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仪端起茶杯,又轻轻放下,目光平静地看着刘航,没有任何表示。
他在等。
等刘航把这句石破天惊的“关键在于人”后面的话说完。
这句开场白,太不寻常了。
尤其是在郑仪明显带着考察意图的私下谈话中,刘航主动点出“人”这个最敏感、也最核心的问题。
这绝非无的放矢。
刘航迎着郑仪的目光,喉结微微滚动了一下,但眼神并未闪躲。
他知道,自己必须把话说完,也必须把话说明白。
“郑书记。”
刘航的声音比刚才更加沉稳,甚至带着一种剖析自身的冷静。
“我这话,不是空谈大道理,也不是推卸责任。恰恰相反,我是从临川这几年的实践中,尤其是……从我自身工作的不足中,得出的切身体会。”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组织最精准的语言。
“临川这几年,GDP上去了,项目进来了,县城变样了。这些是成绩,我不否认。”
“但扪心自问,很多工作的推进,靠的是什么?”
“很大程度上,是靠我这个县委书记亲自抓,靠市里的高压态势和资源倾斜。”
“为什么?”
“因为下面的很多干部,执行力有,但主动性、创造性不足。按部就班可以,但要他们主动谋划、攻坚克难,很多时候就……差那么一口气。”
“甚至,在一些关键岗位,还存在守成思想重、不敢担当、甚至……风气不正的问题。”
“人行不行,事就行不行。”
刘航再次强调,目光直视郑仪。
“我这个班长,在带队伍、抓作风、激发内生动力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很多时候,还是习惯于下命令、压担子,在培养干部、优化政治生态这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上,投入的精力、下的功夫,还差得远。”
“这是我的不足,也是制约临川未来能否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
他这番话,几乎是赤裸裸的自我批评,而且是当着很可能决定他未来仕途的顶头上司的面。
这不是愚蠢,这是极高明的政治智慧!
郑仪依然没有说话,但他身体微微前倾的姿态,表明他在认真倾听,并且被刘航的坦诚触动了。
刘航见郑仪没有打断,心中稍定,知道自己的策略可能起了作用。
他深吸一口气,将话题从自我批评,引向更宏观的层面。
“推及到全市,郑书记,我认为情况可能也有相似之处。”
“明州这几年在您的带领下,发展势头很好,‘新明州建设’打开了局面。这是大势,是机遇。”
“但要把这个势头保持下去,把机遇转化为持久的发展优势,同样绕不开‘人’这个核心要素。”
“我们需要一批什么样的干部?”
刘航自问自答,语气变得有力。
“不是只会唯唯诺诺、上传下达的干部,也不是只会盯着GDP、搞短期行为的干部。”
“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有信仰、有担当、有本事、有作为的干部!”
“是能够深刻理解‘新明州建设’内涵,并创造性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干部!”
“是能够直面矛盾、敢于改革、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
“是清正廉洁、作风过硬,能让群众信任、让组织放心的干部!”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荡,带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光彩,却又无比现实。
“归根结底。”
刘航的目光变得无比郑重,甚至带着一丝恳切。
“这需要靠市委,特别是郑书记您,坚定不移地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系统性重塑!要下决心整治顽瘴痼疾,优化政治生态,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只有这样,‘新明州建设’才有最坚实的人才支撑,明州的未来才有根本保证!”
说到这里,刘航停了下来。
他微微低下头,语气恢复了之前的谦逊。
“郑书记,我说这些,可能有些冒昧,也有些片面。但这确实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也是我工作中深感困惑、亟需破解的问题。”
“我非常渴望能得到郑书记您的指点。”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寂静。
刘航的这番话,信息量巨大,态度极其坦诚,意图也十分明显。
他精准地判断出郑仪此行的深层目的——考察人事,整饬吏治。
他不仅没有回避,反而主动迎了上去,以自我批评开场,以对全市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言收尾。
他承认了自己在“带队伍”方面的不足,实际上是在向郑仪表态:
我意识到了问题,但我需要您的指导和帮助,我愿意按照您的思路来调整和改进。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投诚”或者说“归附”的姿态。
他没有提任何个人要求,而是将个人进步与全市大局捆绑在一起,显示了自己的格局和眼光。
他在等着郑仪的“收编”。
郑仪缓缓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杯,喝了一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需要消化一下刘航这番极具冲击力的表态。
不得不承认,刘航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厉害角色。
他能坐上县委书记的位置,并且在临川经营多年,绝非偶然。
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坦诚的沟通方式、以及将个人诉求巧妙融入大局论述的能力,都显示出他是一个成熟的、可用的干部。
但越是这样的干部,越需要仔细甄别和……掌控。
他的坦诚,有多少是真心,有多少是策略?
他对吏治问题的“痛心疾首”,是因为真的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还是仅仅因为嗅到了上层的风向,顺势而为?
不过,就眼下而言,刘航的态度是积极的,方向是正确的。
这为郑仪下一步整顿基层吏治,打开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他不需要立刻对刘航做出任何承诺,但可以给他一个明确的信号和期待。
郑仪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了今天见面以来最温和、也最意味深长的笑容。
“刘航同志……”
“你能认识到‘人’的问题,并且有勇气在我面前坦诚自己的不足,这很好。”
“这说明,你这个县委书记,没有白当。你是真正在思考问题,在谋划未来的。”
郑仪首先肯定了刘航的态度。
“你刚才提到的,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我都听进去了。”
“你说的,有道理。”
郑仪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发展,最终要靠人。没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再好的蓝图,也可能落空,甚至可能走偏。”
“市委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下一步,也会有一些相应的考虑和部署。”
他没有透露具体内容,但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市委层面,已经在酝酿人事和吏治方面的动作。
刘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
“刘航同志,你是临川的班长。临川的干部队伍怎么样,政治生态怎么样,你最有发言权,也负有第一位的责任。”
“认识到问题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郑仪的语气带着一种殷切的期望,也带着无形的压力。
“我希望,你能把今天的认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要敢于碰硬,敢于动真格。对于那些不担当、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干部,该调整的调整,该处理的处理。”
“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和使用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为他们搭建平台,营造环境。”
“要在临川,率先探索出一条优化政治生态、激发干部活力的新路子来。”
郑仪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光说,是不够的。”
他重复了刘航刚才的潜台词。
“我看的,是做,是成效。”
“明年这个时候,我会再来看。”
郑仪的语气很平淡。
“我希望到时候,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经济数据更漂亮的临川,更是一个政治更清明、干部更担当、群众更满意的临川。”
“一个……有新面貌的临川。”
“你能做到吗?”
最后这句话,是询问,更是考验。
刘航立刻站起身,挺直腰板,神色无比庄重。
“请郑书记放心!”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我一定深刻领会您的指示要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和政治生态优化!”
“绝不让临川的工作,拖了全市的后腿!绝不辜负郑书记您的信任和期望!”
郑仪看着刘航那副恨不得立刻表忠心的样子,心中了然。
他知道,刘航听懂了。
也接招了。
至于他最终能做到什么程度,是真心改革还是虚与委蛇,那就要看明年的“新面貌”了。
“好。”
郑仪也站起身,拍了拍刘航的肩膀。
这个动作,显得亲切而充满信任。
“我相信你,刘航同志。”
“走吧,我们去看看你们的项目现场。”
“是!郑书记请!”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