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章 离开
    李娜一直在整理着原主的记忆,归档找到有用的。

    三块大洋在这年代还是很值钱的,就那种拉洋车的,一个月若能赚一块大洋就算多的。

    但这个年代米面粮油超级贵,像交通工具就更贵了,她决定买张火车票,去魔都。

    可问题是这年代的火车票超级贵,从北平到魔都,最差的三等座,要45元…

    李娜望着手里的三个大洋钱…

    心想幸亏自己有囤货的好习惯,不然要是去星空位面去买银首饰的话可贵了!

    最便宜的,折扣最低的就是在,2025年位面的,某个品牌的300克要500元。

    这已经是超级折扣价了,滞销很多年的款式了。

    但问题是这品牌位面折扣网,不像某宝,也没法找客服还价。

    真要买的话,李娜得花2万多!

    好吧,人家赚的本来就是加工费…还有设计师设计的费用。

    李娜决定先把这家里好好的收拾一下,能带走的都带走。让身上有更多符合这年代气息的省的被人发现!

    原主家里这儿倒是有铝制饭盒,还有一个喝水的壶!

    李娜把鸡蛋放在铝制饭盒里装上了,嗯,空间水也是没有的,要想用水的话得从外界弄。

    好在租这小院有水井,李娜有原主的记忆也会打水。就这么费劲力气,累的呼哧呼哧的,把空间所有盛水的家伙都给装满。

    才罢休!

    这简直太累了,就这种摇的打水的装置,太古早了,就这还不是一般人家能拥有得了的呢!

    李娜,按照原主的记忆挽起袖子,将那根缠着麻绳的木辘轳缓缓放下。

    井口“咕噜噜”地吐出一串气泡,温热的水汽扑面而来。她蹲下身,耐心地晃动井绳,直到听见“扑通”一声,水桶在井下稳稳落定。

    “吱呀——吱呀——”木辘轳开始转动,发出被岁月磨得温润的声响。李娜双手交替,用力向上摇着。井绳勒过掌心,带着井水的凉意和粗糙的质感。

    第一桶水很快就提了上来,桶壁上挂着亮晶晶的水珠。她将水倒进空间里的塑料水桶,李娜为了世界末日也煞费苦心了,连这种水桶都买了不少。

    但批发价便宜,8块钱一个,她又熟练地把空桶送回井下。

    就这么着,就把能装水的家伙都给装满了。

    李娜给自个儿又好好的整理了一下,给人看来就是日子过得还算凑合的,地主家小老婆那种。

    她来到一家老字号当铺,门面不大,柜台高到她胸口。柜台后,一位戴着瓜皮帽、留着山羊胡的掌柜正拨着算盘。

    掌柜一见李娜走到柜台就笑眯眯的问:“小娘子,当什么?”

    这是个比较合乎规矩的称呼了,毕竟李娜年龄小,不能叫嫂子,若称呼为夫人的话,显然李娜没有这个社会地位。

    小姐,这个称呼也不合适,姑娘更不合适,姑娘现在等同于妓女。就更别说李娜一看就不是黄花大闺女了,这无论是歧视意义的还是正常的,都不能这么叫。所以叫小娘子是很妥帖的叫法。

    李娜把包在旧手绢里的这一堆银首饰放在柜台上):“掌柜的,废话不说了,您给个实在价。死当!”

    确实废话不用说来当铺的,谁不是等钱用的甚至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来这。

    掌柜(戴上老花镜,用小秤仔细称重):“嗯,足银。一共64两。”

    李娜一听,再结合原主的记忆觉得差不多,李娜记着民国时期一市两,大概是31克。

    小二一脸奸笑的凑过来,阴阳怪气地道:“姑娘,这年头银子可不比从前喽。”

    李娜心中冷笑,面上不动声色:“我是死当,给个实在价,您是老字号,不会欺我一个小女子吧?”

    掌柜眯着眼打量她:“姑娘倒是懂行。死当嘛,价格自然公道。这样吧,按市价,我给你76块大洋。”

    李娜心中一喜,但仍试探):“掌柜的,这银价最近看涨,您这价……”

    掌柜敲了敲柜台,眼神坚定:“姑娘,不二价,这已经是很公道的价格了,就76元。”

    李娜想了想,原主记忆中这确实差不多,掌柜的态度也很强硬,便点头同意了。

    李娜:“那行吧!”

    掌柜写好当票,盖了章,从小木匣里数出块大洋,推到李娜面前。李娜收好钱,装进随身的小口袋里后,塞进棉袄里,正准备转身离去时。

    李娜灵机一闪,从包袱里实际上是空间里抻出一块儿,手表来。

    这也是在网上买的,不过不是在这位面品牌折扣店买的,是在某宝上买的。

    复古的民国样式李娜当时花了280,据说是机械表还是全自动的,现在还能走字儿。

    “掌柜的,这块手表您给个实在价也是死当!”

    掌柜的拿过去细心的看了很久很久,试探性的问:“这东西你是哪来的?”

    李娜微微一笑:“我丈夫给的,说是外国货!”

    掌柜的摇摇头:“感觉不太对,但………

    最后咬咬牙,最多100…”

    李娜主要是缺钱:“您给加点儿吧,要不是家里实在缺钱,我也不会…

    实在是舍不得…”

    掌柜的不为所动:“你这表很不对,但是…就100!”

    李娜万般不舍,还是把这块手表卖了…

    只能说这银子,在这年代还算值钱的,毕竟,那工人一个月能赚一块钱都算多的

    就让李娜想起情深深雨蒙蒙中的情节就。想其实付文佩不穷啊,这陆振华也没那么渣,每个月给20元生活费,她还不够。

    还表现的那么苦,那么凄惨,李娜就好笑…

    果然不是一个阶级的,所以不能共情啊

    还好一切顺风顺水的,这原主那渣父亲暂时不知道这军官走了。

    还没有找原主的茬

    李娜是,假装把这174个银元,这么沉甸甸的,塞进怀里实际上是,塞进空间里。幸亏就是穿的这个袄子很大,现在天气冷一点不明显!

    外面小风嗖嗖的,冷得很

    但即使是这样,招手打了个黄包车,快速的往火车站的方向去。

    当铺离火车站不算太远,车夫要价,50枚大钱李娜同意了。

    好在原主手里还有大钱不太多就200多枚!

    果然还是红包车快,也就十几分钟就到了火车站,李娜数出50枚大钱儿给了热黄包车夫。

    就急匆匆的往站里跑去

    1929年的火车站,红砖白饰的站房下,人潮涌动,是非常热闹。

    蒸汽机车的汽笛声此起彼伏,黄包车、马车穿梭不息。

    候车大厅里,挂钟滴答作响。能坐火车的或者坐得起火车的条件没有太差的。男人们,有的头戴呢帽或毡帽,身着长衫马褂或笔挺的中山装。

    女人们穿的更好,烫发上覆着精致的小礼帽或呢子头巾,还有穿旗袍的外面是呢子大衣,李娜就想说不冷吗?但李娜也想这么换了。

    最让李娜眼前一亮的是条件不错的孩子们,有好些戴着虎头帽或棉线帽,在人群中穿梭。

    李娜压低了头上的千鸟格纯毛围巾,在售票窗前排队。

    售票员头也不抬:“去哪儿?”

    李娜紧张又坚定:“去上海,一张。”

    售票员:“四十五块。”

    李娜小心地数出45块“袁大头”码在柜台上,清脆的“当啷”声在嘈杂中格外清晰。

    售票员:“三等座,下午两点开车,别误了点。”

    李娜如释重负:“谢谢。”

    等待的时间有将近三个小时,李娜不敢松懈。她知道,从当铺出来时很可能已被人盯上。

    李娜小心的出去,甩开那些盯着她的人,坐上黄包车,按照原主的记忆找来了做假证做假户口的!

    这年头也有干这个的,这还多亏原主那个吃喝嫖赌的父亲,不然李娜还真不知道这个地儿!

    李娜把自己的要求摆明“给我做一套新身份证明,名字叫李娜,20岁,燕京大学的毕业证!马上就要。”

    对方也快,就当着李娜的面,一个小时就做好了!

    就这玩意儿要了李娜5块钱,李娜细心的看了一下,觉得还成就赶紧离开了!

    这5块钱虽然挺贵的,但是还算比较值,李娜给自个儿搞了一个新身份。

    是某个李姓军阀,第7房姨太太的女儿…

    怎么说呢?这个姨太太生的孩子多,还都是女儿,然后现在这个军阀凉了…

    姨太太们死的死跑的跑…

    终于,她拎着大皮箱,穿着皮毛一体的皮棉鞋,比较肥的纯羊毛黑色呢子大衣,随着人流涌向站台。蓝灰色的蒸汽机车喷吐着白雾,黑色的车轮在阳光下闪着光。

    李娜登上三等车厢,汽笛长鸣,火车缓缓开动。

    终于终于离开这里了,离开了原主那悲剧的剧情和人生。

    hai