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97章 庆帝入奉(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绍膺鸿业,统御八纮。

    兹有奉王拓跋弘烈,躬擐甲胄,亲率貔貅,一鼓而戡平契丹,万里烽烟顿息。此诚宗社之灵,亦尔忠勇之效。

    特晋尔为天策上将军,班序超迈三台,仪同加于九锡。

    赐金书铁券,许开府建牙,自置三品以下官属,举凡军机钱粮,皆得专决。所荐吏员,朕皆允准,以彰殊恩。其麾下将帅,着兵部考功叙录,敕造绘像,永昭懋绩。

    惟尔克勤克慎,忠贞贯日。戎律以靖边尘,布仁风而安黎庶,宜承殊遇,永镇华夷。

    钦哉!

    宣威元年五月初九日。”

    李彻躬身行礼“儿臣,领旨谢恩!”

    禁军将领放下手中圣旨,恭敬地双手捧给李彻。

    李彻同样郑重接过圣旨,交给身旁的怀恩,让他收好。

    拿下契丹这么大的功劳,便宜父皇倒也大方,给的赏赐已经够丰厚的了。

    自己以后可以越过朝廷,直接封赏奉国的官吏,三品以下的官职随便给。

    尤其是自己的新官职,李彻甚是喜欢。

    天策上将!李二曾经的官职!

    当然,庆帝又不是穿越者,肯定不知道这个名号的特殊意义。

    其实还是庆帝曾经问过李彻,让他想几个年号,以做参考。

    李彻也没多想,随口说了贞观、天策、永乐应付过去。

    没想到庆帝却是记在了心中,以为是李彻喜欢这几个封号,所以才会封了天策上将军这个本不存在于世间的官职。

    只能说,不愧是开国皇帝,收买人心的手段不比李彻低。

    “将军辛苦。”李彻伸手扶起禁军将领,“不知父皇圣驾此刻到了何处?”

    禁军将领也是初次见到活着的奉王,神情难免激动“禀殿下,末将离开之前,陛下已到了燕地,估摸还有五六天就能到达此处。”

    李彻微微颔首。

    便宜父皇走得倒是不慢,这么快就到燕国了。

    李霖前几日就回燕地迎驾去了,护**的一众将领也被自己打发到各地练兵去了。

    现在只需将火药司和其他工厂转移到乞活洞,做好迎接事宜即可。

    李彻和颜悦色道“将军可还要回去复命?”

    “末将这就要走,陛下那边还等着呢。”

    “却也不急这一时。”李彻开口挽留道,“如今日头正毒辣,将军不如先去歇息一下,待到日落之后,天气凉爽了再出发。”

    “这”禁军将领有些迟疑。

    李彻微微一笑,知道这种时候不需要再等人答复,直接安排就是了。

    看向身旁的怀恩“去给这位将军收拾一个房间出来,再搞些冰镇蜜水降降暑。”

    禁军将领面露感激之色“末将谢过殿下,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待到禁军将领离开大殿,李彻立刻伸手招来门外的亲卫“快去,让王崇简和陈规抓紧时间收拾,这几日暂停生产。”

    “喏。”

    “还有,给百姓们打好招呼,让他们一切如常,不必恐慌。但‘万岁’之类的僭越之词,却是万万不可再提!”

    “属下明白。”

    。。。。。。

    燕国。

    “陛下,前面就是燕地了。”

    “嗯。”一身黑袍的庆帝放下马车上的帘子,“记得朕上次来此,还是十五年前,那时朕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手持宝弓、扬刀立马,践踏靺鞨人的草场。”

    “唉如今却是老了,连马都骑不了太久了。”

    除了刚刚离开帝都的那段路,自出发之后,庆帝就没再骑过马。

    虽说他孔武有力,但毕竟岁数摆在这,身子骨实在是受不了颠簸。

    黄瑾笑着回道“陛下放心,待到出了山海关,便是如履平地了,您肯定还能骑马。”

    “哦?”庆帝也想起了什么,“那什么水泥路,真有这么神奇?”

    “老奴去奉国时,奉王还未修路,也没亲眼见过。但来往传信的斥候都这么说,想来确实是一段好路。”

    庆帝笑道“如此说来,朕倒是有些期待了。”

    就在此时,马车外传来一阵马蹄声。

    “陛下,燕王携王妃、属官在前方接驾。”

    庆帝心情似乎很好,眼睛微微一亮“快,让霖儿过来见朕。”

    “喏。”

    天子銮驾停了下来,随行的兵马也缓缓停止。

    不多时,马车外响起李霖的声音“儿臣李霖,参见父皇!”

    庆帝在黄瑾的服侍下走下马车,看着面前英武不凡的年轻藩王,不由得笑道

    “起来吧,你我父子之间,何需紧绷着?”

    李霖这才直起腰,一旁燕王妃也上前见礼“儿媳参见陛下。”

    “唉。”面对燕王妃,庆帝的神情更加和蔼了,“朕听说,这些日子都是你帮着燕王处理政务。”

    听闻此言,李霖的表情立刻变得紧张起来,生怕自家王妃干政之事惹得庆帝不喜。

    燕王妃却是依旧淡定“国中大事都是燕王处理,儿媳只是帮着查缺补漏罢了。”

    “不错。”庆帝赞赏地看向燕王妃,“娶妻当娶贤,老四,你有福气啊。”

    李霖在一旁憨笑附和。

    “走吧,陪朕去看看你的燕国,这几年治理得如何了。”

    “是,父皇。”

    燕国地处边疆,与草原接壤,的确谈不上富庶,领地的发展也有些落后。

    但好在与山海关相邻,距离奉国最近。

    随着奉国商队不断出入关,燕国也得到了不少好处,再加上李彻偶尔也会支援一些物资过来,燕地百姓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衣食无忧谈不上,但至少不会出现居无定所,甚至饿死的百姓。

    庆帝这一路走来,将帝都以北各地的情况看了个遍。

    虽然各地的州府已经在极力掩饰,但庆帝仍是能看出百姓们的疾苦。

    对于他这个皇帝而言,能让治下百姓不饿死,已经是一代贤王了。

    至于让百姓过得更好,甚至是藏富于民,这种事压根不在封建帝王的考虑范围内。

    参观完燕国后,庆帝对李霖大为赞赏,并让他随驾陪同自己一起前往奉国。

    在燕国休息了两人,銮驾再次起程,往山海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