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5章 抗争史
    三人出发的日子在一个灰蒙蒙的清晨。

    雨丝依旧不紧不慢地敲打着中心城的玻璃幕墙,但城市的活力早已穿透了阴霾。

    吕诚没有调用淮安的专机或动用传送能力,而是选择了一辆经过改装、性能强悍的越野车。

    低调。

    且更适合体验这段漫长的旅程。

    秦月坐在副驾,调试着车载音响,最终选了一首节奏轻快的流行乐。

    谭梦秋则霸占了整个后座。

    她怀里抱着零食袋,面前悬浮着好几个光屏,一边追踪网络热点一边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八卦。

    车辆驶出七环。

    熟悉的繁华景象逐渐被抛在身后。

    高楼大厦变得稀疏。

    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农业区和新兴的工业园。

    淮安统一后带来的基建热潮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崭新的磁悬浮轨道桥横跨天际,运送物资的重型卡车车队轰鸣着与他们擦肩而过,一派欣欣向荣。

    “感觉就像出了城郊一样。”

    谭梦秋扒着窗户往外看:“不过路修得真不错啊,比以前好多了。”

    “毕竟是大动脉之一。”

    吕诚平稳地驾驶着车辆,目光扫过路旁指示牌上【北境通道】的字样。

    这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干线,是维持磐石要塞补给的生命线,也是淮安重点维护的对象。

    对于古德里安的决定。

    他选择了尊重。

    随着车辆持续向北。

    窗外的景色开始悄然变化。

    土壤的颜色变得更深,带着一种被雨水长期浸泡后的黏重感。

    天空似乎压得更低,云层厚重。

    沿途的城镇风格也愈发粗犷硬朗。

    建筑的防御性明显增强,随处可见加固的墙体和高耸的了望塔。

    商铺门口悬挂的招牌,多了许多武器店、义体维修铺、防护装备店的标志。

    行人的穿着也更偏向实用和防护,脸上少了中心城居民的闲适,多了一份警惕和风霜磨砺出的坚韧。

    繁华的商业气息在这里沉淀为一种严肃而务实的氛围。

    “感觉……气氛一下子不一样了。”

    秦月关掉了音乐。

    她看着窗外一个正在检查车辆底盘是否附着可疑寄生体的检查站,轻声说道。

    “靠近前线了嘛。”

    谭梦秋也收起了嬉笑,表情稍微严肃了些:“听说北边的雨里有时候会带微量的腐蚀性孢子,都是海兽干的缺德事。”

    又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行程。

    当一座狰狞如同巨兽匍匐在地平线上的黑影逐渐清晰,车内的气氛彻底变得肃穆起来。

    磐石要塞。

    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城市。

    更像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军事堡垒复合体。

    高耸的合金城墙遍布着能量武器的发射口和撞击留下的深刻凹痕。

    墙体外侧覆盖着厚厚的反应装甲。

    冰冷的金属光泽在雨中显得肃杀而沉重。

    巨大的防空炮塔如同森林般密集,能量屏障发生器发出的嗡鸣声即使隔得很远也能隐约感受到。

    进出通道检查极其严格。

    即使吕诚使用了伪装的身份信息,士兵们一丝不苟的盘查和扫描依旧花费了不少时间。

    每一个人都带着前线军人特有的警惕和冷硬。

    进入要塞内部。

    街道横平竖直,规划得极有效率,但缺乏美感。

    随处可见全副武装的巡逻队、疾驰而过的装甲运兵车、以及行色匆匆、穿着各色制式军服或工装的人员。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钢铁、能量液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这里的空气……真有特色。”谭梦秋皱了皱鼻子。

    秦月则好奇地打量着那些造型各异,明显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义体士兵和重型装备。

    三人按照实践计划。

    首先前往要塞指挥部报到备案。

    然后被分配到了靠近内墙的一处临时住宿区,那是一处条件简陋但干净整洁的军营宿舍。

    放下行李后。

    在谭梦秋的提议下,三人决定先去要塞的战争博物馆看看。

    博物馆就坐落在一座经过加固的旧日堡垒内部。

    入口处是一尊布满创痕的巨大机甲残骸,馆内陈列着人类与海兽长达百年的对抗史。

    冰冷的文字、斑驳的实物、残破的影像资料......

    将那段黑暗而壮烈的岁月缓缓铺开。

    2072年。

    人类首次经历了大规模海兽袭击事件。

    墙壁上是触目惊心的照片和数字。

    浮岛沿海城市在巨兽和未知病毒的双重打击下沦陷。

    灾后脆弱的文明秩序首次面临崩溃危机。

    为了应对海兽危机。

    同年,黑墙建设项目成立。

    建设持续了七年。

    浮岛需要依靠血肉磨坊维持平稳的日子才终于结束。

    2079年。

    那座最终屹立将海兽阻隔的巨型城墙才完工。

    巨大的工程图纸、工人舍生忘死的影像记录,以及黑墙的模型都在陈述那段艰难的抗争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高的城墙也有被攻破的那天。

    四年之后。

    2083,巨型机甲立项。

    最初的构想图粗糙而大胆,是人类在绝望中试图夺回主动权的第一次呐喊。

    而接下来就是长久的沉寂。

    直到2111年。

    初号机才成功研发。

    此时距离项目成立,已经时隔28年。

    第一代真正意义上可用于实战的巨型机甲,初号机的复原模型,此时就矗立在展厅中央。

    虽然笨重,却象征着希望的重燃。

    有了初号机的研发经验。

    划时代的机甲应龙号,在十八年后的 2129年问世。

    应龙号拥有流线型的设计、更强大的动力核心、更先进的武器系统。

    它的出现,是人类反击史上的一座丰碑。

    全息投影正展示着它初战斩首【领主级】海兽的震撼画面。

    【领主级】海兽的体长通常在80-150 米之间,重量介于1万- 3万吨之间。

    它通常是在特定海域或生态位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顶级掠食者。

    其综合实力仅次于【天灾级】。

    在初号机研发之前。

    人类对领主级的海兽并没有很好的应对办法。

    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能杀掉他们,但也会伤及浮岛这个巨型工事本身。

    机甲科技发展至今

    投入正面战场的,一共有五款大型机甲。

    从应龙到霸下。

    再到后续的狰、夔牛、朱雀。

    每一代机甲的改进与牺牲,都伴随着无数英雄的名字刻在旁边的纪念墙上。

    吕诚静静地走过每一个展区,目光扫过那些牺牲者的遗物和名字。

    秦月挽着他的手臂,神情凝重。

    谭梦秋也收起了所有玩笑,罕见地沉默着,只是用终端默默拍下一些资料。

    这段历史沉重得让人窒息,却也闪耀着人类不屈的勇气。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