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35章 证据底片
    暗红色的安全灯在狭小空间里摇曳,将石云天的身影投在墙上,拉得很长。

    他独自一人待在照相馆的暗房内,门已反锁,工作台上摊开着从“防疫给水部”带出的底片。

    空气中弥漫着醋酸和显影液的刺鼻气味,他却浑然不觉,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可能决定无数人命运的证据上。

    每一张底片都像是一扇通往地狱的窗口。

    石云天熟练地将它们浸入显影液,用竹夹轻轻拨动。

    影像逐渐浮现,他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收紧。

    一张张照片显示着实验室内的恐怖场景,穿着白大褂的人员正在对活人进行实验,受害者扭曲的面容、特殊的禁锢装置、标有日文“特殊处理”字样的容器……这些底片无声地记录着1644部队反人类的罪行。

    石云天想起自己曾在后世读过的伯力审判记录。

    1949年12月,苏联在哈巴罗夫斯克对日本关东军731部队和100部队的战犯进行了审判,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细菌战犯罪的公开审判。

    而如今,他手中的这些底片,正是同样性质的罪证。

    “必须让这些证据像伯力审判那样公之于众。”石云天喃喃自语。

    他清楚地知道,原本的历史中,美国为获得日本细菌战研究成果,采取了免究石井四郎等细菌战犯责任的方针。

    而这一次,他绝不会让历史重演。

    底片中有一组连续画面格外令人震惊,它记录了一个健康中国平民被强制感染鼠疫杆菌后的全过程,从最初的健康状态到最后的痛苦死亡,每一天的变化都被细致地记录下来,仿佛在记录一个实验数据。

    石云天的胃部一阵翻涌,怒火在胸腔中燃烧。

    在愤怒之余,石云天保持着冷静的头脑。

    他深知,要让这些证据在国际上具有说服力,必须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整理。

    他回忆起自己学过的档案管理知识,开始对底片进行系统分类。

    首先按内容将底片分为几大类,活体实验记录、细菌培养过程、野外试验场景、部队人员合影等。

    每一类又按时间顺序排列。

    他用特制的铅笔在底片边缘轻轻编号,并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索引系统。

    “人在底片在,人与底片共存亡。”石云天想起这句话。

    这曾是抗战时期晋察冀画报社资料员顾棣的誓言。

    如今,这句誓言也成为他的座右铭。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石云天迅速将底片藏入暗格,打开门,看见钱贵焦急的脸。

    “小山子,田中少佐突然来了,说要检查最近所有的底片!”钱贵的声音带着恐慌,“他带了好几个人,正在前厅等着。”

    石云天心头一紧,但表面保持平静:“老板,我这就去准备。”

    他意识到,这可能是田中健二的试探。

    回到暗房,他快速思考对策。

    最终,他决定准备两组底片,一组是无关紧要的日常照片,另一组则是经过修改的“防疫给水部”宣传照,隐去了最关键的证据。

    当田中健二锐利的目光扫过石云天准备的底片时,时间仿佛凝固了。

    这位近卫师团出身的军官仔细检查每一张底片,不时抬头观察石云天的反应。

    “就这些吗?”田中健二的声音冷得像冰。

    石云天低着头,用谦卑的语气回答:“是的,太君,最近主要就是这些宣传照和部分市民的证件照。”

    空气凝重得令人窒息。

    终于,田中健二挥手让人收起底片,转身离开。

    石云天背后已被冷汗浸湿,他知道,这场猫鼠游戏才刚刚开始。

    当晚,石云天将情况通报给同伴。

    王小虎愤慨地捶墙:“这群畜生!我们必须尽快行动!”

    马小健则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即使我们拿到了证据,如何确保它们能安全送出南京?又如何让国际社会相信这些证据的真实性?”

    李妞轻声说:“我听说上海有一些外国记者和领事馆人员,或许可以通过他们……”

    石云天点头:“这是一个思路,但首先,我们必须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他特别强调:“不仅仅是这些照片,我们还需要收集更多辅助证据,文件、证人证言、物证……只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能让这些战犯无处遁形。”

    连续几个昼夜,石云天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着这些底片。

    他采用多种方法保护它们,制作复制底片、寻找不同的藏匿地点、甚至考虑使用微缩摄影技术将资料压缩保存。

    在整理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极其关键的底片,其中一张显示的是1644部队与731部队的联合会议,另一张则清晰地拍到了部队长官与石井四郎的合影。

    这些都是直接链接到日本细菌战核心人物的铁证。

    “这些证据,足以改变历史。”石云天对同伴们说。

    他记得伯力审判虽然审判了12名日本细菌战犯,但许多核心人物逃脱了惩罚。

    而这一次,他们有可能让更多的战犯受到正义的审判。

    宋春琳提出了一个深思熟虑的问题:“云天哥,你说这些证据真的能带来正义吗?即使审判了战犯,能弥补那些受害者的痛苦吗?”

    石云天沉默片刻,回答道:“单靠审判不能完全弥补受害者的痛苦,但这是历史正义的一部分,正义的审判是对生者的安慰,也是对死者的告慰。”

    晨光透过暗房的小窗,洒在工作台上。

    石云天将最后一张底片整理完毕,轻轻放入特制的防水袋中。

    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充满危险,但他们手中已经握有了揭开历史真相的钥匙。

    “我们要让这些底片说话,”石云天坚定地说,“让它们在未来的审判席上,成为无声却最有力的证人。”

    远处传来日军的晨练号声,新的一天开始了。

    而对石云天五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与时间赛跑,每一张底片都是对抗遗忘的武器。

    在南京这座饱经创伤的城市里,他们正在为历史的正义默默准备着最重要的证据。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