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大赦天下,全是人才!
“封赏什么的,儿臣......”</br>李彻话说了一半,便被庆帝笑着打断:</br>“莫要跟朕说什么换封地的胡话,当朕不知道你是故意吓唬那些蛮夷的吗?”</br>“朕知道你纯孝,不愿给朕加负担。但功就是功,朕若是不赏罚分明,让百官如何想?”</br>“所以,有什么需要尽管提,莫要扭扭捏捏。”</br>李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挠了挠头:“儿臣别无所需......就是缺钱......”</br>一提到钱,庆帝顿时变脸了。</br>“莫提钱,朕不是说了嘛,各国使节带来的贺礼都交给你处置。”</br>李彻暗叫一声‘抠门’。</br>你看你看,又急,真提了你又不乐意!</br>不过相比于钱财,各国上供的特产的确更有价值,里面很有可能有一些古人未发现用途的好东西。</br>见李彻沉默不语,庆帝追问道:“除了钱呢?你小子就没点别的想要的,钻钱眼儿里了?”</br>李彻想了想,突然福至心灵。</br>“倒是......有件事求父皇帮忙。”</br>庆帝闻言,只觉得非常受用。</br>有想要的就好啊,就怕李彻无欲无求。</br>李彻拿下高丽,他在高兴的同时,心中也有些玩味。</br>那个懦弱无能的老六,转眼间就成了名震天下的藩王,武略如此出众,便是年轻时的自己都远远不如。</br>一个手握泼天大功的藩王,现在就不知道怎么封赏了,而李彻还这么年轻,未来必定会立下更多功劳。</br>到那时,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自己该怎么办?</br>但如今李彻向自己请求,庆帝顿时找回了点身为帝王和父亲的优越感。</br>再天才你也是朕的儿子,有事不是还要求朕?</br>“说罢,朕先听听。”庆帝面无表情,但心底却是有些傲娇。</br>李彻小心问道:“父皇之前说过,今年要大赦天下?”</br>庆帝皱眉看向他:“是啊,怎么?”</br>“可否向父皇讨个恩典,大赦天下之前让儿臣去诏狱和天牢一趟,带几个人出来?”</br>庆帝闻言更加疑惑了:“那里大多是判了死刑和流放的重犯,连大赦的资格都没有,你要他们做什么?”</br>李彻笑了笑:“父皇也知道,儿臣手底缺人啊,与其让他们被砍了脑袋,不如去奉国发挥余热。”</br>“缺人才?你去吏部挑些等着封官的举人、进士便是,诏狱有什么人才?”</br>李彻笑而不语。</br>吏部的那些预备官吏算什么人才?</br>都是一群读了十几年的书,还未去基层磨炼,张口闭口之乎者也的生瓜蛋子。</br>自己从那里招来生瓜蛋子,还要自己想办法培养。</br>费时费力不说,而且他们大多出自世家大族,用起来也不放心。</br>反倒是诏狱,那里面什么人才都有,说话又好听,又有绝活......</br>对别人来说那是避之不及的污秽之地,对李彻来说那就是藏宝地!</br>庆帝到底还是给了李彻去诏狱和天牢选人的权利。</br>大庆的监狱机构有很多,像是诏狱、天牢、府衙大牢......</br>其中重刑犯一般都关押在诏狱和天牢。</br>诏狱用于关押重要的政治犯或庆帝亲自指定的犯人,管理非常严格。</br>本质上来说,它常常用于惩罚那些被认为对皇权构成威胁的人。</br>相比之下,天牢则用于关押一般的罪犯,不像诏狱那样具有特定的政治色彩。</br>虽然得了庆帝的命令,但李彻肯定不能太过分,把一群反贼带去奉国。</br>在去选人之前,李彻去了刑部一趟,见了刑部尚书。</br>刑部尚书年近四十,在六部尚书中是最年轻的。</br>但他长了一张冰山脸,看上去阴森森的,有一股子生人勿进的气质。</br>刑部尚书无党派,且因为手段强硬,导致他在朝中的风评不是很好。</br>见到李彻前来,他也只是规规矩矩地起身拱手见礼,并无讨好的举动:“参见奉王殿下。”</br>“嗯。”李彻微微颔首,“可知本王来此为何?”</br>“陛下和臣说过了,殿下所需之物,臣已经准备好了。”</br>刑部尚书从桌子上拿起一本厚厚的册子,递到李彻手中:“这里面是天牢和诏狱的所有犯人,以及他们的基本情况和所犯罪行,全部记录在内。”</br>李彻微微挑眉,这册子可不薄啊,看来关押的人数不少。</br>如今天下大赦,不知要放出来多少人,其中又有多少妖魔鬼怪。</br>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各个皇帝拢共大赦天下1200多次。</br>作为一个现代人,李彻一直不是很理解,为何皇帝要用这种方式表现自己的仁德。</br>若真想要为天下做点好事,应该替百姓减轻负担,减减税,增加一些福利政策。</br>而不是将一群原本犯下罪恶的人放出来,让他们出来再作恶。</br>李彻摇了摇头,问刑部尚书要了一个安静的屋子,随即翻看起手中的册子。</br>越是看下去,李彻心中越惊讶。</br>好家伙......这‘人才’真是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