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刘晓丹起来的时候,看见房间小桌子上放着做好的早饭,有包子和鸡蛋粥,还有一叠炒好的青菜。
小鱼还给她留了纸条,说家里有米有菜,她中午想吃什么就煮什么。
她看一眼时间,已经八点了。
小鱼早已经上班去。
往常她早就起来了,今天怎么睡得这么沉?
看着小桌上的早饭,她心里暖暖的。
这是她生完孩子之后,吃得最好的一顿早饭。
刚嫁给赵易东那一年,也许是新婚,夫妻俩还没有孩子的牵绊,她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现在想来,她之所以觉得那一年的日子好过,完全是因为她手上有钱,家里的东西都是她用自己的钱添置的。
赵易东明知道她家里人被下放了,还愿意娶她,估计就是为了娶个媳妇好掩人耳目吧。
毕竟小叔子和嫂子有染的事情见不得光。
他一直不娶媳妇的话,别人肯定会怀疑什么的。
她娘家出了事,即使哪一天东窗事发了,赵易东也认为她没有人撑腰,而选择委屈跟他一块儿过日子,还要帮他遮掩一二他的丑事。
她怎么就那么蠢呢,现在才发现。
还有,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赵易东是故意给她那么少钱的。
目的就是让她饿不死,但是也过得不好,每天只为柴米油盐酱醋而烦恼,没有多余的精力想其他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她还想着他家里不容易,而且他又是个大孝子,她尽量理解他。
原来,她一直被赵易东欺骗。
之前一直身在局中,成了当局者迷。
现在离了婚,跳出了那个婚姻的牢笼,反而一切都看得清楚,一切都说得通了。
刘晓丹觉得自己糊里糊涂地跟着赵易东过了几年眼睛蒙尘的日子。
幸好小鱼如仙女般出现拯救了她,让她脱离婚姻的枷锁,得以自由。
她等孩子睡醒起来喂饱后就去买票,明天就带着小桃子回京,以后再也不会来这里了。
......
赵易东很不甘心。
他看着空荡荡的家里,决定叫老娘来收拾刘晓丹。
离婚凭什么要他净身出户?
刘晓丹把他的东西都卖了,那要把钱给回他,要不然他接下来该怎么生活?
刘晓丹是个狠人,连一根筷条都没给他留,他洗脸的毛巾更是被她当成抹布扔在桌子上。
他藏在冬鞋里的钱也没有了。
除了睡觉那张床和因为有些东西太破烂卖不出去,被他捡了回来之外,他真的家徒四壁了。
早上起来,他也没钱去食堂买吃的,肚子饿得很。
他等一下去跟工友借点钱先救急,中午下班就出去给老娘拍电报。
老娘收到电报后最快明晚就能到,最迟后天也该到了。
刘晓丹很怵他老娘,等老娘来了,不但要刘晓丹把卖了他东西的钱全部给吐出来,还要让老娘狠狠收拾她一顿。
他昨晚想了一晚上,觉得刘晓丹是没有证据证明他和大嫂有什么关系的。
他没有任何把柄落在她手上,回老家更是不会带她一起。
他和大嫂的事情,除了老娘知道,没有别人知道,而且这件事情还是老娘促成的,让他兼祧两房。
到时候他还可以反咬她一口,说她没有证据污蔑她,还要她赔偿他。
之前是他大意了,才会中了刘晓丹给他设的圈套,才会导致他一无所有。
现在他要扳回一局。
想通了的赵易东跟工友借了十块钱,中午下班后匆匆去食堂吃了一点饭就往邮局去了。
江篱这两天什么也没有做,就暗中观察梁超发。
她担心赵易东心有不甘对付刘晓丹,还密切注意着赵易东。
她要等刘晓丹离开之后才按计划行事。
刘晓丹买了明天上午的火车票,江篱打算请半天假去送送她。
丹姐一个人带着个孩子,又拿行李,很不方便。
“丹姐,刚才中午下班的时候,我看见赵易东骑着自行车匆匆出去了,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你小心一些,没事别带着孩子晃到他跟前。”江篱提醒道。
“好,我知道了,我就待在屋里,哪儿也不去,他知道我怕他老娘,肯定是去给他老娘传信,想要叫他老娘来对付我,没事,等他老娘来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
其实她也不是怕赵易东的老娘,之前是为了好好跟赵易东过日子,不想跟他老娘闹翻而已。
幸好他老娘不怎么来,她受她的气也不算多。
看来她的决定是正确的,赶紧离开这里对谁都好。
要不然到时候赵易东老娘来了,肯定会连累小鱼。
赵易东没想过刘晓丹会这么快离开,他发完电报之后就安心等待老娘的到来。
次日。
江篱借了崔姐的自行车送刘晓丹去火车站。
刘晓丹听劝得很,除了母女俩的衣服,其他东西都没带。
“丹姐,天气太热,就给你带了些糕点在车上吃,其他东西都容易坏,你记得车上不吃别人给的东西啊。”
“放心,你跟我说的那些我都记住了,路程也没多远,傍晚我肯定能回到家了,等你回京一定要和我联系啊。”
她记小鱼的情,把她当成妹子,不想跟她断了联系。
“放心吧,丹姐,我回京一定会去找你的。”江篱给了小桃子两颗奶糖,“小桃子,要听妈妈的话,姨姨以后去看你好不好?”
两岁多的小桃子软糯糯地说道:“好。”
她喜欢这个漂亮姨姨,姨姨香香的,还会给她东西吃。
江篱把刘晓丹母女俩送上车后就回去了。
她回到家里,把刘晓丹搬上她这里的东西全部收进了空间里。
这两天放出来给刘晓丹煮饭的米面盐油酱醋也收了。
现在房间里其实没什么东西,防止赵易东老娘来找茬占了便宜。
毕竟这两天刘晓丹住在她这里,赵易东是知道的。
江篱送刘晓丹去打车的时候,赵易东在上班,他一点儿也不知道刘晓丹已经离开了。
下午下班的时候,赵易东的老娘就到了。
她下了火车后自己走路来儿子这里的。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