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87章 男儿守国门,女儿守学脉
    正因如此,林枫对系统这次的人才奖励方式感到格外欣慰。

    更令他感到安心的是。

    系统原有的各项加成能力依然保持着稳定运行。

    红山根据地那令人咋舌的30%基建效率加成仍在持续发挥着恐怖的效果。

    还有“战斗力强化、"守护之心"、"复仇之心"等。

    这些特殊buff依旧在默默提供着强大的战力加持。

    就连"超级小麦"等优质作物种子,其卓越特性也丝毫未减。

    这些持续存在的系统能力,构成了根据地发展的坚实后盾。

    如今的林枫对系统的态度已经趋于平和,不再像最初那样时刻关注。

    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稳定的辅助工具,只在必要时才会稍加留意。

    而当众人踏入红山根据地纺织厂时。

    眼前的景象令他们震撼不已。

    轰鸣的机器声中,一匹匹布料如流水般快速产出。

    军服被服的生产效率之高,完全颠覆了他们对传统手工业的认知。

    这是他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工业化生产的磅礴力量。

    众人纷纷惊叹先进的生产流程。

    而老人家他更关心的是那些在机器旁忙碌的工人们。

    他们的工作环境是否安全?

    饮食是否营养?

    休息是否充足?

    这份对基层群众的深切关怀。

    是老人家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首位的伟大胸怀体现啊。

    在详细了解后,得知纺织厂以女工为主。

    她们在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工作。

    食堂提供营养均衡的伙食,宿舍环境整洁舒适。

    这与旧社会资本家工厂里阴暗潮湿、剥削压迫的恶劣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看到工人享有如此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

    他欣慰不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环顾着整洁明亮的厂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转头对林枫说道。

    "林枫同志,做得很好啊!

    我们的工厂就应该是人民的工厂,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绝不能让那些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的现象在我们的革命根据地重演"

    林枫立即正色回应:"是的。

    如果我们建立的工厂还像资本家那样靠压榨工人来获取利润。

    那我们的革命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番对话让老人倍感欣慰。

    另外他在参观中发现红山根据地的工厂的工人都具备基本文化水平。

    即便是在以女工为主的纺织厂里,每位工人都识字认字。

    最令人惊叹的是,工厂内竟然设有专门的职工学校。

    这些教学班既教授文化知识,又传授专业技能,课程设置既系统又实用。

    而且所有课程都是免费的,但要求工人必须通过严格考核。

    这种将文化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创新做法。

    让众人深深感受到了工厂在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这个工作做得好啊。

    更让众人深感震撼的是。

    他们在工厂的文化课堂上看到了一幅醒目的标语。

    "男儿守国门,女儿守血脉”、“华夏儿女共筑复兴伟业"

    这两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被工整地书写在教室最显眼的位置。

    成为了工厂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原来,这是林枫特别要求在根据地所有教育场所。

    无论是学校、工厂还是日常培训中必须重点讲解的重要价值观。

    这是林枫在后世的历史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在后世年代,自由主义泛滥、极端女权盛行,很多人迷失了方向。

    所以他要未雨绸缪,让每个人都明白。

    男女虽然社会分工不同。

    但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都肩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

    "这个理念很有见地啊!”

    “对,既强调了保家卫国的男儿担当。

    又突出了传承文明的女性的重要性,是真正的男女平等分工理念"

    众人纷纷表示讨论赞同。

    老人家望着林枫,说道。

    "林枫同志,这里的工厂做的好!

    '男儿守国门,女儿守血脉',这正是我们华夏文明绵延数千年的精髓所在。

    再看看我们根据地的妇女同志们。

    她们展现出的强大生产能力,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要我说啊——"

    说到这里,他提高声量:"妇女能顶半边天!"

    这句话犹如一道闪电,瞬间点亮了整个工厂。

    林枫和在场的一众首长、参谋长,无不眼前一亮,纷纷击节赞叹。

    "说得好,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对对对,就是这个道理!"

    在红山根据地,乃至整个八路军控制区,所有人都真切地感受到。

    解放了的妇女同志迸发出的能量是何等惊人!

    她们在后方生产线上挥汗如雨。

    在前线救护伤员奋不顾身,在基层工作中兢兢业业。

    这份担当与贡献,与男儿们相比毫不逊色。

    "妇女能顶半边天"可成为了激励无数妇女同志继续奋斗的时代强音!

    连日来跟随的战地记者吴如诗,此刻激动得难以自持。

    作为一位思想解放的新时代女性。

    当她听到"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时。

    握着相机的手都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从昨天开始。

    她就一直用镜头忠实记录着队伍视察的每一个珍贵瞬间。

    将这些重要谈话和场景都详细记录下来。

    准备整理成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专题报道。

    后面当这句振奋人心的话语刊登在《红山日报》头版时。

    立即在整个根据地引起了强烈反响。

    特别是根据地的女性劳动者们。

    从纺织厂的女工到田间劳作的农妇。

    从学校女教师到机关女干部,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在特战师,以陈怡、萧雅为代表的女性指战员们更是将这句话视为前进的动力。

    她们中不少人担任着重要岗位的负责人。

    在这句口号的激励下。

    她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抗日救国和根据地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壮丽篇章。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但历史会记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

    一句朴素而深刻的话语,如何点燃了万千妇女心中的奋斗之火。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