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4章 稳如泰山
    胤祚这么宣传,准噶尔也恨的牙痒痒,他们暗地里起一阵妖风,到处散播中路军已败,帝王被俘的消息。

    通信不便,再快的马也不可能当日达,就这么一个信息差——谁能肯定的拍着胸脯说绝对不是他们准噶尔势如破竹,大败清军。

    若说没有证据,没有准噶尔获胜的证据,可是也没有确切的,清军好端端的证据啊……

    荣亲王,毛头小子,欺人太甚,怎么也要让他气的跳脚,惶惶不可度日才行,最好的就是清军溃散,再无战心。

    到时候打他们个屁滚尿流,让他们见识见识,谁才是懦夫!

    还说他们准噶尔勇士不如太监,真是欺人太甚!

    可准噶尔想象中人心惶惶,甚至军队哗变的局面并没有出现,甚至探子来报,那无知小儿气定神闲,还有心思成日里在军营里闲逛,一副悠然模样。

    竟是还敢往他们准噶尔身上泼脏水!

    其实,刚听到这么个消息,胤祚的确慌了神,但是,汗阿玛被俘虏?不可能!

    沙漠中消息不通,一定是准噶尔的阴谋!

    无论事实如何,都只能是阴谋。

    一瞬间的六神无主后,是咬紧了牙根的随机应变。

    胤祚咬死了,说这就是准噶尔的谣言,乱他们军心,胤祚如此笃定,众将士又想到先前荣亲王斩嚼舌根的人是多么利落,顿时无人敢乱言一句。

    流言没掀起什么风雨,胤祚才稍安下心来,军心若乱,此战必败。

    他的压力也很大,成日撑着演戏——

    众将士紧盯着胤祚,这是帝王亲子,大清亲王,若是真的有什么,他一准是最早知道的。

    有些参加过第一次和准噶尔的战争的,还知道曾经的旧事,当年万岁爷病重,这位亲王一接到消息,当即就受惊之下也病了好一会儿,太子爷日夜看顾,才照顾好了。

    若是万岁爷真有事,这位再好的演技也不可能毫无破绽。

    既然这回亲王没什么动静,说明没什么大事。

    孙思克大刀阔斧整治军务,务必上下一心。

    胤祚也跟着一起,严正风气。

    说实话,他心里也怕,他自然是相信汗阿玛,但是,他到底有些没底,他怕啊,这是打仗,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那不前明的时候也有皇帝被敌人给虏了去。

    那时候谁能想到,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啊!

    这都说不准了,人算不如天算。

    他不知道实情,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

    但是,稳住军心,胤祚深吸一口气,就算到了最坏的地步,西路军也不能泄气,他们尚还有战力,还能挽大厦于将倾。

    况且,太子哥哥坐镇京中,若是此战大败,则京城危矣。

    他不能弃兄于不顾,不能抛军于私情后,他此时出征,不仅为人子,更为将帅,要对士卒负责。

    就算到了最坏的地步,也得稳住。

    这么一直精神紧绷着,直到两日后,中路军传来消息,他们正加紧行军,询问西路军情况,胤祚这才松了一口气。

    两军都尚未狭路相逢,哪里来的败逃呢?

    纯纯无稽之谈!

    他设想了无数种可能,准噶尔若是和中路军一战,我军大败,他们准噶尔肯定也是损伤惨重,不敢和西路军对上也是可能,兵力悬殊。

    所以……不是无风不起浪,是有心之人要造浪啊。

    幸亏……

    呼~

    胤祚叹息,重新变的生龙活虎起来。

    半日后,双喜临门,前锋营那边递了消息来,他们“找”到水源了。

    至于怎么找的嘛,咳咳,炸药,工兵,地下泉。

    几个关键词,就足以说明一切,这几日前锋营紧赶慢赶,仔细排查,才有地方取水。

    好歹是有水喝了,之前水源都被毁了个稀巴烂,唯一一处幸免于难的被准噶尔重兵把守,准噶尔那些畜牲就留了一处可取水的地方,一整个沙漠,就一处!

    这次前锋营的发现,他们这终于是有了救命的水啊!

    胤祚感慨一句——水是世界上最好喝的东西,以前在宫里,他爱喝饮子,奶茶,以后,水,才是最甜美的佳酿。

    他真是渴怕了。

    只是可惜,那地下泉取水到底没那么方便,那么细小的泉流,大哥他们为取水驻留几天,又需继续向前,他们去的时候再停几天,和大哥是碰不上面了。

    他有好几日没见大哥,心里着实想的慌,大哥在他身旁,他心里就有底气。

    胤祚心焦,不过,刚得的信,汗阿玛问西路军情况,中路军走的很顺利,他们西路军因故延时,未能及时汇合,中路军那边,唉……两军夹击之计,怕是难成了。

    但也再等不得,汗阿玛有意堵准噶尔一头,中路军兵强马壮,未受西路之难,正面对敌也不惧,可与准噶尔较量。

    只是叮嘱西路军将领,若是准噶尔西逃,西路军或可在其必经之路上等候。

    抢占先机!

    如此,必须加紧行军。

    他们离出沙漠也不远了,接下来的路好走的多,胤祚抿唇,与孙思克商议此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次胤祚的表现,孙思克还蛮欣赏,遇事心不乱,就很难得。

    他没急着说行军之事,反而含笑对胤祚道:

    “王爷年少,却实有大将之风,轻重缓急,了熟于心,不意气用事,也不失勇武之心,臣回去,必是如实禀告万岁爷。”

    临危不惧,稳如泰山。

    这孩子……孙思克的年纪能当胤祚玛法,看着胤祚,就是看孩子呢。

    他不介意卖上个人情,给年轻的亲王说说好话,他的确欣赏。

    而且……七子出征,他为皇六子说话,想必万岁爷也高兴。

    五位皇子随帝王身侧,表现尽收眼底。两位在西路,费扬古自然会禀报大阿哥所为,费扬古和荣亲王有旧,说些好话,也难免有寻私之嫌疑。

    不过兵分两路后,他与这位亲王接触最多,自是要他阐明阿哥表现,无亲无故,说话自是公允。

    他这会儿给阿哥透个底,漏点消息,也是示好。

    武将勇猛军功是立身之本,可是,这站队……他不说站队,就卖个好,结个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到了呢。

    这位和大阿哥,和京中那位太子爷关系都不错,他自是不至于淌党争的浑水,但远远观望着,和荣亲王交好,以后也可顺势向那两位……

    等局势鲜明的时候,或者,再往后。

    总不至于两眼一抹黑,或者没有门路。

    可进可退。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