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1章 信任
    消息像风一样传遍大塘镇的大街小巷——郑镇长要走了。

    老赵拄着新发的拐杖,从临时安置房颤颤巍巍地走向镇政府,粗糙的手里捏着一篮鸡蛋,用蓝布盖着。

    “啥?郑镇长要走?”

    早点摊前,刘老汉手里的筷子啪嗒掉在地上。

    “消息是真的。”

    卖油条的老张低声道。

    “我侄子说,省里派车来接,下周一就走!”

    人群安静了一瞬,随即炸开了锅。

    “这才几个月,咋就调走了?!”

    “他走了,咱镇的厂子还能办下去吗?”

    “那些个当官的要是回来,咱们的日子还能好过?”

    赵老汉没有加入议论,他只是一步步走向镇政府,皱纹里夹着忧色。

    而此时,镇政府大院里,气氛也有些异样。

    “郑镇长……”

    宋清如站在走廊上,手里拿着一份刚批完的低保文件,眼镜后的眼睛有些泛红。

    郑仪脚步一顿:

    “怎么了?”

    宋清如深吸一口气,说出的话自己都觉得幼稚:

    “能不能……不走?”

    郑仪愣了一下,随即温和地笑了笑:

    “工作调动,很正常的事。”

    “可您走了,大塘镇怎么办?”

    宋清如很少这么直白地表达情绪,但她此刻实在忍不住了。

    郑仪沉吟片刻,指了指她手中的文件:

    “不是还有你们吗?”

    “向森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工业区的事交给他,不会有问题。”

    “你呢,民政这一块理顺了,按规矩办事就行。其他的我和陈书记打过招呼,他是个明白人。”

    “至于镇上的人……”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穿过走廊,望向大门口的槐树。

    树下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许栋。

    他不再是当初那个满眼愤世嫉俗的街头青年,而是剪短了头发,穿着朴素的工作服,手里捏着一份材料,似乎在等什么人。

    郑仪笑了,朝许栋招了招手。

    许栋大步走来,脚步沉稳,眼神明亮。

    “郑镇长,我来送您。”

    他眼里不再有颓废和不甘,只有感激和坚定。

    ……

    郑仪站在镇政府门口,身旁停着一辆黑色轿车,没有多余的排场,也没有记者采访,只有三三两两闻讯而来的镇民。

    老赵挤到前面,颤巍巍地递上那篮鸡蛋:

    “郑镇长……自家鸡下的,您带着路上吃。”

    郑仪接过沉甸甸的篮子,掀开蓝布一角,一篮鸡蛋下,竟还压着几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针脚细密,一看就是手工做的。

    “赵叔……”

    老赵咧嘴一笑,缺了两颗门牙的嘴显得有些滑稽:

    “我托村里几个老太太赶制的……您走路多,费鞋!”

    人群中,李阿婆的女儿李小燕挤到前面,怯生生地递上一小包茶叶:

    “郑镇长,我妈让捎给您的……山上采的野茶,不值钱,但清火。”

    小燕原本辍学在家,是郑仪帮她联系了县里的学校,如今她已经在读高二了。

    更多的人围上来。

    厂里的工人、低保户的老人、曾经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他们手里拿着红薯、腊肉、土鸡蛋,甚至只是一把野菜、一包瓜子,不贵重,却全是心意。

    郑仪看着他们,目光从一张张脸上划过,老赵佝偻的背影,宋清如泛红的眼眶,向森紧抿的嘴唇,许栋坚毅的目光……

    这是他为之奋斗过的人们。

    短短几个月,他们从怀疑到信任,从麻木到希冀,如今眼里终于有了光。

    而他,不过是做了一点分内之事。

    郑仪站在镇政府门口的台阶上,望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家放心,我向你们保证,大塘镇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们信郑镇长!\"

    \"您记得常回来看看......\"

    郑仪最后环视了一圈这个他奋斗过的小镇,转身走向那辆黑色轿车,在众人的目光中拉开车门,朝众人挥了挥手,坐进车里。

    郑仪走后,陈忠和坐在办公室里,窗外阳光正好,但屋子里却有些阴冷。

    民政办主任刘洪探头进来,脸上带着讨好的笑:

    \"陈书记,郑镇长走了,咱那些补助审批是不是按老规矩来......\"

    \"放屁!\"

    陈忠和猛地一拍桌子。

    \"什么老规矩?哪来的老规矩?!\"

    刘洪吓得后退半步,满脸错愕。这跟预想的不一样啊,郑仪不是走了吗?按理说陈书记该松口气才对啊......

    \"陈书记......我、我这不是想着......\"

    陈忠和站起身,绕着办公桌走到刘洪面前。这个平日总是笑眯眯的老狐狸,此刻脸上居然浮现出一丝少见的狠厉。

    \"刘洪,你给我听清楚了!\"

    他指着窗外工业区的方向:

    \"那是郑仪一手搞起来的项目。\"

    又指了指民政办的档案柜:

    \"那是郑仪亲自整顿的低保。\"

    最后拍了拍刘洪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

    \"这都是郑仪的发家之地!\"

    刘洪额头冒汗,感觉肩膀上的手像是块烙铁。

    \"可、可郑镇长不是调走了吗?\"

    \"调走?\"

    陈忠和冷笑一声。

    \"郑仪可不是调走,省组织部派人来接,自然是升迁了,他有能力,有背景,还年轻,将来定是掌控一方的大人物,你把他发家之地弄不好看了,以后还有活路?\"

    刘洪瞪大眼睛,一句话不敢说了。

    陈忠和收回手,慢条斯理地整理袖口:

    \"你信不信,郑仪一句话,咱们这点破事连查都不用查,直接就能扒个底朝天?\"

    \"信...信......\"

    \"所以你给我记住了。\"

    陈忠和突然提高音量。

    \"从今天起,谁要是敢动郑仪定下的规矩——\"

    他的目光扫过门外竖起耳朵偷听的几个科员:

    \"我先扒了他的皮!\"

    办公室里鸦雀无声。

    陈忠和走回窗前,望向政府大院门口那棵老槐树。恍惚间,他似乎又看到那个年轻镇长的身影,站在树下与人交谈,沉稳而坚定。

    \"有些路啊......一旦走上去,就回不了头了。\"

    不是不想回头,而是不敢回头。

    郑仪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那些规矩、那些改变、那些人,都像是一块块砖石,把回头路堵得死死的。

    现在的大塘镇,已经打上了郑仪的烙印。与其冒险走回头路,不如好好守着这份成果,说不定......反而是条通天大道?

    想到这,陈忠和的眼神渐渐坚定起来。他转身对刘洪说道:

    \"去,把郑镇长定下的所有工作制度都给我整理出来。\"

    刘洪一愣:

    \"书记您这是......\"

    \"我要亲自检查,哪项没落实到位。\"

    陈忠和眯起眼睛:

    \"咱们的对得起郑镇长的信任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