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

    这天夜里,风染霜睡得并不安稳。她梦见自己再次置身于深宫的暗巷,身后有黑影追来,手中的匕首闪烁着寒光,而贤妃的脸,在黑影中若隐若现,带着诡异的笑容。

    “娘娘!娘娘!”秋枫的声音将她从噩梦中惊醒。

    风染霜猛地睁开眼,额头上满是冷汗。她喘了口气,看向秋枫:“怎么了?”

    “娘娘,宫门外有个自称是秦将军旧部的人,说有要事求见您,还带来了一件信物。”秋枫递过一枚虎符碎片,“他说,这是秦将军当年交给她的,只有您能认出。”

    风染霜接过虎符碎片,指尖微微颤抖。这枚虎符,她确实认得。当年秦将军出征西境前,曾来坤宁宫辞行,将这枚虎符碎片交给她,说若是日后有急事,可以凭此信物联系他的旧部。

    “快,让他进来。”风染霜立刻说道。

    片刻后,一个身着粗布衣衫、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被带了进来。他见到风染霜,立刻跪地行礼:“末将赵毅,参见皇太后娘娘!”

    “赵将军请起。”风染霜示意他起身,“你深夜求见,想必是有重要的事情吧?”

    赵毅站起身,神色凝重地说道:“娘娘,末将此次前来,是要向您禀报一件大事。秦将军当年中毒身亡,并非只是李林甫旧部一人所为,背后还有更大的黑手!”

    风染霜心中一震:“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娘娘,您还记得当年西境之战时,秦将军身边的副将吗?”赵毅道,“他确实是李林甫的旧部,但他只是个棋子。真正下令让他下毒的,是靖王慕容恒!”

    “什么?”风染霜大惊失色,“靖王?他不是已经被废黜,圈禁在王府里了吗?他怎么会与秦将军的死有关?”

    “娘娘,靖王虽然被圈禁,但他的势力并未完全消失。”赵毅道,“当年西境之战,靖王暗中与耶律齐勾结,许诺只要耶律齐能攻破西境,他就会在京城内应,助耶律齐夺取皇位。秦将军察觉到了靖王的阴谋,想要向皇上禀报,却被靖王抢先一步,派人下毒害死了他。”

    风染霜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她想起了当年靖王与李承泽勾结,发动叛乱;想起了靖王被废黜时,眼中那不甘的光芒。她一直以为靖王已经翻不起什么风浪了,却没想到,他竟然还在暗中策划如此大的阴谋。

    “你有什么证据?”风染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道。

    赵毅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风染霜:“娘娘,这是当年靖王写给耶律齐的密信,被末将偶然得到。信中详细说明了他们的勾结计划,以及如何除掉秦将军。”

    风染霜接过信,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确实是靖王的。信中内容,与赵毅所说一致,字字句句,都透着阴谋与野心。

    “娘娘,靖王现在虽然被圈禁,但他的旧部还在,而且,他还在暗中联络朝中的保守派官员,想要趁机推翻新政,夺取皇位。”赵毅道,“末将担心,若是不尽快采取行动,后果不堪设想。”

    风染霜紧紧攥着手中的密信,指节泛白。她知道,赵毅说的是对的。靖王的野心,从未熄灭。如今慕容瑾推行新政,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靖王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联合保守派,发动政变。

    “赵将军,你先起来。”风染霜道,“这件事,事关重大,容朕好好想想。你先在宫中暂住,切勿声张,以免打草惊蛇。”

    “末将遵旨。”赵毅躬身领命。

    待赵毅退下后,秋枫忍不住说道:“娘娘,靖王实在是太可恶了!当年您饶了他一命,他竟然不知感恩,还在暗中策划谋反!我们应该立刻将此事禀报给皇上,让皇上下令,处死靖王!”

    风染霜摇了摇头:“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靖王的旧部遍布朝堂和军队,若是我们贸然行事,恐怕会引发内乱。而且,保守派现在正找不到借口阻挠新政,若是我们此时提出处死靖王,他们必定会借机发难,说我们是为了铲除异己,到时候,新政的推行将会更加困难。”

    “那我们该怎么办?”秋枫焦急地问道。

    “静观其变。”风染霜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靖王想要谋反,必定会有所行动。我们只需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收集他谋反的证据。等到证据确凿,再禀报皇上,一举将他和他的党羽拿下,永绝后患。”

    秋枫点了点头:“娘娘说得对。末将这就去安排人手,暗中监视靖王府的动静。”

    风染霜看着秋枫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深宫与朝堂,从来都不是平静之地。她以为尘埃落定,盛世永续,却没想到,暗流依旧在涌动。

    但她并不害怕。多年的深宫历练,早已让她变得沉稳而坚韧。她会用尽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护好南夏的江山,守护好自己的家人,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盛世。

    接下来的日子里,风染霜一边安心休养身体,一边关注着朝堂的动态。慕容瑾的新政推行得十分顺利,减徭役、薄赋税让百姓们拍手称快,鼓励垦荒让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商户参与漕运让漕运效率提高了不少,京城的商业也变得更加繁荣。

    然而,保守派的阻挠并未停止。他们时不时就会上奏,反对新政中的某些条款,或是故意制造事端,扰乱朝政。但慕容瑾总能从容应对,一次次化解危机,新政的推行,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秋枫也传来了消息。靖王府的动静十分异常,靖王虽然被圈禁在王府里,但时常有不明身份的人进出王府,而且,靖王还在暗中与朝中的几位保守派大臣联络,似乎在策划着什么。

    风染霜知道,靖王的行动,越来越近了。她必须做好准备,迎接一场新的风暴。

    这天,慕容瑾来到坤宁宫,向风染霜禀报新政的推行情况。看着儿子意气风发的样子,风染霜心中既欣慰又担忧。

    “母后,新政推行至今,效果十分显著。”慕容瑾笑着说道,“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朝堂的风气也越来越清明。再过几年,南夏必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风染霜点了点头:“瑾儿,你做得很好。只是,你要记住,越是太平盛世,越要居安思危。保守派虽然暂时掀不起什么风浪,但他们的野心并未消失。还有靖王,他被圈禁在王府里,也未必会安分守己。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切勿掉以轻心。”

    慕容瑾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敛:“母后,儿臣知道。儿臣已经让暗卫暗中监视靖王府和保守派大臣的动静,一旦他们有什么异动,儿臣定会第一时间察觉。”

    “那就好。”风染霜道,“你还要记住,作为皇帝,要懂得平衡朝堂势力,既要重用贤才,推行新政,也要安抚好保守派的情绪,避免他们狗急跳墙。”

    “儿臣明白。”慕容瑾躬身说道,“儿臣会记住母后的教诲,谨慎行事。”

    就在这时,内侍来报,说靖王府的人送来一封信,说靖王病重,想要见皇上一面。

    慕容瑾眉头一皱:“靖王病重?他向来身体康健,怎么会突然病重?”

    风染霜心中一动,说道:“瑾儿,这恐怕是靖王的计谋。他必定是想趁机见你,对你不利。你千万不能去。”

    “母后说得对。”慕容瑾道,“儿臣也觉得此事蹊跷。传朕的旨意,让太医院派太医前往靖王府诊治,若是靖王真的病重,就让太医好好医治。至于见面之事,等他病好了再说。”

    “皇上英明。”内侍躬身领命,退了下去。

    风染霜看着慕容瑾,眼中满是欣慰。儿子已经长大了,能够明辨是非,从容应对各种危机。她知道,即使没有她的帮助,慕容瑾也能够守护好南夏的江山。

    但她还是放心不下。靖王的阴谋,绝不会这么简单。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以防万一。

    当晚,风染霜让人叫来赵毅。

    “赵将军,靖王现在病重,你觉得这是真的吗?”风染霜问道。

    赵毅摇了摇头:“娘娘,末将觉得,这肯定是靖王的阴谋。他必定是想趁机迷惑皇上,然后发动政变。”

    “嗯。”风染霜点了点头,“你说得对。靖王的旧部现在都在暗中集结,想必是在等待时机。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在他发动政变之前,将他拿下。”

    “娘娘,可是我们现在只有靖王写给耶律齐的密信,证据还不够充分。”赵毅道,“若是我们贸然行动,恐怕会引起大臣们的不满。”

    “证据会有的。”风染霜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靖王想要发动政变,必定会调动他的旧部。我们只需在他调动旧部的时候,将他们一网打尽,到时候,证据确凿,大臣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赵将军,我命你立刻联系秦将军的旧部,让他们做好准备。一旦发现靖王的旧部有调动的迹象,就立刻出击,将他们拿下。同时,你还要暗中联络朝中的忠良大臣,让他们支持皇上,共同对抗靖王。”

    “末将遵旨!”赵毅躬身领命,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娘娘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待赵毅退下后,风染霜独自坐在暖阁里,看着窗外的月色。她知道,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开始。她不知道这场较量的结果会是什么,但她知道,她必须赢。为了南夏的江山,为了她的家人,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盛世。

    几天后,太医从靖王府回来,向慕容瑾禀报,说靖王确实病重,已经昏迷不醒,情况十分危急。

    慕容瑾心中有些犹豫。靖王虽然是他的叔叔,但当年他发动叛乱,害死了许多忠良大臣,慕容瑾对他并无好感。但若是靖王真的病重身亡,他作为皇帝,不去探望,恐怕会被大臣们指责为不孝不义。

    风染霜看出了儿子的犹豫,说道:“瑾儿,你不必为难。靖王当年的所作所为,早已背叛了南夏,背叛了皇室。你作为皇帝,要以天下为重,不必为了一个背叛者,而违背自己的心意。而且,靖王的病,真假难辨,你若是贸然前往,恐怕会有危险。”

    “母后说得对。”慕容瑾道,“儿臣明白了。传朕的旨意,让太医院全力医治靖王,至于探望之事,就不必了。”

    就在这时,秋枫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皇上,娘娘!不好了!靖王的旧部发动政变了!他们率领军队,围攻皇宫!”

    风染霜和慕容瑾心中一震,果然来了!

    “慌什么!”风染霜立刻说道,“秋枫,你立刻率领禁军,守住宫门,绝对不能让叛军进来!瑾儿,你立刻前往太和殿,召集大臣们,稳定朝局!”

    “是!”秋枫躬身领命,立刻转身离去。

    慕容瑾也立刻站起身:“母后,儿臣这就去!”

    “等等!”风染霜叫住他,从怀中取出一枚虎符,递给她,“这是当年皇上交给我的虎符,凭此可以调动京城所有的禁军。你拿着,若是情况危急,可以动用所有禁军,务必将叛军镇压下去!”

    慕容瑾接过虎符,郑重颔首:“母后放心,儿臣定不辱使命!”

    看着慕容瑾离去的背影,风染霜心中虽然担忧,但更多的是信任。她知道,儿子已经长大了,能够独当一面了。

    她走到窗边,看着皇宫外火光冲天,听着远处传来的厮杀声,心中平静无波。多年的风雨,早已让她看淡了生死,也让她学会了从容应对各种危机。

    她相信,慕容瑾一定能够镇压叛乱,守护好南夏的江山。而她,会在这里,等待着儿子凯旋归来。

    不知过了多久,厮杀声渐渐平息。秋枫神色疲惫地跑了进来:“娘娘!皇上!叛军被镇压下去了!靖王的旧部被一网打尽,靖王也在叛乱中被杀死了!”

    风染霜心中一松,悬着的那颗心,终于落了下来。

    片刻后,慕容瑾也回来了。他身上沾着一些血迹,神色有些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母后,叛乱被镇压下去了。”慕容瑾道,“靖王的旧部全部被拿下,靖王也已经死了。”

    “好,好,好。”风染霜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眼中满是欣慰的泪水,“瑾儿,你做得很好。你守护了南夏的江山,守护了百姓。”

    慕容瑾跪在风染霜面前,抱住她的腿,泪流满面:“母后,儿臣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您的教诲和支持。若是没有您,儿臣恐怕早就死在靖王的阴谋之下了。”

    风染霜扶起儿子,擦干他脸上的泪水:“傻孩子,你是南夏的皇帝,是百姓的希望。你能独当一面,母后为你骄傲。”

    靖王叛乱被镇压下去后,慕容瑾趁机清除了朝中的保守派势力,将那些与靖王勾结的大臣一一拿下,严惩不贷。朝堂之上,再也没有人敢阻挠新政的推行。

    永熙新政得以顺利推行,南夏的国力越来越强盛,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北境安定祥和,西境没有了战乱,京城繁荣昌盛,一派盛世景象。

    风染霜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知道,南夏的盛世,将会永远延续下去。

    几年后,慕容瑾的儿子慕容宸年满十岁,聪慧过人,深得慕容瑾的喜爱。慕容瑾立他为太子,让他跟随自己学习处理朝政。

    风染霜成为了太皇太后,她不再过问朝政,而是安心在后宫休养,教导孙子孙女。她时常会带着孙子孙女,去坤宁宫的庭院里散步,给他们讲当年的故事,讲南夏的历史。

    这天,阳光明媚,风染霜坐在庭院里的长椅上,看着孙子孙女在草地上玩耍,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秋枫站在一旁,看着她,眼中也满是欣慰。

    “秋枫,你跟着我这么多年,辛苦了。”风染霜道。

    秋枫微微一笑:“娘娘,能跟着您,是我的福气。看着南夏越来越好,看着皇上和太子越来越优秀,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风染霜点了点头,目光望向远方。她想起了当年刚入宫时的小心翼翼,想起了与李林甫旧部的周旋,想起了平定李承泽叛乱的惊心动魄,想起了与靖王慕容恒的较量,想起了北境和西境的烽火硝烟,想起了贤妃的背叛,想起了秦将军的牺牲……

    那些曾经的伤痛和遗憾,那些曾经的艰难和险阻,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被抚平。她曾经用最后的假洒脱,骗了所有人,除了自己。但现在,她已经不再需要假装。她真正地拥有了幸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她知道,南夏的盛世,来之不易。她和慕容冷越,以及所有南夏的百姓,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这份盛世,也将在慕容瑾和慕容宸的治理下,继续延续下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庭院里,温暖而美好。风染霜闭上双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知道,自己的一生,没有白活。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护了南夏的江山,守护了自己的家人,也守护了这份来之不易的盛世。

    从此,南夏永熙盛世,国泰民安,千秋万代,永续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