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正文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英雄,唯四弟与操尔
    他美滋滋地盘算着,哪天等他当了皇帝,也绝不允许孔家这般的嚣张!

    更不允许孔家白白贪占百万亩良田却一毛不拔——

    什么狗屁圣人后代,你连种地纳粮这种天经地义的事儿都抗拒,不是比貔貅还抠门儿吗!

    这下好了,户部一口吞下孔家这百万亩祭田,总算能过个肥年吧。

    允祯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

    这些祭田就算一亩地只能出产一两银子的物品,那也是百万两雪花银,足以给文武百官发个年终奖了!

    越想越得意,也越发地佩服自己,在关键问题上,就是有眼力、有妙计。

    简直就是“帝王之相”本相啊!

    正当他沉浸在我是天才的幻想中时,周宝屁颠儿屁颠儿地跑过来请他到毓庆宫喝茶。

    “只是请我一个过去吗?”允祯满肚子狐疑地打量了周宝一眼。

    周宝一脸严肃道:“四爷,太子爷特意吩咐,只请您一位。”

    虽然不知道太子请自己过去是干什么,但是四皇子知道自己拒绝不得,只好乖乖跟着来到了毓庆宫。

    一进毓庆宫,四皇子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就见太子正舒舒服服地躺在一间铺满地龙的暖房里,翘着二郎腿,悠然自得地喝茶。

    身旁的桌子上摆着四碟小菜和一壶酒。

    最离谱的是,这大冬天的,居然有红烧茄子和凉拌黄瓜!

    “四弟,今儿在乾清门喝够了西北风吧?来来来,咱哥俩儿整两杯!”

    沈叶一把拉住要见礼的四皇子,笑眯眯地说道。

    四皇子心里警铃大作,弄不清太子这是要干嘛呢。

    但是转念一想,自己的策略就是躲在太子身后,所以对太子这种拉拢,他不能拒绝。

    于是,立马换上了笑脸:

    “那臣弟今儿就舍命陪君子了!”

    沈叶不等四皇子拿起酒壶,亲自给四皇子斟了一杯酒,又对伺候在一边的周宝道:

    “你们都退出去吧,没有我的吩咐,不要过来。”

    等屋里只剩兄弟二人,沈叶突然长叹一声道:

    “四弟啊,今儿你也看到了,想在朝堂上办点实事,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比让狗学猫叫还难!”

    四皇子点了点头,他深有同感。

    这次对付衍圣公府,几位皇子精诚合作,联手出动才勉强取胜。

    “太子爷放心,臣弟相信在您的谋划下,咱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任何事情都难不倒咱。”

    四皇子这话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既突出了太子的地位,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他是支持太子的!

    沈叶满意地举杯:“我也希望如此。”

    “不过四弟,兄弟同心并不容易啊!”

    “咱们这些兄弟,一个个才智都不低。”

    “但是,真正想要改变朝堂弊端的,也就咱俩了!”

    这话听得四皇子心头一跳,脑子里随即响起一句话: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他娘的能白说吗?

    他现在想的就是那《三国演义》里的惊雷!

    他紧张地望望窗外,很可惜,现在正值数九隆冬,哪里有什么惊雷?

    不过,这“冷面王”毕竟不是一般人。

    他立马换上一张忠臣脸,朗声道:“臣弟能追随太子爷改革朝堂弊政,是臣弟的荣幸!”

    “以后有什么需要冲锋陷阵的,太子爷尽管吩咐。”

    “臣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看着脸上写满了忠诚的四皇子,沈叶暗笑:

    老四不进戏班子,真是可惜了!

    这演技比专业演员还投入,往届的奥斯卡欠他一个小金人啊!

    沈叶最近的心态,也有了一些变化。

    虽然他这个太子,还是岌岌可危。

    但是他觉得,如果自己即位不成,那这大好江山,最好还是落入能干事的人手中。

    他拍了拍四皇子的肩膀道:

    “四弟,说什么赴汤蹈火,我这个当哥哥的,怎么能让兄弟去冒险?”

    “我只是希望四弟能好好帮我就行!”

    说着又叹气道:“你看,像衍圣公那样的人都有那么多帮手。”

    “咱们却只能哥俩好。”

    “还不是因为咱触及的是那些士绅的利益!”

    “可是,不这么做,朝廷只能越来越穷,越来越弱”

    “太子爷放心!”

    四皇子举杯一饮而尽,“就算要杀他个人头滚滚,这改革也得进行到底!”

    “早改早轻松!”

    沈叶满意地点点头:

    “四弟,最近一段时间,那你要盯紧步军统领衙门,尽快按律把吕柏舟等人的案子给判了。”

    “咱们也好趁着这个时机,把官绅和庶民一体纳税推行下去。”

    四皇子刚刚准备答应,周宝猫着腰溜了进来。

    沈叶一皱眉,刚要发火,周宝已经恭敬地禀报道:“太子爷,张英大学士求见。”

    沈叶一愣。

    他和张英的关系本来就一般,现在刚把人家的儿子发配边疆,不说仇深似海,却也是仇怨不小。

    现在张英主动找上门来,这让沈叶有点意外。

    无奈地对四皇子笑笑:“本想着和四弟喝个痛快,无奈琐事缠身不能不办。”

    “要是让父皇知道咱们光顾喝酒不见大臣,怕是该挨鞭子了。”

    “四弟你先稍待,我见了张英就过来。”

    四皇子如蒙大赦,赶紧起身告辞——

    他是真不想再和太子继续喝下去了,刚才太子的话,让他提心吊胆了好一会儿。

    他真怕太子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

    “太子爷您先去忙,臣弟这里也有一点小事需要处理。”

    “等忙完这一段,臣弟再请太子爷喝酒。”

    看着站起身的四皇子,沈叶也没有强留,反正他要说的话,也说得差不多了。

    送走四皇子,沈叶就让周宝将张英给请了出来。

    虽然在御门听政的时候,沈叶毫不留情地把张廷璐给发配了出去,但是见到张英的时候,沈叶还是做足了表面功夫。

    眼见张英要跪下行礼,沈叶一个箭步上前,双手稳稳地托住了张英的胳膊。

    那叫一个神速,动作快得像是专门练过凌波微步似的。

    “张大学士使不得!您可是朝廷栋梁,我早就说过,咱们见面何必来这套虚礼!”

    转头又对着周宝吆喝:“快去快去,张大学士喜欢喝西湖龙井。”

    “把我新得的龙井给张大学士沏一杯。”

    这一番操作行云流水,把张英惊得目瞪口呆,内心里连连感叹:

    太子这演技真是进步神速,说他从青铜直冲王者也毫不为过!

    从前那个鼻孔朝天、横冲直撞的愣头青,现在居然学会笑里藏刀了!

    这待人接物的一招一式,所有举动都是这般的炉火纯青!

    两人客套几句之后,沈叶就开始装傻充愣,心里暗戳戳地想——

    你今儿来找我,反正急的不是我,看谁先沉不住气!

    张英果然率先出招:“太子爷,微臣最近读书,偶有所得,特意过来和太子爷探讨一二。”

    沈叶心里冷笑:有话就说,有屁就放,非得整这些弯弯绕!

    你们文人说话,不绕它个九曲十八弯,不足以证明自己喝过墨水,满肚子都是文化还是咋的?

    你还不如直接来句,我今儿就是来找茬儿!

    脸上却是笑容可掬道:“张大学士是大学问家,父皇可没少夸您。”

    “能和您一起探讨学问,我真的是求之不得啊!”

    张英虽然内心里已经把太子当成了对手,但是太子这一番态度,他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受用的。

    “太子爷,不知您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怎么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是《孟子》里的一句话,原太子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学过这篇文章,现在依旧能够倒背如流。

    对于这篇文章的意思,沈叶觉得没有什么好探讨的。

    他更在意的是张英的言外之意!

    你这不就是拐弯抹角地想骂我不得人心嘛!

    单从这一点而言,张英这句话倒是恰到好处。

    沈叶朝着张英笑了笑,不紧不慢地应对道:

    “张大学士,这句话我研究过,不过我觉得有一句话,比它更有深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大学士觉得这两句话,哪一句更好?”

    张英当然明白太子的意思,那就是你们这些官绅,如果不老老实实纳税,朝廷就可能要出问题。

    而一旦朝廷垮了,你们这些官绅的财产也难以保全,好日子也到头了!

    被太子反将一军,张英却不慌不忙。

    当下笑着道:

    “太子爷说的这句话,微臣是非常赞同的,不过太子爷,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

    “老臣以为,事缓则圆,人缓则安!”

    “有些事情本来是好事,可操之过急,反而不美,好事有可能会变成坏事。”

    “张大学士此言差矣!”

    沈叶抿了一口茶,立马接话:“岂不闻人生苦短,只争朝夕吗?”

    心里暗想,你个老东西,还跟我玩拖延战术!

    我呸!我还能让你把‘明日复明日’搬出来不成!

    张英重复了一遍沈叶的话,这才意味深长地回敬道:

    “太子爷,只争朝夕,恐怕会缘木求鱼啊!”

    “您从小就读书好,应当知道,所有的事,都要分清轻重缓急。”

    “对于太子爷您而言,这四个字尤为重要。”

    “请太子爷明察!”

    两人表面上谈笑风生,眼神却在空中噼里啪啦地火花四溅,激烈交战。

    这场纷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