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纲没有废话,翻出方星河的稿子,一股脑堆到韩涵面前。</p>
“看吧。”</p>
最上面那一份,刚好是《又是很想长大的一天》。</p>
刚开始翻阅的时候,韩涵非常谨慎,但是越翻越轻松,越看越有底。</p>
直到看完,哈的一声轻笑:“就这?”</p>
飞驰少年脸上焕发着强烈的自信,眉锋挑得老高,坐姿大马金刀,靠在椅背上哗啦啦抖着文稿。</p>
“文字确实很顺,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特殊的?像这种校园小清新,倒是挺符合他的年纪,可我在小六的时候就懒得写这种东西了……”</p>
“别急。”</p>
李其纲意味莫名的笑了笑,示意他继续往下看。</p>
“那只是一篇随笔散文,三分心思都没有用在里面,你再看看别的。”</p>
“呵!”</p>
韩涵撇撇嘴,把《长大》搁到一边,拿起下一篇。</p>
在看到题目后,漫不经心的表情忽然一变,多了几分凝重。</p>
正是复赛命题作文,《知而不顺,我命应由我,不应由天——观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有感》。</p>
从文学常识的角度出发,能写好杂文的人不一定能够写好小说或者散文,但是,最基础的鉴赏能力是共通的,对文字本身的敏感也不必质疑。</p>
所以,整个题目扑面而来的宏阔气魄,韩涵自然感受得到。</p>
他下意识坐直了一些,提起精神,仔细阅读。</p>
房间里一时间沉寂下来。</p>
翻到最后一页,看完最后一个字,韩涵久久不语,忽然抬手揉了揉脸颊。</p>
李其纲捉狭笑问:“怎么样?有没有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p>
“还行吧。”</p>
韩涵半服不服的抿抿嘴。</p>
“如果我拿到的也是这个题目,我也能写出来。”</p>
话虽如此,可他的声音分明低了很多,眼神也有些迟疑飘忽。</p>
我能不能写得那么好?</p>
韩涵并不确定,心里感觉大约是可以的,但又没什么底气,直觉性的认为那段升华有点超纲。</p>
所以这还真不是故意吹牛逼,而是一种“我上应该也行”的认知模糊。</p>
“我也相信你能写出来。”</p>
李其纲附和了一句,口风忽然一转:“但《杯中窥人》确实不如《知而不顺》,格局上就差得很远,你写东西还是太依赖本能了。”</p>
韩涵烦躁的捋了一下长发,想反驳,但最终没吭声,只是重重的吐出一口气。</p>
他是要脸的人,不想没根没据的硬犟。</p>
“再看吧。”</p>
轻轻嘀咕一声,他把《知而不顺》放到一边,拿起下一篇,这回是《狗日的青春日了狗》。</p>
在开始阅读之前,他把椅子往前挪了挪,也不再靠着椅背吊儿郎当,而是趴在桌面上,埋头去读。</p>
及肩长发披散下来,笼住他的整张脸,惟有拧着的眉头暴露在李其纲面前。</p>
老李隐蔽的笑笑,悠哉悠哉的点了一支烟。</p>
作为韩仁均的老朋友,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引导小韩中正心态,方法嘛……</p>
这不就是?</p>
不久后,韩涵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开篇,忽然感觉有些难受,用力抓了抓头发。</p>
‘妈的,哥们你可真是谁都不惯着啊……’</p>
《青春》全篇只讲两个字:取悦。</p>
开篇就自居“老子”,把伤痛派前辈骂成阳痿,也把80后一竿子全打死,狂气毕露,锋芒砭肤。</p>
再往后看,越来越凶,越来越野。</p>
直到结尾那段,方星河的写法好似天降狂雷,炸得韩涵头晕目眩五体发麻。</p>
有一种好似被泥头车从身上碾过去的幻痛,叫人呼吸骤停。</p>
“卧槽!”</p>
小韩拍案而起,目瞪口呆:“他怎么敢这样写?!”</p>
“他就是敢。”李其纲摊开手,“而且他骂爽了,我却如坐针毡,还得给他打高分。”</p>
讲真,韩涵也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p>
这还怎么坐得住?</p>
他抬起屁股,大步走到窗前,双手撑着窗台遥望远方。</p>
被他撞开的椅子在地上划出嘎吱一声尖锐呜咽。</p>
李其纲不言不语,既不批评也不关注,继续惬意吸烟。</p>
而饱受打击的韩少深呼吸了好一阵,终于调整好情绪,转身倚着窗台,就站在那里默默看起了最后一篇文章。</p>
《性、暴力、和谎言》</p>
自此之后的整整十分钟里,房间里的沉默震耳欲聋。</p>
看完最后一个字,韩少垂着头,揪着下巴,杵在那里很久很久,好半响才回过神来,表情苦涩茫然。</p>
我不如他。</p>
简简单单四个字,卡在嗓子眼里来回打转,却怎么都说不出口。</p>
羞惭、心虚、纠结、懊恼……</p>
种种前所未有的负面情绪反复冲击着那颗混乱的心。</p>
李其纲起身走过去,从他手里拿过文稿,重新整理在一起,然后第二次搂住少年的肩膀,轻飘飘道:“走吧,回家。”</p>
韩涵浑浑噩噩的下楼,浑浑噩噩的上车,浑浑噩噩的回到家里,把自己关进卧室。</p>
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天不服地不忿的中二少年,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天赋碾压和野性冲击。</p>
他仍然骄傲,可是不够自信了。</p>
这他妈到底是个什么怪物?</p>
相比之下,我是不是有点……太软弱、太矫情、太飘浮不定?</p>
反思一旦开始,便不会轻易终结。</p>
恍恍惚惚间,韩涵忽然意识到,现在的自己也是一个深陷青春期阵痛的造作小孩了。</p>
《青春》里极具开创性的文字重新涌回脑海,他懊恼的给了自个儿一嘴巴,一边砸床一边骂骂咧咧。</p>
“草!”</p>
“真是贱皮子,自己凑上去找骂!”</p>
可后悔归后悔,他还是强迫自己爬了起来,坐到书桌前,开始仿写那篇《青春》。</p>
这不是投降,也不是怂,这是见猎心喜惺惺相惜。</p>
文章写的确实有点意思,我不是想学习,更不是要钻研,我只是,只是,额……只是欣赏而已。</p>
轻而易举地说服了自己,中二少年开始扒文,蔫头巴脑的,再也傲不起来了。</p>
……</p>
方星河并不清楚,此刻的好大哥已经被打击到了发癫的程度。</p>
他这边还挺忙的,忙着装逼。</p>
在这帮考生们眼中,方星河极其过分,不但直接拒绝了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还酷得那么云淡风轻。</p>
“现在恐怕不是畅想去哪里上大学的好时机,我才13岁,只取得了如此微不足道的一点小成绩。”</p>
颜霸满脸的冷静克制,并不膨胀狂妄,可那种轻飘飘的姿态却比狂妄更狂。</p>
“感谢您的厚爱,不过很遗憾,我对中文系特别不感冒,哪怕它挂着北大的名头。”</p>
吴老师和陈思和对视一眼,同时摇头苦笑。</p>
得,小狂人一下子把两家都给否掉了,因为文学特招只能去中文系,不存在别的可能。</p>
“没事,我们不急。”</p>
老吴决定玩一手延后再议,急忙中止话题:“你先好好上学,过几年咱们再看,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嘛!”</p>
方星河点点头,礼貌告辞:“那我先撤了,再次感谢。”</p>
老吴和老陈眼巴巴看着方星河走向陈丹娅,叉着腰,齐刷刷叹气:“唉……”</p>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太高冷,瞧不上咱。</p>
此中痛苦,何人能解?</p>
反正陈丹娅解不了,她只是很有分寸感的问了一句:“你不喜欢北大么?”</p>
方星河摇头:“是专业的问题,不是学校的问题。”</p>
“噢。”</p>
半懂不懂的陈女士没有再聊这事,用商量的口吻道:“小方,我们社里的记者想对你进行一次专访,方不方便?”</p>
“当然。”方星河随意直言,“虽然我并不觉得现在的专访有什么意义。”</p>
那个记者闻言笑了出来:“早听陈主编夸你成熟,果然如此。我是新民晚报的记者王桐,咱们找个地方坐下来慢慢聊,可以吗?”</p>
“那去我房间吧。”</p>
方星河转身带路,陈丹娅和王桐跟在后面,小声聊天。</p>
“其实现在采访真的没有什么大用,或许你可以把稿子压一压,等着萌芽?”</p>
“先聊聊看吧,哪怕是作为底稿,我也得比别人掌握更多素材才是,毕竟是陈姐你看好的自己人嘛!”</p>
陈丹娅很满意,笑道:“6月份如果有必要,我再帮你申请,是你的就是你的,没人抢。”</p>
方星河冷不丁接话:“6月份会发生什么?”</p>
“就你机灵!”</p>
陈丹娅笑骂了一句,随后解释道:“陈佳勇得到了北大的保送承诺,接下来就等录取通知书了,事情一旦真正落实,相关的报道马上就会跟进,大约会在6月中下旬吧。”</p>
方星河立即意识到,学界和媒体界是真的做好了全面准备,要用新概念来带起语文新风。</p>
他发自内心的感慨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就是时代的脉搏了。</p>
再次感谢诸位老师为中学语文所付出的精力和心力,让我看到了今日文坛仍有风骨,仍在疾呼,仍在做事。</p>
这话由我来讲很不合适,但我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对老师们多出了几分尊重。”</p>
王桐的眼睛瞬间一亮:“这话的胸怀很大,格局很高!”</p>
陈丹娅却不满意,嗔道:“就几分啊?”</p>
方星河笑呵呵坚持:“三分已不少,五分只能给陈姐,我啊,心高。”</p>
“人小鬼大!”</p>
陈丹娅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分明是开心得不得了。</p>
但她半点不讲自己,只道:“老师们知道了你的看法,想必也会非常欣慰,等你真正步入文坛之后,可以和他们多聊聊,大家都看过你的文章,对你很有印象。”</p>
方星河用一个玩笑接上了这句话:“您没提好印象还是坏印象,我看一定是坏印象居多。”</p>
“哈哈哈!你这孩子!”</p>
陈丹娅实在忍俊不禁,随后叹了口气:“你弄了这么一头红毛,还指望那些老古板对你多喜欢啊?”</p>
王桐笑着缓颊:“没有吧?我看除了少部分人,老师们提起小方都是称赞居多。”</p>
“文章好嘛!”</p>
陈丹娅一夸上就停不下来,眉飞色舞的。</p>
“作文比赛,拼的是才华,小方写东西那么出彩,谁看了都感到欣喜,复旦校长刚看到文章就想拍板要他来的,后来一看年龄实在太小,这才作罢……”</p>
王桐马上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甚至觉得可以拿来当采访稿的题目。</p>
多好的爆点啊?</p>
随后,也因此忽生疑惑:那几篇文章是有多好,才能叫那么多人赞不绝口?</p>
心痒之下,不由问道:“那几篇文章你还有草稿吗?我想看看。”</p>
方星河摇摇头:“没有,初赛的草稿都在家里,复赛的稿纸不让带出来。”</p>
陈丹娅马上替他彻底拒绝:“成书之前,要保密。小王你等选集出来再看吧,到时候静静地看也会更有感触。”</p>
“那只能这样了。”</p>
王桐挺遗憾的,可也没辙,于是就继续采访。</p>
“小方,接着之前的话题,聊聊你对新概念大赛的看法吧?”</p>
方星河沉吟一下,缓缓开口。</p>
“动机很好,过程很好,结果不一定很好,但终归是一次有影响、有意义、有开创性的尝试,作为其中一个受益者,我将永远感怀这次参赛经历。”</p>
“哇,你讲话真的……”</p>
王桐情不自禁的惊呼出声,然后卡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措辞去形容了。</p>
最终,只憋出来特别苍白的一句:“你是我所见过的最有思想高度的少年。”</p>
“是吧?”</p>
陈丹娅骄傲极了,看上去就好像方星河是她的儿子女婿一样。</p>
“别看小方一副坏小子的模样,其实他脑子里特别有东西!”</p>
整个采访,就围绕着这一点,最终也确认了这一点,最后形成了一份王桐迫不及待想要发出去的稿件。</p>
但是还不行,他还得再忍忍,等那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